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戲緣

青未了|戲緣

我們那代人是聽着樣闆戲長大的,在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人們對樣闆戲的癡迷程度絲毫不遜于現在年輕人對流行歌曲的熱愛,以至于人人都會像模像樣的哼唱幾句。自此,我也喜歡上了戲曲。

退休四年了,看戲的故事卻至今仍讓我回味不已。

沙土窩裡搭舞台、平民百姓唱大戲

我的老家坐落在黃河古道上,是魯西北的一個沙窩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上國小的時候,在那幾近荒誕的年月裡,窮鄉僻壤的家鄉唱起了大戲,劇目是當時流行的《沙家浜》、《紅燈記》等等。可别說,這麼一來,把個清湯寡水的日子卻搞得有滋有味。

戲是在下午或者晚上演出,一聽說我們村要演戲,周圍村的群衆都聞訊而來,大街上人們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像趕廟會一樣,鬧得沸沸揚揚,歡聲一片。

印象最深的便是看河北梆子《沙家浜》了,梆子戲是老家的地方劇種。隻見司鼓朱老貞一米九的大個子,端莊穩做,把鼓打得真叫道地,他咬着牙,昂着頭,舉手槌落透着一股霸氣,一看就是一個脾氣大的主,仿佛誰不聽指揮就要打一槌子似的。那梆子敲得嗒嗒嗒聲清脆悅耳,有闆有眼。整個樂隊配合默契,繁弦急管,鑼鼓齊鳴,好不熱鬧!

大幕徐徐拉開,主角阿慶嫂上場。阿慶嫂是趙肖銀男扮女裝。隻見他,30多歲,個頭适中,體型勻稱,眉清目秀,潇灑帥氣。把個阿慶嫂刻畫的活靈活現,當唱到戲的高潮部分智鬥一折時,“壘起七星竈,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一招一式,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台步,把阿慶嫂那種幹練潑辣、臨危不懼、巧于周旋的老闆娘形象表演得出神入化,淋漓盡緻。人們看的如癡如醉,鼓掌聲、喝好聲不斷。

扮演胡傳魁的演員是楊青春,部隊退伍回鄉的,曾是部隊宣傳幹事。穿上他當兵時的綠軍裝,化上妝,威風凜凜,草包肚子一腆,非常氣派,大咧咧的嗓門,滿臉落腮胡子。南瓜墩子臉嘟噜着,小圓眼一瞪,活脫就是一個土匪頭子。

有一次,村劇團到附近“四聯村”演出《沙家浜》時,還發生了一出“戲外戲”。一個年輕人在劇中飾演書記程謙明。見此人,中等身材,風度翩翩,落落大方。穩穩地往椅子上一坐,伸手提筆,十分潇灑地開着藥方。嘴裡唱到:“病情不重休惦念,心靜自然少憂煩……”哈哈,簡短的幾句台詞,悠閑的幾個動作,顯示了他俊逸帥氣的風度。當場就引起正在看戲的孫姑娘的好感,心中暗暗想到,這樣的小夥子打着燈籠也難找呀。于是自己便留意打聽小夥子的姓名,年齡及家庭情況,最後,倆人終結百年,留下一段美談。他們是我老家的鄰居,日子過得挺美滿!

戲班子裡都是一些老實巴交的莊戶人,沒有專業演員,靠的是敢吃苦不怕累,硬是把一個鄉村戲班子辦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演出了一幕幕有聲有色的戲劇,深受這一方百姓喜愛。

忙裡偷閑趕廟會、賞心悅目看評劇

1980年,我在縣林牧局工作,被縣裡派駐到後屯公社北鋪店駐村,工作雖然很忙,但也有忙裡偷閑的時候。村主任牟大叔是個戲迷,受他感染我也沒少看了戲,去蘇留莊鎮上趕廟會,吃煊餅、看戲,先飽口福再享眼福。

劇場是一個封閉的大院子,一排排的“檩條”和矮木闆凳整齊排列,用磚土壘的簡易戲台,挂着布圍子,買票進場。場子爆滿,人們穿着時尚,吃着零食,嗑着瓜子,又說又笑,這都是改革開放給老百姓帶來的幸福生活。圍牆上、樹杈上人頭攢動,免費看戲的人也形成一圈亮麗的風景,在這種條件下看戲那真叫開心!

條件雖然差,可戲演得水準卻挺高。聊城市評劇團,劇目為《花為媒》,主演是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筱佩珠,1934年出生,時年46歲。她扮相俊美靓麗,唱腔韻正味足,表演玲珑傳神。特别是她水靈靈的眼睛炯炯有神,滴溜溜地轉,“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裡頭養着兩丸黑水銀”。當唱到報花名時,“張五可用目瞅,從上下仔細打量這位規格女流;隻見她的頭發怎麼那麼黑﹖梳妝怎麼那麼秀﹖兩鬓蓬松光溜溜,何用桂花油﹖”戲到了高潮,“滿園子裡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一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這時,我看到身旁的牟大叔,二兩“老白幹”酒上頭,臉龐泛紅,兩眼眯笑、嘴唇嗫嚅着,微微搖頭心裡學唱,如癡如醉,完全進入戲中,拍他一掌都沒有反應,他說“演員的眼裡有光,能把人吸進去”。這是我看到的最有魅力的眼神,這眼神能養腦。多少年來看戲的情節和演員的眼神還不時在我的腦海裡浮現。

青未了|戲緣

馱着奶奶進劇場、祖孫看戲盡孝心

1983年,60多歲的奶奶曾幫我照顧過不滿周歲的兒子,那時農村還沒有電視機,縣城裡也不多,奶奶見到電視機非常稀罕,老人家愛看唱戲的,我們鄰居孫淑華同學就把電視搬到院子裡來,并照顧奶奶多放戲曲台,奶奶高興的臉上一直堆着笑容。

我和夫妻知道奶奶愛看戲,就專門買票到縣劇場看了一場戲,我用自行車馱着奶奶去的,那一場演的是河北梆子《穆桂英挂帥》,奶奶很喜歡,雖然有好多戲老人家看不懂,卻也跟着鼓掌、跟着笑,一樣也不落,那高興的勁兒讓我很是欣慰。

散場時,因為劇場台階陡,我們小心翼翼的扶着她下台階,這時有一個人說,“這麼大年紀了還出來看戲,真好事。”奶奶聽到非常生氣,給我們說,我如果攤上這樣的兒孫就倒黴了,老了就不能看戲了嗎。當時我也想,說這話的人肯定是個不孝之子,對待老人沒耐心。

奶奶回到農村老家逢人便驕傲的說,在城裡看電視、看戲的事,多虧俺孫子在城裡工作,我聽到老人家說的這些話非常自豪但也有些心酸。

落坐梅蘭芳大劇院,大家名角戲醉人

2011年5月,朋友張先生邀請我們幾位曾與他一起工作過的同僚赴北京觀光。其中安排有到梅蘭芳大劇院看戲的活動,這種事在過去連做夢都不敢想。

票早就訂好了,下午兩點多,我們進入了大戲院。三點鐘,演出開始。我們坐在國家最高平劇殿堂的第一排,近距離賞名家的戲,個個笑逐顔開,心潮澎湃。雖然我們的賞戲水準有限,但照相、鼓掌、喊好樣樣做得都很到位,頗有老戲迷的風範。

第一個上場的是京胡大家燕守平。他是平劇名家馬連良的女婿,先後曾為張君秋、趙燕俠、譚元壽、馬長禮、楊春霞等諸多名家操琴伴奏,被戲迷、票友和專家譽為“京胡聖手”。隻見他一身白色西裝走上台來,氣質高雅,落落大方,微笑着給觀衆鞠躬緻意,立刻引來一片掌聲。

一曲平劇曲牌《夜深沉》,使他很快進入演奏狀态。隻見他雙目微閉,進入了無我境界,他那剛勁有力、充滿激情的演奏,把觀衆的心都勾起來了,情緒随他演奏的起伏而起伏。琴聲抑揚頓挫,高低有度,這時的那把京胡在他的手上仿佛已不再是一件樂器,而是一件令人如醉如癡的魔杖,把觀衆帶進了夢幻般的境界。一曲終了,全場寂靜,随後,從樂曲裡醒來的觀衆爆發出如潮的掌聲,經久不息。

接着上場的是李佩紅、李宏圖、王奕歌、張建國等名家,他們也都充分展現了高深的唱功和完美的藝術造詣。

王珮瑜,上海平劇院演員,著名平劇餘派(餘叔岩)女老生,曾多次在全國平劇大賽中獲一等獎。她唱的是《徐策跑城》,現場表現卻有些讓我失望,面無表情,唱腔呆闆,像是在敷衍了事。後來得知,這就是她的風格,我不懂戲,不能亂評論。

最後壓軸的是趙保秀、尚長榮,他們老當益壯,字正腔圓,氣勢軒昂,高潮疊起、精彩紛呈。

演出結束,全體演員謝幕,觀衆掌聲經久不息,全場燃燒着熊熊激情,這就是平劇藝術的魅力。琴聲如訴,唱聲如詩,梅蘭芳大劇院就這樣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記憶裡。

那天,這裡正舉辦《中國優秀平劇人物叢書》(一套九本)發售暨其中的《戲彩華歌――王奕戈》一書的現場簽售活動。

《中國優秀平劇人物叢書》九本分别是:

青衣刀馬李佩紅;

宏韻英雄李宏圖;

京胡乾坤燕守平;

别樣須生王佩瑜 ;

戲彩華歌王奕戈;

花臉魁首尚長榮;

狀元老旦趙葆秀;

梅派男旦胡文閣;

梨園天香王蓉蓉。

事先我們不知道有現場簽字售書活動,是以,錯過了平劇名家簽字的好機會,有些遺憾。但我在現場設法把九本書弄全了,也算是有一個意外收獲。現在拿出這些書來翻翻,或聽聽他們的唱段,既品賞了平劇韻味、了解了每位大師的成長曆程,又回憶了當時的美好時刻,委實令人陶醉。這正是收藏文化的意義所在,時間越久味越濃。

青未了|戲緣

春滿泉城惠民戲、山東呂劇暖人心

2021年,轉瞬間我已到了退休的年齡。

退休後常住濟南,有一天,在“齊魯壹點”朋友圈中看到了戲曲的資訊。齊魯晚報攜手北洋大戲院,打造了“歡聚周末·春滿泉城”濟南市戲曲惠民演出。

我和老伴參加了搶票活動,連續幾個禮拜天都去看戲,主要是濟南市呂劇團的演出。

呂劇是山東的地方曲種,迄今已有百年曆史。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唱腔簡單樸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

我們觀看的劇目有《李二嫂改嫁》、《借年》、《龍鳳面》、《小姑賢》、《井台會》、《姊妹易嫁》《喝面葉》等等。呂劇題材多是表現人的日常生活,非常接地氣,是老百姓自己的戲。戲的内容都是針砭時弊、崇德行善、倡導文明、孝敬老人、和睦鄰裡、扶弱濟貧的。弘揚主旋律,完全符合現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内容。

戲是在“北洋大戲院”演出的,戲院建築風格古樸厚重、美觀大方,氣勢磅礴。室内整潔幹淨、座椅舒适、舞台燈光音效很好。

每當戲台的大幕拉開,看到舞台上燈光五光十色,聽到悅耳的墜琴等樂器聲,使我心潮澎拜,仿佛又回到30年前。看到戲中的故事好像就發生在我的身邊。

在看《借年》這出戲時,聯想起回農村老家過年時的情景。

大年三十,一家人包餃子的時候,都是聽着呂劇《借年》進行的,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李岱江扮演王漢喜,戲中優美唱段讓人陶醉:“大雪飄飄,年除夕,奉母命,到俺嶽父家裡借年去……”引起全家人的情感共鳴。聽戲、包餃子,時而傳來幾聲孩童的嬉戲聲和鞭炮聲,又說又笑,年味十足,一家人其樂融融。年邁的父母親總是盼着兒女幸福,我們也盼着老人們的身體硬朗。時過境遷,那時刻一去不複返了,已經找不到過去的年味了,不由得一陣酸楚……

看戲,可以享受藝術,享受快樂,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同是,看戲亦使人增長知識、接受教育,學會做人的底線。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戲曲,它不分年代,即不會過時,也不會老套。它是中華藝術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永不褪色。

青未了|戲緣

趙奎忠 夏津縣退休幹部 愛好太極拳 旅遊 文學

壹點号 林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