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老年才明白,孝順靠得住的兒女,往往有這3個共性

有句老話叫“養兒防老”,雖然說現在兒女都一樣,一個孩子的沒偏沒向,老了就指望這一個孩子養老;經濟條件好的,兒女在外的,或許根本也不指望孩子養老,早已安排好了老年生活,不給孩子增加負擔,還處處幫助孩子。

如果子女多了,等人到老年,年老體弱的時候,難免就要考慮去哪個孩子家住,由誰照顧的問題了。當然,也有為了友善,老人和孩子不在一起住,給老人找個鐘點工或者保姆照顧老人的。

人到老年才明白,孝順靠得住的兒女,往往有這3個共性

人到老年才明白,靠得住的兒女,往往有這3個共性:

1、在家庭裡不計較吃虧的

不管老人給不給孩子錢,甚至老人表現出明顯的不公平,偏向其他姊妹兄弟,無認是從經濟上還是生活上都給予傾斜性照顧,但是孩子表示了解。凡事獨立, 不依賴老人,是以往往經濟條件反而會更好一些。

雖然老人并沒有給孩子出力,但是等老人需要照顧時,二話不說,依然憑着一顆樸素的孝心,替父母考慮,尊重父母的意願,照顧老人的起居生活。老人此時才明白,真正孝順自己的是哪個孩子。

人到老年才明白,孝順靠得住的兒女,往往有這3個共性

2、老人照顧少的

越是家裡老人照顧少,孩子越獨立,習慣了自己打拼,沒有啃老思想,思想端正,老人給不給自己錢,帶不帶娃,都尊重老人的做法,年輕人憑自己的智慧和力氣生活,活得更有底氣。

而習慣于老人寵愛的孩子,往往給得多,付出得少,老人給孩子幫忙可以,可是當老人真正需要孩子幫助的時候,往後縮,害怕增加負擔,造成自己生活的不便。老人也感歎,别看出了不少力,還是指望不上。

人到老年才明白,孝順靠得住的兒女,往往有這3個共性

3、教育子女要孝順的

孩子不但自己孝順老人,也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孝順老人,時常問候老人,買些禮物,讓老人感到心裡暖暖的。

孝順老人、尊老愛幼是一種優良的家風,需要代代相傳,孝順的孩子對自己的子女關愛有加,尊重信任,同樣對老人也是如此,生性敦厚,樂于奉獻,不計較得失。

人到老年才明白,孝順靠得住的兒女,往往有這3個共性

老人年輕時不覺得什麼,到年老時,經曆過一些事情,才明白哪個孩子是真孝順;老人在教育子女時,盡量還要不偏不向,過于寵溺孩子,往往孩子長大後比較自私自利,反而不把自己放在心上。

歡迎關注@胡蘿蔔媽媽育兒說 助理社會工作師,高齡二胎媽媽,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