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看中國文物與春天的故事

春天到了,窗外大地蘇醒,陽光明媚。中國最早的青綠山水畫當屬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此畫也奠定了傳統青綠山水畫的發展道路。雖然曆史上對這幅作品是否出于展子虔之手,仍持有争議。但透過畫面展現的文人遊春的逸興,卻力透紙背,昭顯出如詩的春日意境。

畫中描繪了士人外出春遊、争相賞花的場景,青山綠水,波光粼粼,樹木蔥郁,人物形态各異,佛寺被隐藏于畫面深處,用以點綴。畫家用筆準确、細膩、有力,雖未使用皴法,而是空勾山形,但線上條方面卻能把握輕重緩急、婉轉頓挫的節奏。在此之前的繪畫,常使用平鋪直叙技法,而在這幅遊春畫卷上卻一掃過往習氣,描繪景物由直接變為曲折,安排物象錯落有序、生動有趣,畫面中的一草一木仿佛皆具靈性,猶如看到真的一般,一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的文人春景。

看看中國文物與春天的故事

《山徑春興圖》

宋代馬遠繪《山徑春興圖》,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畫面描繪的是高士外出春遊,如同宋代理學家程頤筆下“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随柳過前川”的春景。踏青的高士衣袖觸動了盛開的野花,野花輕揚飛舞,驚擾了在鳴唱的鳥兒,柳樹枝條随風飄舞,高士與童子的步調亦向前方,格律如此一緻,讓觀者不禁産生向前方即為無限美好景緻的遐想,這也是宋畫“于平凡處見真奇”的最高境界。

看看中國文物與春天的故事

《梅石溪凫圖》

全圖兼工帶寫,構圖簡潔巧妙,所畫石壁運用虛實相間的表現手法,使咫尺畫面産生了曠闊之感,春意盎然,一片生機。

惠崇的《溪山春曉圖》,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畫中布局取平遠之勢,但疊嶺崇山,雲氣蒸騰,亦顯深幽境界,萦繞于山間的河流、湖水與雲氣融為一片,又使其境空靈渺遠。此畫敷色簡淡,醒目異常,更增強了畫面春日融融的明麗氣氛。

看看中國文物與春天的故事

《溪山春曉圖》

古人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留在了詩句裡,也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留在了畫卷裡。雖然時隔上百年或上千年,但看到這些畫卷時,我們就好像進入了古時候的春天。

明代畫家戴進創作的《春遊晚歸圖》,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畫面前景是一座掩映于樹林之中的莊院,有一文士來到院門口,正在敲門,院裡有仆人提着燈籠來開門,夜幕已經降臨,點出晚歸主題,顯示出春遊主人一定是因為醉心于美好的春景而造成了晚歸的詩意來。主人身後還有人挑着行李物什,正要跨過小橋。中景是一片水域,田野小徑上農人扛着鋤頭回家,再遠處有幾間農舍,農婦在喂食家禽,人物雖小卻顯示出畫家對細節的用心描繪。

看看中國文物與春天的故事

《春遊晚歸圖》

遠景是一座大山,山嶺和最遠處的天空加起來約占畫面一半的篇幅,但是山腳為雲氣所萦繞,顯得迷離缥缈,因而也與近景拉開了距離。蒼茫的群山間雲霧缭繞,有絢爛的山花盛開在其間;時隐時現的亭台樓閣,矗立在山頂上;山頭的青松柏樹蒼勁傲然;桃花、杏花随處可見,使得群山更顯色彩斑斓。整個畫面靜谧、祥和,間接地表現出一種太平盛世的景象。如果你站在這幅畫前,就能從畫面裡感到濃濃的春意。

禦制裡的春天:綠楊結煙垂袅風

紫禁城的養心殿懸挂有一幅紙闆,上面書寫“管城春滿”四字,下邊共有九個大字,共為三行,每行三字,用雙鈎的字型書寫“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這是宮裡人在冬令入九以後特制的一種玩藝兒,迎春從此時,便悄然開始了。

此物名曰《九九消寒圖》,所謂圖,隻是九個大字而已,每字九劃,共為八十一劃,從冬至後第一天算起名謂之“入九”,每九天算作一個九,九個九共八十一天,到那時便算“出九”,與夏天的“三伏”遙相呼應。消寒辦法,入九以後每過一天,便在圖上塗填一劃。時光流轉,筆墨生香,等到九字八十一劃全部填畢,八十一天悄然度過,春回大地。之是以題名《管城春滿》,“管城”者,筆也,筆到尾聲,春色滿園。

看看中國文物與春天的故事

《九九消寒圖》

如果說消寒圖是一首迎春序曲,那麼歲朝圖就是一首首悅春的交響曲了。明清兩代,歲朝清供題材極為盛行,圖式基本是瓶供鮮花與散放的時鮮蔬果彼此搭配,兼工帶寫,衆采備家之長,以疏淡簡逸的筆墨表達春日趣味。

看看中國文物與春天的故事

《禦制耕織圖》

一套《禦制耕織圖》繪制于康熙年間,當時有江南士人進呈南宋的《耕織圖詩》,康熙帝便命内廷供奉焦秉貞重新繪制。康熙親自題序,并為每幅圖制詩一章,到了清代,皇帝親耕已成禮節,一般選在而三月一個吉利的日子舉行。

為了賀春,清宮還會專門定制各種器物,以度韶華,如每逢花神節,宮裡會燒制十二花神杯,寄托春思,更隐喻四季之美。

每到春天,南宋文人、美食家林洪喜歡食筍。他會去郊外竹林,親自采摘嫩筍、嫩蕨,在沸水中焯一下;再取鮮魚、鮮蝦切塊,一起用滾水蒸煮,加熟油、醬油、鹽,以胡椒粉調和拌勻,用粉皮上下裹住,再一個一個放在相對而扣的小盤子裡蒸熟。南宋宮廷廚房也經常做這道菜,叫作“蝦魚筍蕨兜”。筍、蕨出于山林,魚、蝦來自江海,身世不同,卻在砧闆碗碟之上攜手,貢獻了精彩的味道,不失為一場邂逅。美味的春筍目前,林洪的朋友、詩人許棐也為他寫詩唱和:“趁得山家筍蕨春,借廚烹煮自燃薪。倩誰分我杯羹去,寄與中朝食肉人。”

看看中國文物與春天的故事

《筍形陶水盂》

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代陳鳴遠所制的紫砂筍形陶水盂,讓人能夠從名物精雅中,窺探春日風情。這是一件衆所周知的名器,胎質細膩,呈土黃色。形若一橫卧的竹筍,形态豐滿,六片筍殼緊緊相疊。而今,署陳鳴遠款的筍形水盂計有七件,相比之下,此件更為秀雅精美。

東晉永和九年(353)的春天,東晉書法家王羲之邀請多位名士,來到浙江紹興郊外的蘭亭。玩起了曲水流觞。後來有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被尊為天下第一行書。春天的江南或許還帶着些許的寒意,書法中充盈的卻滿是生命潮汐的湧動。

看看中國文物與春天的故事

《蘭亭集序》模本

有件金代白玉镂雕春水玉,現藏于故宮博物院。春水一詞出現于遼代晚期,每到春天,北方的漁獵民族自遼上京出發,到達河岸以後,先在冰上搭起帳篷,鑿冰鈎魚。倘若鈎得頭魚,即于大帳置酒設宴,皇帝命前來祝賀的女真各部酋長依次歌舞,上壽助興。待冰雪消融,天鵝飛回,乃縱鷹捕鵝獵雁,晨出暮歸,從事弋獵。這是遼代契丹人的生活娛樂方式,也是他們重要的社會制度。

看看中國文物與春天的故事

《白玉镂雕松鹿紋帶飾》

春水玉多采用透雕形式來展現海東青捕捉天鵝的激烈場景,多選用近三角形籽料,以較大的平面為底,采用圓雕技法,兼以淺浮雕和陰刻線描繪羽毛及眼部線條,線條有粗細、疏密、深淺之别,以使玉器表現更加形象、生動、具體。整體靜中有動,形神兼備,展現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自然情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