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隔輩帶娃,為何多數老人選擇“帶外孫”,不疼親孫子了?

隔輩帶娃,為何多數老人選擇“帶外孫”,不疼親孫子了?

調查顯示,僅有50%家庭的孩子,在由父母照顧,47%的家庭,是“隔輩帶娃”狀态。

提到老人帶孩子,總是繞不開重男輕女這個話題。但糖媽接觸過的家庭中,對老人帶孫子和外孫的讨論,同樣比較激烈。

隔輩帶娃,為何多數老人選擇“帶外孫”,不疼親孫子了?

帶孫子和外孫哪個“功勞”更大,人們各有各的理由。還沒有孫輩的人覺得,應該帶孫子,因為孫子更親,但已經有孫輩的人未必這樣想。

隔輩帶娃,為何多數老人選擇“帶外孫”,不疼親孫子了?

老人選擇帶“外孫”,給出的理由很現實

鄰居黃阿姨有一兒一女,她将兒女撫養成人,再看着他們成家立業,以為自己可以享清福了。沒想到,兒女給她出了個難題——帶孫子還是帶外孫。

孫子和外孫年齡相仿,都是黃阿姨的心頭肉,但自己沒有能力帶兩個孩子,隻好做一個取舍。

隔輩帶娃,為何多數老人選擇“帶外孫”,不疼親孫子了?

糖媽曾在小區裡,聽到黃阿姨和幾位老人聊起這件事 ,有人說“帶外孫沒功勞,外孫是别人家的,孫子才是自己家的”。

黃阿姨聽到後若有所思,并沒反駁,最後她選擇了帶外孫,并且每個月給孫子些零花錢。鄰裡鄰居都很意外,不了解她為什麼這樣做,黃阿姨笑着表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隔輩帶娃,為何多數老人選擇“帶外孫”,不疼親孫子了?

黃阿姨給出的理由很現實,如今年輕夫妻需要打拼賺錢,不能自己帶娃。但他們對帶娃的人要求比較高,黃阿姨這樣做也算是比較妥當的。

隔輩帶娃,為何多數老人選擇“帶外孫”,不疼親孫子了?

為啥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帶“外孫”?

人們常說孫子随自家姓,當然更親近。外孫随别人家的姓,對他再好也無用。其實從血緣關系上講,孫子和外孫的差别并不大。

而且在老人眼中,最在乎的人,永遠是自己的兒女。是以他們對隔輩的态度,也取決于他們與兒女之間的關系。

隔輩帶娃,為何多數老人選擇“帶外孫”,不疼親孫子了?

如果老人和其中一個兒女有沖突,那麼也會牽連到他對孩子的看法。當老人重男輕女或重女輕男,那麼對隔輩的态度也會不一樣。

再有一點,就是婆婆和兒媳的微妙關系。大家都知道,帶孩子沒那麼簡單,除了照顧日常生活,安全和教育也是很大的問題,這會讓老人比較難做,經常擔心惹得兒媳不開心。

如果帶得好,雙方皆大歡喜,一旦帶孩子過程有争議,或不小心出現一些失誤,也會被兒媳指責和埋怨,就真的費力不讨好了。

隔輩帶娃,為何多數老人選擇“帶外孫”,不疼親孫子了?

是以,那些選擇帶外孫的老人,正是怕自己帶不好孩子惹兒媳不滿,甯願在經濟上給予支援,也不想影響彼此的感情。

而給女兒帶孩子,從心理上就很輕松。母女之間本身就有很多相似之處,溝通起來也不用顧慮太多,更沒有“隔夜仇”。

彼此不容易因為孩子的事情鬧僵,間接影響小兩口的感情。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也是老人顧全大局的選擇。

隔輩帶娃,為何多數老人選擇“帶外孫”,不疼親孫子了?

無論老人帶孫子還是外孫,都要清楚的事實

不知從何時開始,老人帶娃變成“理所當然”的事,甚至在他們拒絕幫兒女帶娃時,還要遭到嘲諷和謾罵。

隔輩帶娃,為何多數老人選擇“帶外孫”,不疼親孫子了?

我們要清楚的事實是,無論老人最後選擇帶孫子還是外孫,都是功不可沒的。他們的功勞不僅僅在于把孩子帶大,也在于給兒女很大的幫助。

他們辛苦了一輩子,原本可以享清福,每天跳廣場舞、曬太陽,但為了兒女,不得不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隔輩,這是值得感恩的事。

至于,帶孫子和外孫,哪個功勞最大,其實大部分老人不會計較,因為是否有功勞,也取決于他們的兒女怎樣看。

隔輩帶娃,為何多數老人選擇“帶外孫”,不疼親孫子了?

若兒女總是對老人不滿意,那無論帶孫子還是外孫都是徒勞。若晚輩都很尊敬老人,孩子也懂得感恩,就算沒有報酬、得不到誇獎,在老人眼中自己也是有“功勞”的。

不排除一些老人存在“勢利眼”或偏心的情況,夾雜着目的性的愛,同樣也得不到孩子真摯的情感回饋。

家中有老人幫忙帶娃就已經很幸福了,老人選擇帶孫子和外孫,也有他自己的顧慮和理由。兒女别強求,也不必記仇,認為老人當初沒有幫自己一把。

隔輩帶娃,為何多數老人選擇“帶外孫”,不疼親孫子了?

孩子本該在父母身邊長大,如果能不麻煩老人,年輕夫妻自己帶是最好的。如果需要老人帶娃,就别輕易否定他的功勞。

糖果媽媽心裡話:

說句實在話,帶孩子這件事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呢。為了避免沖突,在開始帶孩子前就先說好要注意的事,無論帶孫子還是外孫,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大家盡量商量着來,别傷了親情。

【今日話題】你覺得,老人帶孫子和外孫有差別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