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境開心讀|《愛與和解》-親子關系案例:教孩子面對死亡

方境開心讀|《愛與和解》-親子關系案例:教孩子面對死亡
方境開心讀|《愛與和解》-親子關系案例:教孩子面對死亡

方境開心讀

《愛與和解》

【 作者 】周鼎文

【 章節 】第四章-親子關系

【 字數 】本節共計1974字

為了新芽,枯葉落--教孩子面對死亡

方境開心讀|《愛與和解》-親子關系案例:教孩子面對死亡

如果我們可以全然哀悼失去親人的悲傷,也就是讓哀悼過程完整,這不但是健康的,而且它将帶給我們生命往前的全新力量。

新加坡的凱文已四十多歲,提到他很擔心兒子常有些莫名的情緒出現。

“兒子常常失眠、做噩夢,并常常說一些令人震驚的話。例如有一天,兒子在睡夢中忽然大聲驚叫,我急忙跑到他身邊詢問發生什麼事,沒想到兒子竟然說:“爸爸,我以為你死了!”

我問凱文:“誰是那個真正死去的人?”

就這樣,年近十二歲孩子的一句話勾起凱文深埋的憂傷,兒子的噩夢喚醒他兒時的記憶,那個至今仍揮之不去的恐懼--生離死别。

“那一年,我十二歲,一覺醒來就失去父親,因為父親突然心肌梗死,死了……”

想起昨天還在互動的至親,一夜後竟再也不能與之互動,凱文說着說着,全身顫抖了起來,他哽咽地訴說失去的恐懼與哀痛。

父親的驟逝讓他自小就埋下害怕失去的陰影,讓他從小經常擔心身邊人會突然死去,即使這樣的事情并未再度發生。

當然,孩子莫名的情緒反應,便是在無意識裡為凱文承擔那股害怕的情緒。

我進一步說明:“如果你們家對你父親的哀悼夠深,一段時間後它就會過去;可是如果沒有哀悼,它就會一直在那裡,這個家會被死亡的陰影籠罩,甚至小孩會感受到,而活在害怕離别的恐懼中。”

“是的,我常常感到很累,想要放松,卻又莫名地無法放松,仍不斷地接受新工作,好像透過工作可以逃避些什麼。”

“逃避隻是暫時的,如果我們不去面對它,生命一部分的能量就會當機在過去,家裡未完成的情緒就會從孩子身上呈現出來。”

為了兒子,凱文決定試着面對。

方境開心讀|《愛與和解》-親子關系案例:教孩子面對死亡

我請一位學員躺在地上,代表凱文過世的父親,另外請兩個人分别代表凱文的母親與凱文的兒子,他們站在一旁,至于凱文自己,則讓他親自面對。

但一時要面對,談何容易?

隻見凱文一手牽着兒子,一手壓在胸口上急促地呼吸着,眼眶也紅了。他看着躺在地上的父親,整個人就像被凍僵似的,動也動不了。

另一方面,凱文的母親卻始終不願正視凱文的父親;凱文過世的父親則躺在地上,然而雙眼卻無法閉上。

“活着的人沒有放下,死去的人是沒有辦法安息的!”

我聲如警鐘地敲醒着凱文母子。

是的,最深的愛經常凝固當機而化不開,有些是為占有,有些如凱文家一樣是驚吓、舍不得松手。顯而易見的,在這裡,不論是誰都舍不得松開,凱文哭泣地看着父親,母親則一臉無奈痛苦,這般的糾結教已逝的父親也無法放下安息呀!

面對着一直無法合眼的父親,我請凱文的母親對着丈夫說: “老伴兒,你死了。”

母親閉上雙眼哭了起來。

面對現實是痛苦的,但為了生者與亡者的平靜,再難還是得面對。凱文上前陪伴母親一同面對這件事,就這樣,有了互相依靠的力量,母子倆一起跪下,一起面對亡者至親。

“老伴兒,你死了……哇哇哇!”

承認事實,真正的哀悼開始了。哀傷湧現,母子倆伏在父親身上放聲大哭,全身顫抖,這哭泣聲伴着真正的哀悼,讓父親原本糾結的臉漸漸平靜。終于,他的雙眼可以輕閉起來……就這樣哀悼開始流動,我留出空間,讓他們表達内心的悲傷。

過了一段時間後,哭聲慢慢平靜了下來。

我對凱文說:“告訴爸爸你的近況,請他不用操心,好好安息。”

“爸爸,我結婚了,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我有一個兒子,我們過得很好,請你不用擔心,媽媽也很好,請你不用擔心。請你祝福我們,祝福你的孫子能夠健康快樂地長大。”

父親臉上浮現安詳的笑容,雙眼整個都閉上了,所有家人也都平靜下來。

“如果我們一直抱着秋天的枯葉難過,就沒有辦法看到春天新生的嫩芽。然而,生命就是這樣循環不斷,生生不息地走下去。”我有感而發地鼓勵他們。

是的,生命循循不斷,生生不息,父愛母愛的力量也代代相傳,此時,凱文已能笑着對自己、也對孩子承諾:“孩子你不用再害怕了,爸爸會好好活下去,爸爸會讓自己開心地活下去!”

孩子會承接家中未完成的情緒

方境開心讀|《愛與和解》-親子關系案例:教孩子面對死亡

面對心中多年的傷痛需要極大的勇氣,有許多人一輩子都不願或不敢面對,但是為了孩子卻什麼都能豁出去,父愛、母愛的偉大,如同凱文的勇氣一般令人敬佩。

然而,我們也要了解這背後的心理學基礎,才能在生活中富有覺知地活用。

家庭是一個系統,就像一個有機整體一樣,成員彼此互相影響的力量之大超乎我們的想象;家中未解決的事、末完成的情緒會由成員一起承擔,尤其是家裡抵抗力最弱的孩子。

是以,孩子就像家庭的鏡子,這些未竟之事會從孩子身上反映出來。如果孩子出現不尋常的莫名情緒、特殊反應或行為與症狀,這些都是訊息,提醒我們該好好檢視孩子在說些什麼?家族系統中是否有什麼樣潛在的資訊、隐藏的動力、被排除的人或未竟的事物正等着我們去面對?

同時,每個家庭系統都有圓滿自身的趨力、擁有自我調整的能力。是以孩子的這些反應也是一種敦促的力量,敦促這個家去圓滿這些未竟之事,朝向更好的方向繼續成長。也是以,我們要把家庭的脈絡、家庭的事件當成讓孩子學習的工具。

方境開心讀|《愛與和解》-親子關系案例:教孩子面對死亡

-未完待續-

| 往期精彩内容 |

1、方境開心讀 / 《愛與和解》-1.3.1 關系的五大法則

2、方境開心讀 / 《愛與和解》-1.3.2 關系的五大法則

3、方境開心讀 / 《愛與和解》-1.3.3 關系的五大法則

| 下期預告 |

1、内在排列:對突然過世親人的祝福

2、案例:家族的黑洞-孩子的不良行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