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時間旅行的4個燒腦悖論,每一個都讓人細思極恐

作者:資深科普君

導語

關于時間旅行的4個燒腦悖論,每一個都讓人細思極恐

時間旅行在世人看來多少還有些可能性,雖然實際上無法實作,但這已經離人們期望的未來越來越近了,是以人們還是熱衷于讨論和推敲關于時間旅行的内容。

其實據現有的實體理論和科學實驗來看,時間旅行是不可能實作的,因為時間是宇宙基本的因素,是人類的一項自然規定,而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就有人用來玩的。

關于時間旅行的4個燒腦悖論,每一個都讓人細思極恐

但正因為如此,這就有許多關于時間旅行的燒腦悖論,這些悖論讓人不僅懷疑時間線和因果關系,甚至還會對自己所純熟的實體規律産生懷疑,甚至要尋找新的宇宙觀來替代我們的現有宇宙觀。

這四個時間旅行悖論分别是爺孫悖論,強糾正原則,弱糾正原則,宿命悖論和約瑟夫·波欽斯基悖論。

關于時間旅行的4個燒腦悖論,每一個都讓人細思極恐

一、爺孫悖論。

關于時間旅行的4個燒腦悖論,每一個都讓人細思極恐

爺孫悖論也可以稱之為因果循環悖論,這個悖論表明當某件事情發生時,反而這件事情從發生到結束,其實一直就是一個圓。

就好比爺爺去世了之後孫子回到過去拯救了爺爺的故事,但其實爺爺能夠活到孫子回到過去拯救他老人家,才能讓之後有個機會讓孫子回到過去,否則爺爺早就已經去世,孫子都沒半點機會來這邊拯救爺爺。

這顯然和因果關系和線性時間嚴重不符合,第二也符合相對論中的因果循環。

在因果循環中事件的時間應該不是單單沿着時間的箭頭一直往前走,而是以這個事件為中心一起的時間都走到了這一點,有點就像事件發生以後時間都在往這一點上擠,直到事件完成,然後在這一點之後的時間裡,因果關系又按照線性的時間走向一步一步建立起來,有點類似洗牌的時候撅牌堆中的牌,隻是牌是按照次序排列的。

關于時間旅行的4個燒腦悖論,每一個都讓人細思極恐

可能有人不甘心,按照各種科學計算,隻要孫子回到過去拯救了爺爺,爺爺就不死了,按照時間線的邏輯,孫子就不會回到過去拯救爺爺,也就不會有這個悖論,是不是這個悖論就會破裂。

其實不是這樣的,這個悖論是有個前提條件在的,那就是時間線不能有分支。

關于時間旅行的4個燒腦悖論,每一個都讓人細思極恐

如果你拿一支筆給它截斷一半,那它就隻剩下一半了,就是你再拿原來半支筆丢回去給它,它也沒有辦法重新成為完整的一支筆,而且原來一支完整的筆就隻剩下一半了,這也是因為時空的規律,原來這支筆隻有一次機會成為完整的一支筆。

同理往時間上套用,就算孫子回到了過去,阻止了爺爺和奶奶的相遇,也隻是讓孫子消失,而已,因為孫子不可能改變自己的出生,讓因果關系的線性時間線出現分支這種事情。

關于時間旅行的4個燒腦悖論,每一個都讓人細思極恐

因為這就破壞了整個時間線的結構,這樣不僅是可以救爺爺就能統治時間,人類的宇宙就成了可以操控的個人虛拟世界,那也太沒意思了。

是以不管孫子怎麼折騰,隻要他能回到過去,那他的爺爺必然會和奶奶相遇,因為這是規定奶奶是要和爺爺相遇的。

關于時間旅行的4個燒腦悖論,每一個都讓人細思極恐

二、強糾正原則和弱糾正原則。

關于時間旅行的4個燒腦悖論,每一個都讓人細思極恐

強糾正原則和弱糾正原則實際上也是時間線和因果關系不可篡改的兩種說法。

強糾正原則是說,時間旅行者無法幹涉到他的祖先,因為這樣很可能破壞了時間線,導緻時間線無法重建,是以時間旅行者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幹涉狀況,比如從天而降的鋼鐵等雜物,或者身邊某樣物品及時不能正常的工作。

而弱糾正原則則是說,時間旅行者的出現就已經幹涉了,因為不管時間旅行者有沒有相幹涉,隻有他出現在了那個時代,是以他就不能幹涉糾正時間線。

這就好比,某個時間旅行者回到了70年代,然後在街頭賣起了iPod,雖然iPod本來沒有這個時候出生,但是因為時間旅行者出現的關系,是以蘋果公司的工程師受到他的iPod的啟發,然後就發明了iPod了。

關于時間旅行的4個燒腦悖論,每一個都讓人細思極恐

同樣的,如果這位時間旅行者在80年代的時候見到了自己的父母,他本來是要阻止他們成為戀人的,但是後來因為父母的分分合合,最終還是要有新的時間旅行者出現,并且為了時間線,他就必須坐視不理。

實際上強糾正原則和弱糾正原則都是在宣揚一種“擺在那兒那就是最好的安排”,同樣父母在一起的都是定數,是以孫子肯定會回到過去的,讓父母擺脫定數相遇這種事是不可能的,就好比連一把鏟子都抵不住定數的力量。

弱糾正原則還有一種後果,那就是它讓人懷疑自己的自由意志,畢竟都是自己的定數,做什麼都像是在自己,不管如何努力,最終都會被時間線糾正,毫無意義,這不就是宿命,又來給人敲打了嗎。

但其實弱糾正原則和自由意志之間并不是沖突,而是自由意志被弱糾正原則激活,雖然自己的定數是相愛,但你不能是說不去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就好了,畢竟努力沒有什麼不好,而且不努力就不是你了。

三、宿命悖論。

宿命悖論其實也是因果循環,這個悖論的前提是,時間線唯一循環,并且在這個循環中,過去事件影響未來事件,再反過來影響過去事件。

用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能說明宿命悖論的道理,那就是老鼠殺魔鬼。

根據老鼠殺魔鬼的方法,魔鬼要在老鼠開了一扇門之後跳進門口的火焰内,然後就能回到過去,阻止自己進入門,而自己進門後,必須等多年之後,自己才能回到過去,阻止自己。

這就構成一個循環,但是每個過程之間或許會有微小的改變,就像老鼠殺魔鬼,每個過程都會随着魔鬼經驗與記憶的改變,于是殺魔鬼的老鼠在每次經過這個循環之後,第二次第三次殺魔鬼都會變得更加熟練。

這就構成了一個時間因果循環,過去的事件影響未來的發展,再反過來,未來的發展影響過去的事件,于是你就會發現每一次循環之後,結果都會發生變化,隻要是時間循環,就肯定不是這一個結果。

四、約瑟夫·波欽斯基悖論。

這個悖論是這樣的,設想有一個撞球,這個撞球能夠在蟲洞中來回穿梭,撞球的軌迹也很簡單,就是從第一遍穿梭完成之後,就回到最初開始穿梭。

而有一個人,他見到了這個撞球,想要回到過去,就橫在了這個撞球的軌迹前面,企圖讓這個撞球折返,但是這個撞球一定會回到最初的軌迹中去,就好比當初那個人前來見證一樣,所時間線依舊會循環下去。

但是當這個撞球回到最初的軌迹中,那個見證的人不就成了這個撞球一個回到最初軌迹的人了,但是他不會再來了,于是時間線就又創造一個新的撞球的軌迹,那麼不來的人呢?

不是這個新的撞球軌迹的出現,又讓這個人來了,但是他卻沒有讓這個撞球回到最初的軌迹,就循環上去了?

結語

時間旅行悖論無疑讓我們重新審視時間和因果關系,提供了一種新的宇宙觀,這個宇宙觀給我們帶來無數新的疑問。

雖然時間旅行悖論是在時間旅行這個幾乎不可能實作的科學研究中,但是它的提出無疑是對科學界的一場創新。

這個創新還延伸着人類對于自由意志和宿命的探讨,對于人類存在的意義提出了新的挑戰,這是一場極具意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