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橘子傾聽元式催眠:父母的過度保護竟會成為孩子抑郁症的元兇

科學界和社會大衆一般認為,孩子出現抑郁症、躁郁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的誘發性因素在于各種負面的養育環境和方式。

如家庭環境的主體,母親有抑郁症或抑郁傾向,或父母的工作過度忙碌,沒有對女子足夠的關懷和照顧,具有生活壓力,像貧困、單親、家庭暴力等。

但有些家庭的父母相處卻是非常的和睦,對孩子的照顧也無微不至,面面俱到,要什麼給什麼,不讓孩子操心自己基本的衣食住行,盡量讓孩子規避危險的生活環境。

可孩子依舊患上了抑郁症,很多父母表示不了解,明明都對孩子這麼好了,怎麼還是出現了心理問題呢?

實際上父母的這種行為已經變成了(過度保護),而這種過度保護跟孩子的精神狀态異常有着密切關聯,這種關聯在母親對子女的過度保護上表現的尤其明顯。

長期的縱向追蹤研究發現,父母對孩子早期的過度保護和操心,客觀上限制了孩子跟社會和自然生活環境的接觸。

橘子傾聽元式催眠:父母的過度保護竟會成為孩子抑郁症的元兇

并向孩子過度地傳遞了外部社會兇險性的資訊,限制了孩子發展出應對挑戰和困難的能力的機會。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們在父母的操縱下很容易形成社會性退縮,這會導緻他們在獨立的生活中面對日常簡單的問題時,相對于其他孩子會感到過度的壓力和焦慮,并過早地逃避來求助于父母。

不僅如此,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在獨立生活時的緊張,還會使他們在社會環境中表現得拘謹。

帶來的影響就是社交上技能薄弱、顯得不合群,并是以更可能被其他孩子嘲笑和孤立。

這樣的被動社交隔離,會進一步強化孩子心中由父母傳遞出的關于外部世界兇險性的資訊。

并發展出低自尊,形成惡性因果閉環,其影響會持續到成年時期甚至更久。

這種過度保護的因素在于父母高估了孩子外部生活的環境危險,這也導緻父母具有潛在的焦慮症狀。

橘子傾聽元式催眠:父母的過度保護竟會成為孩子抑郁症的元兇

而父母的焦慮症狀本身也是導緻孩子發展出焦慮症、抑郁症和躁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誘因。

除了導緻過度的焦慮進而誘發精神疾病外,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還會對孩子日後的能力和生活産生廣泛而持續的負面影響。

這包括薄弱的問題處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同理心等。

過度保護對孩子的勝任感(對别人的優越感和競争力,對自己能力的肯定)、自主性(自主決定、自主解決、成就感)和歸屬感(建構關系、合作、被尊重)三種基本需求都産生毀滅性打擊。

這三方面的構成薄弱,會讓人缺乏内在動機,變得不易驅動自己,優柔寡斷,難以樹立目标和實作目标,發展出一個失敗的人生。

不僅生活的不開心、不安心,也沒有什麼建樹,甚至身體上的健康都不如其他被正常撫育大的孩子。

避免過度保護應當這樣撫養孩子:

當孩子1歲前,無條件滿足孩子的所有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餓了就喂,哭了就抱,等等。

當孩子1到3歲時,敢于鼓勵孩子自己探索世界,陪着孩子認識世界,同時也開始教孩子道德觀和世界規則,願意溫和而堅定地去教孩子。

當孩子3歲到7歲,這時候孩子往往出現第一個叛逆期。

家長敢于放手,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學習和同齡人相處,在跟同齡人相處中找到方法,變得更獨立。

當孩子7歲到12歲,以身作則讓孩子學會勤奮。

鼓勵孩子多和同齡人玩耍,願意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信任孩子的能力,不過度幹涉孩子的決定。

橘子傾聽元式催眠:父母的過度保護竟會成為孩子抑郁症的元兇

當孩子12歲到18歲,學會跟孩子平等相處,跟孩子像朋友一樣分享知識和自己的人生智慧。

不怕孩子離開家,鼓勵孩子自己去創造奇迹。

不怕孩子犯錯,有勇氣接受孩子的各種決定,哪怕有時候有些決定看上去沒那麼正确。

孩子的人生要讓孩子自己體會,沒有被生活好好錘煉的童年生活是不完整的。

如果父母執意地隔離這些錘煉以讓孩子免于受傷,那孩子将會在日後的生活中付出相比于這些錘煉更大更持久的代價。

當孩子傷心時,父母不是教育孩子,“你怎麼那麼想不開”,“你想太多了”,“你怎麼那麼脆弱”等等之類的話。

而是抱抱孩子,陪着他,安慰他:“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我知道的”,“我知道你已經很努力了,委屈你了”,“沒事的,難受就哭出來吧”等等。

當孩子跟父母決定不一樣時,不是以愛的名義強制讓孩子配合,而是将所有顧慮都告訴孩子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這不是不管不顧,而是信任,信任自己的孩子,相信他能做好決定。

不要一邊說着愛孩子,一邊要求孩子樣樣精通。

希望孩子乖巧,平時又自己把所有家務全包。

面對已經11、2歲的孩子,還把他天天關在家裡,不讓他出去玩。

在現代社會中,孩子跟同齡人和大自然的相處時間太少了。

而我們身心健康的成長,很大部分都是來源于同齡人的社會,心理健康的調節能力,更是在運動和探索自然中才能得以展現。

希望父母們學會對孩子放手,不要讓過度保護成為孩子一輩子的束縛,讓孩子能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跟同齡人相處,接觸自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