天天看點

當孩子說“我要自己選衣服”時,媽媽的回答很重要

01三歲敏感期來臨,老母親哭笑不得

每次回家坐電梯,三歲的女兒豆豆都要搶着按“17”樓,如果電梯裡還有其他的鄰居,她還會主動問人家“阿姨,你要去幾樓,我幫你按”。

若是遇到36樓的住戶,豆豆夠不着數字36,着急地喊我幫她。有耐心的鄰居看到女兒這樣熱心,稱贊她是一個小大人,可如果碰到有急事或者心情不好的鄰居,豆豆的熱心腸反倒讓他們悄悄地嘟囔幾句。

盡管我多次勸她,甚至強硬地說:“豆豆,你别再按電梯了,别人不需要你按。”但她倔強的小嘴一厥,就是不肯答應。

當孩子說“我要自己選衣服”時,媽媽的回答很重要

除此之外,我還發現,這個三歲的小人兒已經開始自己挑選衣服了。每天早晨起床,我給她拿了今天的衣服,哄着她趕緊穿好衣服吃早飯。

結果,豆豆開始了”選衣大會“。”媽媽,我不要穿這件,顔色不好看。”“媽媽,我不要穿褲子,我要穿裙子。”“媽媽,我今天要紮兩個辮子,要帶小姨給我買的頭花。”一大早聽着女兒的“我要”“我不要”,真是哭笑不得。

都說兩三歲是最可怕的年紀,果不其然。如果不是閨蜜提醒,我差點忘了,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進入了敏感期。

02 為什麼要與孩子的獨立意識作對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書中提到,敏感期是兒童特有的成長階段。他們會對周圍的事物充滿熱情和興趣,也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成長節奏做某一件事情。

如果你發現三歲的孩子近期變得越來越任性,甚至亂發脾氣,和父母頂嘴,那麼,恭喜你,孩子進入了敏感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他的心裡發展,靠的不是父母在他耳邊說了多少,講了多少故事,而是受到他身體内在敏感性的引導。比如:這段時間孩子對按電梯感興趣,過段時間他又想每天澆花、給每個人擠牙膏或者喜歡上了擺放家裡的所有拖鞋。

當孩子說“我要自己選衣服”時,媽媽的回答很重要

如果父母阻止孩子做這些事,或者打罵、懲罰他,這不僅會使他們的内心無法健康發育,還會妨礙孩子适應周邊環境,甚至出現心理紊亂等結果。

處在敏感期階段的孩子,會自主地萌生出獨立意識、自我意識。他們好像不再乖巧聽話,有時甚至會反抗父母。你要他早晨起來先喝一杯溫水,他偏要先吃飯再喝水。你抱着他下樓梯,他非要自己走下樓,如果被強行抱下去,他會哭着喊着要求自己走下去。

為此,很多父母很苦惱。其實,我們不必跟孩子的自我意識作對抗。當孩子有了“自我”的概念時,這說明他可以區分出什麼是自己想做的事,什麼是别人要我做的事。

這時,他們更喜歡做自己想做的事,而這常常與父母的想法不一緻。

03 順着孩子,會有意外的驚喜

那麼,當孩子有了自我意識時,父母該怎麼做才能減少教育中的沖突呢?

首先,要順着孩子的意思來。

在確定安全的前提下,如果孩子想自己按電梯,自己走路,自己穿衣服拖鞋,那麼就讓他自己來。即使他們的動作沒有父母幹脆利索,沒有父母做的好,但是隻要給他們時間,不幹涉他們的行為,就會讓孩子逐漸鍛煉出四肢和大腦的協調能力,增加自信心。

一位旅居德國的媽媽也在書中提到,當她帶女兒看醫生時,女兒不停地玩醫生的聽診器,并且不肯還給醫生。這時醫生竟然一聲不響地又拿出了另一個聽診器,溫和地說“那你玩吧,看看這個聽診器是怎麼工作的”。

醫生拿出線圈等一些檢查小工具時,女兒又對線圈來了興趣,把線圈握在手裡誰都不給。醫生又叫護士拿了一副線圈過來。醫生沒有呵斥女兒,女兒也沒有大哭小叫,是以檢查的過程很順利。

這位德國醫生順着孩子的意願來,也保護了她幼小的好奇心。

其次,給孩子講道理時提供多種選擇。

很多時候,父母面對孩子不聽話時,會苦口婆心地耐心解釋,告訴他你不能這麼做,不然會怎麼樣。當我們告訴孩子消極的後果時,其實并不能打消他這麼做的決心,反而會讓他的反抗心理更強烈。

正确的做法是先撫平孩子的情緒,然後告訴他有兩種選擇方案,可以任選其一。比如,周六你準備帶着孩子要去公園玩,他不願意在家吃早飯,想在公園裡野餐。但是你擔心他在外面吃飯會着涼,這時就可以給孩子提供兩種解決方案:一是可以去公園野餐,但是隻能用午飯,早飯要在家吃,先保證身體有熱量;第二種就是直接到公園用餐,但是如果出現着涼導緻肚子疼的情況,馬上回家,并且以後不再去公園野餐。

當你把兩種解決方法呈現在孩子面前時,他一定會适當接受你的想法,做出選擇。不過,有時候我們按照孩子的意願來,也許真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把三個孩子都送進斯坦福大學的歌星媽媽陳美齡,在一次采訪中說,她在三個兒子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們自己做出選擇,要買什麼口味的冰激淩,要穿什麼鞋子,要用什麼文具,都尊重孩子的選擇。是以兒子們長大後,在選擇高中、大學的重要關頭,也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做出選擇。

當孩子說“我要自己選衣服”時,媽媽的回答很重要

最後,無論孩子主動完成的結果如何,都要給他愛的鼓勵。

小區裡經常聽到老人在孩子耳邊說“看吧,你不聽我的,讓你不要自己推車,你非要推,現在弄壞了看你咋辦”,這樣類似的話很多父母并不陌生。

表面上看我們是怕孩子自己做這件事受傷、或者做不好、效率低,但實際上我們是不信任孩子能做好,并且當他們試着努力做好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用批評、挑毛病的方式打擊他。

孩子願意主動做已經是好的開始,是在順應他心理發展的規律。如果因為他做的不好而打擊他,那麼孩子幼小的心靈會受到深深的創傷,他會暗示自己“我不行,我做不好,我做不了”,這樣長大的孩子,今後如何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選擇呢?

蒙台梭利說,當孩子願意主動做某件事時,他的心裡仿佛有了一束光,讓心靈的種子漸漸發芽,茁壯成長。

願我們都能保護孩子心裡的那道光芒!

相處之道

有品有趣有料有态度。解析兩性情感、男女心理,解讀愛情婚姻家庭本源,讨論職場、朋友相處智慧,分享戀愛技巧、婆媳關系、學習子女親子關系、家庭教育,讓你人生更和諧.

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