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說話總磕巴,以後會是“結巴”嗎?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千萬不要以成人的口才标準來衡量還處于學習階段的孩子們!

有一次在家和CC一起看動畫電影《哪吒》。

讓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每到關鍵時刻,申公豹就容易犯口吃,逗得CC哈哈大笑……

孩子說話總磕巴,以後會是“結巴”嗎?

電影裡的人物犯口吃,不過是為了逗大家一樂,但是生活中孩子口吃确實是讓人非常捉急的一件事。

這不我家樓下就有一個表達欲望超級強烈,但是,說話卻不怎麼利落的孩子。

每次描述一件事,都結結巴巴,半天都說不清。

“我我我我我要吃西瓜”;

“我我我我我我不穿衣服。”;

……

每每這時候,孩子的奶奶就會說:“想好了再說!”

孩子剛學會說話的時候,難免重複過多,結結巴巴。

C媽, 我家娃最近一直說一個句子,但是第一個詞都要重複很多遍才能說出來,孩子是不是口吃啊?

我家兒子2歲多了,之前說話一直沒有出現結巴的現象,最近莫名其妙開始結巴了,而且好像越來越嚴重了。

好像很多孩子都會經曆這樣的階段,DD現在說話的時候偶爾也會有結巴的情況。

不過,像孩子這種說話結結巴巴、不連貫的現象其實不需要太擔心。

根據猶他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有約5%的孩子會出現口吃症狀(說話結巴、不連貫等),不過到了成年時,隻有0.5%-1%的人依然口吃。

也就是說約75%的孩子都能自愈。

C媽還找到一段視訊,是不是和自家寶寶結結巴巴的樣子有點像?

孩子們為什麼會有口吃的現象

1、語言發育過程的必經階段

孩子們在3歲左右的時候,開始能把單獨的詞組合成句子。

比如:DD想下樓玩。

以前他就會說:“媽媽,下樓?”

現在他就會說:“媽媽,帶我下樓玩。”

孩子說話總磕巴,以後會是“結巴”嗎?

别看第二句也沒比第一句多幾個字,這兩者在詞彙量、句子長度和表達難度方面都有着本質的差別。

這标志着孩子開始學習用複雜的句式和複雜的文法規則來表達自己,是一個了不起的飛躍階段。

是以,在學習、模仿、使用複雜語句的過程中,組織語句導緻的磕絆和結巴都是必經之路。

這個階段,家長應該允許孩子出現一點結巴,因為這是孩子在頭腦中組織語言的表現啊!

2、腦子比嘴轉得快

在BBC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中提到過這樣一個觀點:寶寶懂的遠遠比ta表達出來的要多得多!

也就是說:從寶寶出生到兩三歲,很多寶寶都會經曆一個表達困難的時期,随着寶寶的不斷練習說話,這種情況才能逐漸好轉。

而且,絕大多數的寶寶都可以安然地度過這個時期。

舉個簡單的例子:

有一次我和閨蜜逛的時候,偶遇外國友人向我們問路。

路線圖很快就浮現在我的腦海裡,然而我在回答的時候,居然是結結巴巴的,一點都不流暢。

(雖然C媽的英語水準不高,但是,簡單指個路應該也不至于磕磕巴巴啊!)

這種情況就和寶寶們出現的口吃情況一樣啊!

形成這種口吃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思維的速度超過說話的速度,語言表達跟不上心中所想。

想表達的非常多,但是一下子又沒有找到合适的詞語,再加上要急着表達,才導緻說出來的話不連貫、停頓或者重複說同一個詞。

是以,雖然寶寶說話之初的結結巴巴,看起來和醫學上的“口吃”非常像,但是這并不是真正的口吃哦!

實際上二者還是可以簡單區分的。

孩子說話總磕巴,以後會是“結巴”嗎?

真正的口吃:一種言語障礙症,說話時過多的、無法自控的語音重複、拖長和卡殼導緻無法正常表達。

還包括對特定音素(通常為輔音)、字和詞的恐懼,對特定情景的恐懼,焦慮,緊張,害羞和言語中“失控”的感覺。

寶寶的結巴:處在語言正常的發育階段,說話時出現的語句不流暢的現象。

常表現為詞語之間的停頓、歎詞使用、自我糾正和對一些短語的重複。

如果這樣說還是讓大家覺得不夠明顯的話,那就記住這個時間:6個月。

如果孩子說出結巴的時間連續超過6個月,那就要引起我們的注意啦!

因為,這有可能就是醫學上所說的“口吃”。

這時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幹預,尋求醫生或者語言治療師的幫助。

C媽還根據美國口吃協會(The Stuttering Foundation of America)的标準,制作了下面這個表格,友善大家進行觀察、對比和判斷。

孩子說話總磕巴,以後會是“結巴”嗎?

雖然孩子的這種結巴行為不用太擔心。

但是,每當孩子結結巴巴說話的時候,不僅在旁邊聽着的大人着急,孩子自己也是非常着急啊,而且,特别容易陷入越說不好越着急,越着急越說不好的惡性循環。

是以,接下來C媽給大家推薦幾個應對孩子說話結結巴巴的小方法,在平時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啦!

怎樣改善孩子說話結結巴巴?

1、先讓自己說話的速度慢下來

想要孩子語言流暢,首先要做到的讓自己的語速慢下來。

尤其是急性子的父母,更需要放慢自己的語速,不要一個勁地催促孩子。

催促,本來就會給孩子一種不可控的感覺,這也會在潛意識裡增加孩子的焦慮感,進而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

而且,我們在向孩子提問的時候也要注意兼顧孩子的節奏,最好一次隻問一個問題,等孩子回答之後再問下一個。

用孩子可以适應的節奏,就可以有效緩解孩子的結巴問題啦!

2、降低交流的壓力

就像我們開頭提到的例子。

每當孩子稍微有點結巴的時候,孩子的奶奶就會提醒:“想好了再說”。

還有一些家長會急于糾正,或者幹脆指令孩子重新說一遍。

更有甚者,可能會生氣,或嚴厲地糾正孩子。

以上所有行為無論是溫柔的還是疾言厲色的,或多或少都會增加孩子交流的壓力。

孩子想說又怕自己說不好,每次開口說話都變得緊張,每次表達都會産生很大的壓力。說話當然就不利索了!

是以,當孩子說話的時候,尤其是孩子說話有些結巴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着急替孩子說話,更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

多聆聽,多鼓勵,幫孩子營造輕松的氛圍,用平和的态度告訴孩子,慢慢說,不着急,孩子的表達才會越來越流利。

C媽說

很多孩子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都會經曆一段或長或短的、說話不是太順暢的時期。這就像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bug,多數情況下孩子們都可以自己修複。

我們能做的就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過度緊張,更不要把焦慮的情緒傳遞給孩子。而且,千萬不要以成人的口才标準來衡量還處于學習階段的孩子們。

多給孩子們一點耐心,相信總有一天孩子會長成一個能說會道的小喇叭!

本文來源:CD爸媽

本文作者:CD媽

責任編輯:CiCi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