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沂蒙母親:養86個八路軍後代無一夭折,4個親孫子卻餓死

杜甫曾經寫到過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戰争總是能夠給人帶來傷痛和苦難,在戰争中有很多孩子會失去自己的父母。在曆經諸多磨難之下,正義終将戰勝邪惡,戰争取得勝利之後,生活才逐漸平穩下來。在抗日戰争時期,有很多孩子都會被養在部隊上。在那個年代,有一個穩定的家是奢侈的事情,是以很多孩子都會跟着自己在部隊上的父母來回的輾轉,但是因為戰争原因,這些孩子有的時候可能不會受到很好的照顧。而今天講述的這個人就用自己的平凡成就了一番偉大。

她是沂蒙母親:養86個八路軍後代無一夭折,4個親孫子卻餓死

1888年出生于山東沂南的王換于在19歲的時候嫁到了馬牧池鄉東辛莊村。1938年,抗日戰争爆發之後,為了給國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已經快50歲的王換于加入了組織,在村中擔任村婦救會長的職務。在1939年6月的時候,有一支八路軍的軍隊駐紮在了東辛莊。前面已經提到過,不少孩子會跟随着自己的父母一起行動,是以在這支部隊當中,有27名抗戰将士的子女,還有一些已經去世了的士兵的遺孤。而在這些孩子中,年齡分布在各個階段,但最大的也才七八歲,最小的也隻有兩三天而已。因為來回奔波,幾乎吃不上幾頓飽飯,也吃不上什麼有營養的東西,是以這些孩子們在外表上看起來都是黑黑瘦瘦的,讓人看起來十分心疼。

她是沂蒙母親:養86個八路軍後代無一夭折,4個親孫子卻餓死

這些孩子如此奔波勞累,就是因為自己的父母忙于抵禦外敵,無暇顧及他們。看着這些可憐的孩子,王換于心裡實在是難受,在這麼多孩子裡面,有的孩子年齡實在是太小了,這麼折騰如果挺不過去,肯定會夭折的。于是王換于主動向司令請求說,由她将孩子們帶到東辛莊照顧,這個建議一經提出就得到了應允。1939年10月的時候,一個臨時的事先串通的人所就這樣建立了,為了将這些孩子們安頓下來,她挨家挨戶的将孩子們送到可以撫養孩子的人家中。

當實在是找不到人可以安排的時候,她将剩下的七個孩子帶回了自己家。但是在王換于家中,已經有四個孩子了,是自己家的。再加上這多出來的七個,她家就有11個孩子了。王換于的家裡本來就沒有什麼錢,又突然多出來了七個孩子,無疑是給這個家庭又增加了很多壓力。既然王換于将這個活兒攬下來了,就肯定不會讓孩子們餓着,也肯定不會虧待孩子們。

她是沂蒙母親:養86個八路軍後代無一夭折,4個親孫子卻餓死

因為家裡需要吃飯的人太多了,是以兩個月的時間,家裡的糧食就已經全部吃完了,甚至連種子都沒剩下。實在沒有東西吃的時候,王換于就會自己出去挨家挨戶的借。其實沒有糧食吃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當時日軍會進行掃蕩。為了保護好孩子們,王換于隻能将他們藏到山洞當中。每次将孩子們送到山洞裡去的時候,她都會讓自己的大媳婦在裡面照料孩子們,自己則在外面觀察情況。在躲進山洞避難的時候,有的時候時間長,有的時候時間短。最長的一次竟然躲了足足兩個月,在1942年的夏天,天氣經常下雨,有兩個孩子因為受涼發了燒,王換于就讓兒子大半夜冒着雨去請醫生,就這樣折騰到半夜才安穩下來,兩個孩子的燒也漸漸退了下去。

有一次,王換于去看寄放在别人家中的嬰兒,發現嬰兒因為吃不飽奶水瘦的隻剩下皮包骨頭了。王換于看了之後就将嬰兒抱到了自己家中撫養,讓還在哺乳期的二媳婦用自己的奶來喂這個嬰兒,但是當時二媳婦的孩子也有一個需要吃奶。但為了讓這個抱來的嬰兒吃飽,隻能給自己的孩子吃粗糧。

她是沂蒙母親:養86個八路軍後代無一夭折,4個親孫子卻餓死

就這樣,全家人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放在照顧八路軍兒女身上。而這些孩子們也都被王換于照顧得很好,但令人惋惜的是,王換于自己的四個親孫兒,都因為生病或者饑餓死了。當時最大的孩子已經八歲了,生命力比起其他孩子來說要更頑強一些,但還是沒有忍受住病痛,離開了這個人世。

從1939年~1945年之間,有86名八路軍的子女在王換于的照顧下平安的存活下來,其偉大事迹感動了很多人,大家都稱呼她為沂蒙母親,在1989年,王換于去世之後,為了紀念她,還在03年的時候為她建立了紀念館。

她是沂蒙母親:養86個八路軍後代無一夭折,4個親孫子卻餓死

小結

即使自己的孩子犧牲了,也不能讓八路軍的孩子犧牲。有誰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王換于的這種奉獻精神直到現在也仍舊讓人十分感動和震驚。而那些被王換于撫養了的孩子們,也一直沒有忘記過這個他們生活在沂蒙的時候照顧他們的母親。雖然王換于現在已經不在了,但是這些被她撫養了的孩子們,會用一生去銘記她。

引用資料:《黨史縱覽》、《文史春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