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
“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恢複,發展消費新業态新模式。繼續支援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
“加快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培育壯大內建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産業,提升關鍵軟硬體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
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汽車産業的相關内容。在政府對行業發展加強關注的同時,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們也紛紛為汽車行業提出了議案、提案,諸如延緩新能源汽車補貼、加快推動汽車晶片産業鍊發展等内容均有提及。
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推動下,爆發出勃勃生機。2021年全年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350萬輛,同比增長1.6倍,産銷情況遠超預期,2022年也持續火爆。但行業目前仍面臨諸如補貼退坡、補能焦慮、供應鍊緊張等挑戰。
3月10日,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曾慶洪表示,在政策和消費市場的雙驅動發展下,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正在進入市場爆發式增長階段。但相關問題也還存在,2022-2025年是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關鍵機遇期,他認為車企仍需國家補貼政策在市場端、需求側釋放正面積極的信号、提供強有力的引導助力。
曾慶洪提到,去年“缺芯”已造成大陸汽車減産約200萬輛,自主研發不足、供應高度依賴國外、産業鍊發展滞後是大陸晶片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廣汽集團也将聯合政府及相關企業,共同推進晶片國産化工作,努力實作車用晶片的本地化配套。
建議延緩國家補貼一至兩年 關注換電2023年将推換電車型
新京報貝殼财經:你今年兩會建議或議案主要集中于汽車業的哪些方面?
曾慶洪:今年兩會,我送出了5個建議和1個議案,主要涉及到供應鍊保供穩供、自主研發、雙碳目标、鄉村振興、個稅調整和法律完善等與汽車行業及國計民生相關的多個領域。其中涉及汽車領域的有三個,一是加快推動汽車晶片産業鍊的發展;二是加快汽車工業軟體國産化程序;三是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還有一個議案是關于完善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法律。
新京報貝殼财經:2月28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已經進入了規模化快速發展的新階段,預計今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長的态勢。在你看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時間将是什麼時候?
曾慶洪:2021年下半年開始大陸整體汽車市場強勢複蘇,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銷表現亮眼,全年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350萬輛,同比增長1.6倍,産銷情況遠超預期,2022年開年,更是延續火爆行情。在“雙碳”目标驅動下,大力發展新能源車已成為行業共識,在政策和消費市場的雙驅動發展下,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正在進入市場爆發式增長階段。
面向未來,廣汽集團将緊抓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新機遇,廣汽集團的目标是在2025年實作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50%、2030年全集團新能源汽車占比50%。
汽車行業在電動化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績,同時也遇到很多挑戰。我們認為還有很長時間需要多種能源形态并存發展。是以,我們采取了電動化、混動化及燃料電池多路線并舉的舉措,除了新能源車,也大力發展混合動力汽車,旗下自主品牌廣汽傳祺将于2025年實作全系車型混動化、2030年實作混動銷量占比60%。同時加大對包含氫能動力在内的替代燃料車型開發。
新京報貝殼财經:你如何看2014年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及補貼政策對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影響?
曾慶洪:自2014年大陸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和補貼措施以來,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走上了發展壯大的快速路,政策性的引導,對于促進新能源汽車這個新興市場的成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有力增強了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競争力。
在建構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的層面,補貼政策幫助消費者節省了購車費用,大大提升了選購新能源車輛的意願;持續的補貼政策幫助進一步擴大大陸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的規模,提升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層級,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最終為實作整個汽車行業由傳統型汽車市場向新能源型汽車市場轉變提供強有力的發展動力。
其次對于車企而言,供給側補貼政策是對企業積極創新、研發新能源汽車的肯定及有力支援。促使汽車企業持續提升綜合競争實力,充分利用曆史性機遇和有利條件,合理引導行業結構更新。通過補貼實作汽車企業成本上的幫扶,促進新能源汽車領域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把潛在優勢變為現實優勢。
新京報貝殼财經: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支援新能源汽車消費。工信部也曾表示,将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充電設施獎補、車船稅減免優惠等政策。不過,今年年底将終結“補貼”,新能源汽車發展将進入“無補貼時代”,這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有何影響?
曾慶洪:2022-2025年是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關鍵機遇期,對供給側的扶持減弱乃至取消,車企層面将需要同時面對成本壓力居高不下、自行投入持續培育需求側增長動能兩個方面的挑戰。不僅對車企自身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利于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快做大做強;而且消費市場在尚未完全成熟的前提下,仍需要國家補貼政策在市場端、需求側釋放正面積極的信号、提供強有力的引導助力,從刺激消費、穩定内需的角度增強産業長期發展動能。
是以,建議一是延緩國家補貼一至兩年、簡化前期補貼領取手續、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二是建議國家層面在新時期考慮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進行戰略方向調整,以達到“提振消費、鼓勵建設”的目的;三是盡快完善其他激勵政策,以確定新能源汽車補貼完全停止後市場有效、持續發展,完成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目标。
新京報貝殼财經:目前續航裡程、充電難仍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顧慮之一,你認為該如何解決續航焦慮和充電難問題?你此前也曾對充電樁建設的支援進行過建議,目前效果如何?
曾慶洪:我2021年送出的《關于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建議》,建議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集中力量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問題。日前科學技術部也專程答複,科技部結合“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組織實施,統籌考慮包括充電技術在内的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在車樁雲互聯關鍵技術、充電設施規劃方法與有序充電管理技術、大功率無線充電關鍵技術、動力電池快速更換關鍵技術等高效協同充換電關鍵技術及裝備方面強化科技攻關。
科技部積極組織全國汽車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快推動大功率充電标準的制定工作,已提出充電接口相關标準的修訂立項計劃,正在組織行業進行樣品開發和測試驗證,并加強與能源行業的溝通協調,推動相關标準盡快釋出實施,支援大功率充電技術發展。可以看到,目前的充電難問題雖然仍然存在,但是相比之前已經有所改善。
新京報貝殼财經:對于行業熱度不斷提升的換電領域,你有何看法?此前廣汽集團也針對換電站有所布局,是否有進一步的規劃可以分享?
曾慶洪:換電模式作為新能源汽車主要補能模式之一,可以極大地縮短補電的等待時間,實作補電像加油一樣快、甚至補電比加油更快的良好使用者體驗。還能提高機關土地面積的充換電土地使用效率,同時可以使電池資産的利用效率最大化,減少消費者對電池品質及維修成本的擔心,更有利于電動汽車的推廣。
目前,廣汽集團在推出了一系列解決電池續航、安全、充電速度等痛點的電池技術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在能源生态的布局和投入,在2021年廣州車展上我們釋出了“2 能源行動”,努力實作電池可買可租,可充可換,可慢充可快充,容量可大可小、裡程可長可短,可買電、可賣電,可回收可梯次利用。同時基于全新GEP3.0平台開發的全系車型換電版本,将從2023年開始陸續投放市場。
新京報貝殼财經:你如何評價新能源汽車過去十年的發展?
曾慶洪:汽車産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産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是助力實作“雙碳”目标的重要舉措,也是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
在十年的時間裡,中國發展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消費市場,同時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産國。中國已建成的公共充電樁數量超過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總和。
從2009年開始,國家在财政補貼、稅費和産業促進上給予了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諸多支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逐漸壯大。經過多年的加速發展,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能力上已經取得了領先,新能源三電等核心技術方面不斷攻關,取得了很多突破,電池供應鍊體系遠遠領先于美國和歐洲。以我們自己為例,截至去年年底,累計申請專利10288件,其中發明專利占比40%。我們自主研發的海綿矽負極片電池技術可實作續航超1000公裡,超倍速電池技術可實作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裡,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可實作三元锂電池整包針刺不起火。我們也在研發氫能源汽車,采用氫燃料電池+氫燃料發動機兩種技術路線并行。氫燃料電池車去年已經實作試營運,首款氫氣發動機也已經點火成功。這些一系列新能源自主研發技術的發展,在國内乃至全球來說,都是領先的。我們的自主新能源品牌廣汽埃安,去年的産銷量也已經超過12萬輛。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程序中,中國率先邁出了第一步,經過十年的發展,取得了先發效應,極大增強了企業和消費者的自信,擴大了中國汽車在世界舞台上的聲量。相信未來随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加速建立強大的汽車電動化智能化供應鍊,我們将實作真正的汽車強國。
2050年前實作産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晶片國産化需多方協同
新京報貝殼财經:辛國斌部長提到,近一段時間以來,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工作,深刻感受到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契合了綠色低碳發展的方向。減碳作為國家戰略,廣汽集團也在2021年釋出了“綠淨計劃”,目前各項進展如何?對于汽車行業的“減碳之路”,你有何見解?
曾慶洪:我們在2021年廣州車展上公布了“綠淨計劃”的具體目标:将于2050年前(挑戰2045年)實作産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為了實作這個目标,我們将從研發、生産、消費者使用環節全鍊路同步實施這三大措施。在集團層面已經快速響應,組織建立了一個職責明确的“雙碳”工作機構,落實監督各項工作的進行。
在全周期管理方面,我們将系統推進從研發到生産,從購買到使用回收的全鍊條碳排放管理。在使用環節,聯合開展消費者“減碳”活動,探索建立汽車消費者碳賬戶,從企業獎勵開始,逐漸實作個人消費者減碳額交易變現。同時,我們将繼續開展植樹造林等公益活動,推進碳捕集技術等碳彙開發方法的研究應用。在廣汽埃安打造為廣汽首個零碳工廠,在2023年實作零碳排放,并立足于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産業園,打造零碳汽車産業園區;進一步提高智能網聯新能源車及節能汽車占比。“智能化+電動化”和“智能化+混動化”兩條路線同步發展,廣汽傳祺全面混動化,2025年實作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銷量占比50%、2030年實作新能源車占比50%;繼續開展包含氫能動力在内的替代燃料車型開發。
此外,廣汽集團積極嘗試光伏發電,積極助力廣汽實作“雙碳”目标。截至2021年底,已投入使用光伏發電裝備合計達68萬平方米,年發電量可達6570萬度,累計發電超2.8億度,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17.4萬噸。
是以,汽車行業減碳,就是要從全産業鍊入手,從研發、生産、消費者使用環節全鍊路實施,做好碳足迹的管理,確定每個環節都盡可能節能減排。
新京報貝殼财經:汽車的科技化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如今産品疊代速度不斷加快,你認為車企應該怎樣造好車?廣汽集團有何布局?
曾慶洪:随着汽車行業加快向“新四化”發展,車企應堅持以技術創新為品牌奠定個性基礎,以研發能力為核心、打造強硬的産品實力。
目前中國居民消費呈持續更新的趨勢,車企與消費者的關系已經從單純的買賣向多元度的圈層互動轉變,在激烈的競争環境下,車企要持續打造自身品牌的獨特性才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廣汽集團以“緻力成為移動生活價值創造者”為目标打造品牌獨特性,提出e-TIME行動計劃,就是堅持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在科技創新、智能化、電動化以及智能制造方面持續發力,為顧客打造優質的産品和貼心的服務。
以廣汽自主品牌“雙子星”為例,廣汽埃安持續打造世界級産品和服務,為使用者帶來“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是廣汽埃安的品牌核心價值。為此廣汽埃安始終将科技創新作為立業之本,進入了新品牌、新科技、新智造、新産品、新生态的“五新時代”。廣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廠擁有數字化自主決策、互動式定制、鋼鋁混合柔性生産、能源綜合利用四大領先優勢。特别是首次實作了将傳統的大批量生産向大規模互動式定制的轉變,超6萬種定制組合,充分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高品質的需求,成為中國智能制造的标杆典範。
新京報貝殼财經:全球供應鍊壓力仍然存在,晶片等環節産能不足問題甚至愈演愈烈,廣汽集團如何看待、應對此問題?
曾慶洪:受疫情影響,全球汽車産業和供應鍊經受了一次大考,去年“缺芯”已造成大陸汽車減産約200萬輛,廣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自主研發不足、供應高度依賴國外、産業鍊發展滞後是大陸晶片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為此,廣汽集團加強了在晶片領域的布局,廣汽資本積極布局粵芯半導體、地平線、宸境科技等晶片、智能網聯領域重點企業,助力供應鍊自主可控以及産業鍊上下遊協同效應發揮,進一步增強集團綜合競争力。
未來廣汽集團将會繼續圍繞2035年遠景目标和“十四五”發展規劃,将從整體機制流程來入手,建立健全供應保障機制;聯合政府及相關企業共同推進晶片國産化工作,努力實作車用晶片的本地化配套。廣汽集團還在積極建言獻策,建議國家把晶片列為關鍵核心技術,通過加大産業支援力度,鼓勵企業加快發展和技術突破,提升國産晶片廠家的自給能力。
履職五年,我的兩會:過往4年我共提出25項建議,有些已經得到實施
新京報貝殼财經:五年任職期間,你都送出了哪些議案?這些議案的回報情況如何?
曾慶洪:過往4年我共提出25項建議,涵蓋汽車行業、國企改革、法律法規、民生熱點等方面。也得了國家各相關部委的重視(包括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健委、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每一條都有回複,其中多個建議得到了相關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并在實際工作中予以不同程度的采納,有些已經得到實施了。
比如汽車行業方面的建議有加快新能源汽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汽車消費、加強汽車關鍵零部件産業鍊建設、完善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相關法律法規、促進報廢汽車回收行業發展,等等;涉及國企改革的有:關于國有企業員工持股改革、國有企業職業經理人改革;涉及民生領域的熱點問題的有:大力發展社群居家養老、完善各項減稅降費、完善《網絡安全法》相關配套法律法規等。去年,針對新冠疫情的影響,我還提出了抗疫減負、支援企業發展的建議。
關于《加大對汽車核心零部件科技創新的政策性資金支援力度》的建議,收到财政部辦公廳的回信。财政部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援汽車核心零部件相關科研工作,通過中央财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支援相關機關開展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相關科研活動,推動加快汽車核心零部件研發;對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相關中央級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給予穩定支援,支援其改善科研基礎條件,自主開展研究等。下一步,财政部将繼續通過現有管道積極支援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相關科研工作,提高汽車核心零部件科技創新水準,為推動汽車産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新京報貝殼财經:五年任期,讓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麼?
曾慶洪: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2018年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當時我作為廣東團的代表之一,在現場聆聽總書記講話,非常激動,振奮人心,時隔幾年仍曆曆在目。
會上,總書記明确提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這三個“第一”成為廣汽集團五年來高品質發展的“金點子”。
新京報貝殼财經:用一句話(或者三個關鍵詞)來描述你的五年代表生涯?
曾慶洪:不負重托、不辱使命,把行業關切、百姓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帶到會上,這是我履職以來一貫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直努力的方向。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白昊天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