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奶奶帶娃少,外婆反成帶娃“主力軍”?理由很現實

在以前,如果父母外出打工,那帶孩子的重任,一般會落在爺爺奶奶身上。但如今,出去轉一圈,發現帶娃主力軍卻成了外婆外公。

女兒女婿上班,孩子交給外婆外公帶。外婆圈還流行一句話:“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觀賞。”

為啥如今奶奶漸漸淡出了帶娃行列,而外婆卻成了帶娃主力呢?其實理由也很現實。

為啥奶奶帶娃少,外婆反成帶娃“主力軍”?理由很現實

就像我們辦公室的女同僚,有将近一半都是将孩子寄養在外婆那。等孩子要上學了,有的是接回來自己帶,而有的,則是外婆過來幫忙接送。

寶媽雖然也希望自己帶,但現實擺在這,很多家庭車子房子都要供,而如果寶爸一人上班,難免會覺得壓力大。夫妻倆一起養家,才覺得幸福指數夠。而且,寶媽自己也不希望與社會脫節,希望有自己的社交圈和生活,是以,很多寶媽會在生完孩子後回歸職場。

而如果要寶媽選擇,她們肯定更樂意自己的媽媽帶孩子。因為讓婆婆帶,有時候會因育兒觀念産生沖突。母女間有沖突,轉頭就好了。但婆媳間有沖突,裂痕則很難再修補。

為啥奶奶帶娃少,外婆反成帶娃“主力軍”?理由很現實

如果家裡有條件,外婆又願意幫忙帶孩子,更多寶媽是将孩子交給外婆的。是以也就形成了如今外婆帶娃的現象。那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會有啥差別呢?

我個人覺得,最主要的,是家庭更和睦。因為婆媳沖突減少了,家裡紛争減少,關系也就會更和睦。

婆媳之間講話,難免會有些拘束,而且有分歧,雙方也不便挑明說。這樣,反而會積累沖突,各自覺得費力不讨好。而寶媽和自己媽媽之間,畢竟是母女,再加上相處了幾十年,都知道對方脾氣。

即便說話沖了點,母女間也沒有隔夜仇,過一陣子就好了。如果雙方有育兒理念沖突,兩人更好溝通,不會心生嫌隙而引發沖突。寶爸也不需要做“夾心餅幹”,夾在中間兩頭為難。

為啥奶奶帶娃少,外婆反成帶娃“主力軍”?理由很現實

其次就是,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心态不一樣。

對于大部分奶奶來說,寶媽其實更像個外人。這也不能怪奶奶,畢竟兩人之前沒有任何交集,也沒有怎麼相處過,沒有一定的相處模式。突然成為一家人,不管是奶奶還是寶媽,兩人之間總是有距離的,不會那麼親密。

那奶奶帶娃時,總會有那麼些時候,是以孩子為主的。特别是懷孕期間和哺乳期,奶奶會更關心孩子怎樣,而不是寶媽怎樣。

但外婆帶娃時,女兒才是自己的孩子,外孫才更像是個“外人”。外婆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女兒吃得好不好,舒不舒服,會以寶媽為主。

這樣,寶媽在兩個老人身邊感受就會不一樣,她更樂意自己媽媽幫忙帶娃,這樣會覺得自己不會“受委屈”。

為啥奶奶帶娃少,外婆反成帶娃“主力軍”?理由很現實

還有就是,外婆和奶奶,考慮的問題出發點不一樣。

奶奶帶娃,更多的是“責任”。因為孩子是自己的孫子,再怎樣帶娃是自己的“職責”,無法推辭。當然,也有很多奶奶自己喜歡孩子,願意帶孩子,也希望幫兒子兒媳分擔壓力。

是以,帶娃這件事,當仁不讓。

而外婆可以選擇帶,也可以選擇不帶。畢竟在大家的觀念裡,外婆外公沒有帶娃的責任。

但很多外婆,心疼自己的女兒,希望她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希望她經濟能獨立,在家庭裡有底氣。是以,即便累一點,她也願意幫女兒分擔。

這就是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差別。

為啥奶奶帶娃少,外婆反成帶娃“主力軍”?理由很現實

當然,不管誰帶娃,都是老人的一番心意,她們為了分擔孩子們的壓力,犧牲自己的時間幫忙帶娃。不管怎樣,我們還是要懷着感恩的心,感謝她們的辛苦付出,而不要覺得理所當然。

很多婆婆,即便是對待兒媳,也像對自己女兒一樣,甚至為了不讓兒媳受委屈,會考慮周全體貼用心。

不管我們将孩子交給哪一方父母帶,都要多感謝和體諒老人。有時候他們的觀念不如我們先進,那就多溝通,不要指責。一家子和和氣氣,才能幸福美滿。

你家孩子是給誰帶呢?

【圖檔來自網絡,侵立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