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玻璃心”到高逆商,因為奶奶堅持一件事,分享她的3個訣竅

1、

堂妹說,她快要被3歲的女兒琪琪折磨瘋了, 孩子逆商太低、太“玻璃心”了:一不順心就大發脾氣,一遇到困難就畏縮不前,一遭遇失敗就一蹶不振,一旦被拒絕就委屈掉淚。

一開始,堂妹還耐心地開解琪琪,告訴她沒關系。可是孩子總是老樣子,時間一長,堂妹難免着急。這天,附近超市有個阿姨在發氣球,母女倆去晚了,最後一個氣球也被小朋友拿走了,琪琪嘴一癟就開始落淚。

堂妹哄了好久,琪琪還是哭個不停,堂妹急了,吼她:“沒了就沒了,哭什麼?誰叫你來晚了,以後像這樣不順心、被拒絕的事還多着呢!你哭得完嗎?”

琪琪本來就委屈,被堂妹一吼,更難過了,哭着奔回了家。堂妹還想再說她幾句,卻被孩子奶奶攔住了。原以為奶奶是來幫忙的,誰知,奶奶不但不說孩子,反而怪堂妹急性子、不好好說話,連剛進門的堂妹夫也直搖頭。

我這是為她好,現在不培養她的逆商,以後還有的哭。本以為這樣一說,全家肯定支援。誰知,孩子奶奶寸步不讓,還說堂妹這樣就是瞎胡鬧,與其說是培養逆商,倒不如說是自己發脾氣。堂妹夫也表示贊同,還說堂妹隻會幫倒忙,逆商培養還得靠奶奶!

看着母子倆一個鼻孔出氣,堂妹氣得半死,幹脆撂挑子不幹了,心想:看你倆能培養一個怎樣高逆商的孩子!

嘴上這麼說,堂妹心裡其實挺不放心的,尤其看婆婆帶孩子也就是看看繪本、玩玩遊戲,其他的就沒什麼了。

堂妹悄悄和堂妹夫商量:我看媽在培養孩子逆商方面也沒有什麼特别的,要不,咱還是去給孩子報個班吧?

誰知,堂妹夫來了一句:我媽比你耐心多了,你别瞎添亂。

這下,堂妹氣壞了,幹脆眼不見為淨,再也不過問了。

2、

轉眼,琪琪4歲了。

這天,堂妹應邀參加了琪琪所在幼稚園的運動會,平時最愛跑步的琪琪興奮得不得了,原來,她一早就看好了隻有第一名才有的獎牌:一枚亮閃閃的徽章。可惜,離終點線隻有幾米時,琪琪腳下一個不穩,就被另一個小男孩上了前,琪琪與獎牌失之交臂。

堂妹以為琪琪一定會和以前一樣,肯定要躲起來委委屈屈地哭;甚至,她很可能再也不願意參加運動會了。畢竟,她以前就是這樣的。

誰知,琪琪居然隻是惋惜地“哦”了一聲,一轉身就開心地舉着自己的獎狀跑過來,邊跑邊大聲說:“媽媽,這次失敗了沒關系,我好好努力,下次一定給你把獎牌拿回來。我是不是很厲害啊?”

看着這個自信、樂觀的女兒,堂妹大呼驚奇。之後,她發現了琪琪身上更多的閃光點:

懂得說“不”,能勇敢表達拒絕;做錯事被批評,能樂呵呵地接受,并積極改正;有一定難度的事,她也敢大膽嘗試;最重要的是,她的抗挫折能力強了很多,逆商越來越高了。

老師們都誇贊堂妹,說琪琪的逆商教育太成功了,以後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功,還極力邀請堂妹來給家長做分享。

堂妹心裡喜憂參半,喜的是,女兒變得越來越好了;憂的是,這孩子都是婆婆帶得好,她自己可是一點功勞都沒有,哪來的經驗啊?而且,自己還曾經錯怪婆婆,差點挑起婆媳沖突。

3、

經過劇烈的心理鬥争,堂妹還是放下了自己所謂的面子,向婆婆虛心請教。對此,孩子奶奶也不藏私,給堂妹做起了分享。

首先要知道,容易導緻孩子逆商低的3個原因:

情緒表達困難

孩子和大人一樣,會有自己的情緒體驗,但是,由于孩子的心理發育不成熟,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無法及時發現自己的情緒變化,對自己的情緒缺乏有效管理,尤其是面對負面情緒時,如果沒有家人的正确引導,他們的情緒表達就容易出現偏差,甚至失控。

家人的過度保護

現在的家人把孩子保護得太好了:跑步怕摔了,走路怕磕了,背個小書包都怕把孩子累着,恨不能一天24小時360°無死角地把孩子保護起來。

這樣一來,反而讓孩子失去了很多試錯的機會,孩子容易出現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變得很難适應集體生活、不會與人相處。

一味包辦

嫌孩子吃飯慢,給他喂飯;怕孩子落東西,給他收拾書包……很多時候,家長“順手”包辦了孩子的一切,替他做了本該由他自己做的事,受了本該孩子自己受的苦。

結果,當家長力有不及,需要孩子獨立面對時,就會無所适從,沒有能力做好本該自己做的事,反而遭遇更大的困苦,面對更大的困難。

4、

奶奶說,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原因,在培養琪琪的逆商時,她有意識地從以下3方面入手:

1、控制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做好示範

低逆商的孩子遇到困境裹足不前,甚至知難而退時,家長最忌大吼大叫。因為家長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會讓他們更害怕。

正确的做法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再溫柔地鼓勵孩子說出心裡的真實想法。

2、引導情緒宣洩,給孩子安全感

當孩子遭遇困境出現負面情緒時,家長要及時幹預、引導并幫助孩子認識負面情緒,進行情緒調節和宣洩,讓孩子認識到:“無論我是什麼樣子的,爸爸媽媽都是愛我的”。

有了這樣的安全感,孩子能更快地從負面情緒中調節過來,也為逆商培養打下基礎。

3、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做好逆商教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争,與人相處,萬事如意、被接納是驚喜,遭遇困難、被拒絕才是常态,我們可以保護孩子一陣子,卻不能保護孩子一輩子,她總要接受來自外界的各種考驗。是以,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做好逆商教育很重要。

可是,琪琪畢竟還隻是個孩子,她的認識和大人的話語總會出現不一緻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借助合适的工具了。

考慮到琪琪隻有3-4歲,正是對新事物感興趣、愛玩遊戲,也是培養正面情緒的關鍵期,奶奶對比了市面上各種逆商培養的資料,最終選擇了這套《兒童逆商培養圖畫書》。

這套書一共10冊,包含孩子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困境:犯錯、妒忌、不是第一名、生氣、害怕、受批評、失敗、孤獨、哭、拒絕,有效幫助家人教會孩子認識挫折,并培養孩子的逆商,勇敢說“沒關系”。

奶奶說,這套繪本适合2-6歲孩子,内容貼近孩子的生活,以不同的動物為主角,展示了孩子在生活中和與人交往時可能遇到的各種困境,比如:和朋友吵架、産生了妒忌心、發脾氣、被批評等,從孩子的視角出發,用孩子看得懂、感興趣的小故事再現生活,讓孩子讀得進去,感同身受,也讓孩子從管理情緒、直面挫折、不怕困難等方面全面培養孩子的逆商。

奶奶還說了一個最關鍵的點,那就是,陪琪琪看完繪本以後,她還特意和琪琪進行角色扮演,幫助孩子在面對各種困境時進行情緒管控,加深迎難而上的認識,而這些,恰恰是逆商低的孩子最需要的。

都說,智商決定一個人走得多高,而逆商,則決定走得多遠。對于家有逆商低的孩子的家長來說,這實在是一套物超所值的書。

聽了婆婆的話,堂妹覺得臉上熱辣辣的,她這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前老覺得婆婆帶孩子這不好,那不好,還覺得婆婆沒有脾氣好欺負。其實,正是因為有了婆婆的辛勤付出,堂妹才能安心工作:堂妹想到的,婆婆想到了,堂妹沒想到的,婆婆也想到了,婆婆做的真是比她這個媽媽多太多了。

難怪人家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奶奶掌握的知識,甚至比媽媽還多。

如果你家孩子也是“玻璃心”,抗挫折能力不強;如果你也向讓孩子勇敢、自信,以後更容易成功;如果你也想幫助孩子掌控情緒、逆商高,建議你也給孩子入手一套。

畢竟,這麼好的婆婆咱們不一定都有,但是書卻能人手一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