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期間,孩子天天想玩手機,無心學習還叛逆怎麼辦?

這幾天,

濱州的孩子居家學習,濱州的家長忙成狗!!

懂的都懂!

一邊是春天躁動起來的氣氛,一邊是居家學習的憋悶,

孩子難免會出現叛逆的現象。

最近看到一個朋友的留言:

我女兒學習狀态很煩躁,前兩天突然說自己不想學了,我們現在說什麼她都非常的抵觸,天天就想玩手機,或者想玩點别的其她東西,無心學習,是以想聽一下你的建議和指導。

“小作精們”要搞事情,

最後受傷的還是咱們老父親老母親!

疫情期間,孩子天天想玩手機,無心學習還叛逆怎麼辦?

其實,作為家長,破解孩子成長密碼的基本條件是角色定位,我的角色定位是既要把孩子當朋友,又要把孩子當對手,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鬥智鬥勇的過程。幫助孩子順利渡過青春叛逆期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關鍵看你怎麼做。

疫情期間,孩子天天想玩手機,無心學習還叛逆怎麼辦?

孩子慢慢長大,家長和老師首先要有個心理準備,面對孩子突然開始在言語和行動上和自己的對抗,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戒驕戒躁,坦然處之。不要總用自己的眼光、成人的标準去衡量孩子,更不要總是以為孩子脫離了自己的掌控而去采取更強力的高壓政策試圖打壓,這樣做的結果隻會讓孩子的反抗心理更強,讓事情變得更糟糕。要了解孩子現在的狀态隻是一股氣勢,等着這股氣勢洩了,事情自然會回到原來的狀态,該是你的上進娃還是你的上進娃,該是你的乖乖女還是你的乖乖女。

疫情期間,孩子天天想玩手機,無心學習還叛逆怎麼辦?

教育的過程其實就是幫助引導個體實作社會化的過程,家長和老師作為教育者核心的作用就是幫助和引導。如何實作有效的幫助和引導,首要的就是要了解孩子的心态對症下藥才能有好的療效,這就需要我們經常學會換位思考,把自己心中原有的成人的心态回調到和孩子同年齡的那種狀态,這樣你才能摸對孩子的命脈,進而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做好應對。

疫情期間,孩子天天想玩手機,無心學習還叛逆怎麼辦?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教孩子學騎自行車的過程。剛開始,需要我們手把手的教,教他如何把穩方向、如何驅動前行,等基本熟悉了後,可能就需要學會适當的放手,給他一些自主的空間,讓他體會自己前行的快樂和成長的滿足。如果怕孩子摔而始終不撒手,那麼孩子永遠體會不到成長的滿足。這個時候,孩子要麼反抗争取自己的權利,要麼屈從自暴自棄。簡言之,既要給孩子适度空間,讓孩子有成長感,又讓自己保持在孩子視野之内,讓孩子有安全感,這才是青春期與孩子相處的态度。

疫情期間,孩子天天想玩手機,無心學習還叛逆怎麼辦?

好話都愛聽,孩子也不例外。絕大多數家長抱着一種慣性思維把孩子當孩子管教,才引起孩子的反抗。建議家長對孩子的所做所為要抱着一種寬容和欣賞的心态,以朋友和同齡人的身份融入他的世界,通過他日常感興趣的話題,給孩子說一些能引起心理上共鳴的話,讓孩子從心理上與你接近。要多說好話多鼓勵,多向孩子請教多學習,讓孩子一點點消除戒心、放松警惕,這時你說的話他就能聽進去了,再适時引導孩子自己思考你要想讓他明白的道理,可能會比直白的說教要好很多。

疫情期間,孩子天天想玩手機,無心學習還叛逆怎麼辦?

疫情危機,也是教育孩子的契機。

當我們發現親子之間出現問題,

不要擔心,不要害怕,

一定要多學,多看,多嘗試,

或許那種方法就能有效改變親子關系。

一起在家的日子裡,

讓我們彼此陪伴,共同進步。

(文章部分内容和圖檔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