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出現這些信号,可能就意味着孤獨症的發生!(三)

從本周開始,楊清語将為大家帶來一整個關于孤獨症(也稱自閉症,下同)兒童早期信号系列的文章,通過這些發生于孤獨症兒童身上的表現、特征,幫助家長們及時發現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孤獨症兒童,預防可能出現的孤獨症風險等等。

孩子出現這些信号,可能就意味着孤獨症的發生!(三)

在上一期,我們為大家講述了“語言障礙”在孤獨症兒童身上的表現,知道這個問題分為言語交流障礙和非言語交流障礙兩類。也知道孤獨症兒童身上的語言問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而這一期,楊清語為大家講述孤獨症兒童早期信号的第三個典型特征:行為的重複刻闆化。

什麼是行為刻闆?

很多孤獨症家庭應該都聽說過“行為刻闆”這個名詞,清楚這是很多孤獨症兒童普遍存在的一個特征。

其實行為刻闆從字面意思上了解就是孤獨症兒童的行為,比如攀爬、走路、交流等都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重複行為。簡單了解就是孩子腦袋“一根筋”,隻會重複做相同的一件事,其他事情不會做。

孩子出現這些信号,可能就意味着孤獨症的發生!(三)

醫學界認為,孤獨症兒童的行為刻闆特征具備這樣三個表現:

1.反複頻繁的簡單動作,比如不斷擺弄手指,不斷拍打自己的腦袋,不斷搖晃身體等等;

2.固執的思維模式或規則,比如很多自閉症兒童會不斷把積木擺成一條長龍,水彩筆也必須按照固定順序放進盒子裡;

3.被打斷後有應激反應,刻闆行為被強制停止或打斷時,會引發孩子強烈的情感沖突,例如他們可能會躺倒在地上大哭不止,或者推搡父母發洩不滿等等。

行為的刻闆化是孤獨症兒童的典型特征之一,當普通家庭已經清晰觀察到這個特征時,其實也意味着一個事實:孤獨症已經在影響孩子的方方面面了。

孩子出現這些信号,可能就意味着孤獨症的發生!(三)

孤獨症兒童在生活中常見的刻闆方式

為了友善大家觀察孩子是否有孤獨症傾向,楊清語在這跟大家分享幾個孤獨症惡童刻闆行為的表現,希望能給幫到大家。

常用同一種方式做事或玩玩具;

要求家中的物品放在固定位置;

出門非要走同一條路線或必須要沿着路邊的直線行走;

長時間内隻吃少數幾種食物;

重複蹦蹦跳跳,沒有外力阻擋停不下來;

将手放在眼前凝視、撲動或者雙手進行無規則的擺動;

在外常用腳尖走路。

以上七個刻闆行為常在孤獨症兒童身上有所展現,家長們可以通過比對這些行為,來确定孩子是否存在自閉傾向。當然,最好的方式還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通過專業的評測體系對孩子的問題進行确認。

孩子出現這些信号,可能就意味着孤獨症的發生!(三)

刻闆行為的影響,展現在兒童的智能水準中

在自閉症譜系兒童中,按照智能水準的由低到高,其刻闆行為依次表現為:刻闆動作、刻闆思維、刻闆語言、刻闆規則等。

不過,由于阿茲伯格綜合症在自閉症譜系當中的特殊性,患有阿茲伯格綜合症的人群,他們的智力發育沒有問題,大部分時間中與普通孩子沒有差別。

但還有一些孤獨症兒童,他們的智能水準因為刻闆行為的影響而無法和目前年齡比對,換句話說,很多四五歲的孤獨症兒童,他們的心智能力可能還停留在一歲左右。

另外,刻闆行為會根據不同年齡和不同階段産生變化,可能兩歲多孩子的刻闆行為多展現在動作上,但過段時間就可能展現在語言或其他方面。

還有就是,目前階段的刻闆行為可能經過幹預後就消失了,但這并不代表孩子之後不會出現其他的刻闆行為。是以,想要完全擺脫刻闆行為,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家長進行詳細的評估和計劃。

孩子出現這些信号,可能就意味着孤獨症的發生!(三)

下一期預告:興趣狹窄

本期我們為大家講述了孤獨症兒童早期信号的第三種,即行為刻闆,也稱刻闆行為,那下一期我們将為大家講述孤獨症早期信号的第四個:興趣狹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