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歲同學腦出血,警鐘鳴響該控制血壓了,控制到多少才安全呢?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雖然同是内科醫生,但這個同學煙酒不忌,還美其名曰,及時行樂。有一天他上班期間,突然說頭痛得厲害,同僚看他狀态不對,也知道他不良嗜好多,趕緊帶他去做了腦CT,果不其然,腦出血了,好在出血部位靠近腦室,血液流到腦室減少了一部分壓力,是以沒有特别明顯的顱高壓症狀。後來,緊急做了手術,才撿回一條命。

40歲同學腦出血,警鐘鳴響該控制血壓了,控制到多少才安全呢?

大家都知道,血壓太高有可能爆血管,引起腦出血。那麼血壓高到多少會出現腦出血呢?

實際上,這個是因人而異的。并不是說血壓很高,一定會發生腦出血,血壓不高一定不會發生腦出血。血壓高是引起腦出血的一大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腦血管就像水管,水管破了,水漏了,會因為兩個原因,一個是内部水壓太大,一個是水管品質太差。是以,腦出血也是一樣的道理。血壓太高會使腦出血風險大增,但如果血管品質太差,比如腦血管粥樣硬化,腦血管畸性、腦動脈瘤等,在血壓不太高的情況下,也可能會有腦出血風險。

40歲同學腦出血,警鐘鳴響該控制血壓了,控制到多少才安全呢?

腦血管本身有個自身調節機制,腦血流量取決于腦的動、靜脈的壓力差和腦血管的血流阻力。正常情況下腦循環的灌注壓為80-100mmHg。平均動脈壓降低或顱内壓升高都可以使腦的灌注壓下降,腦細胞供血受影響。但當平均動脈壓在60-140mmHg範圍内變化時,腦血管可通過自身調節的機制使腦血流量保持恒定。這是人類在漫長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強大功能,目的是保護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大腦。

40歲同學腦出血,警鐘鳴響該控制血壓了,控制到多少才安全呢?

當血壓超過140mmHg,超過自身調節機制時,腦血流量增加,腦出血的風險增加,這也是為何血壓要降到140mmHg以下的原因。很多人說,我血壓高,我不吃藥,一吃藥一輩子就丢不掉了。還有人說,我血壓雖然高,但我頭也不暈,神清氣爽,不會發生中風這種事的,抱着這種僥幸心理的人不在少數。

要知道,腦出血是一個終末事件,它的發生是無數不良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些不良因素包括,持續的高血壓、持續的血糖高、動脈粥樣硬化、疲勞熬夜、煙酒無度等等。年輕的時候或許血管彈性好,暫時還能承受高壓,長此以往,腦血管終有不堪重負的一天。

40歲同學腦出血,警鐘鳴響該控制血壓了,控制到多少才安全呢?

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定期主動地參加體檢,評估身體的健康狀況,對身體存在的各種危險因素進行有效控制,降低腦出血的發生。

1、控制血壓、控制血糖、控制血脂。

2、戒煙戒酒、低鹽低脂飲食,減少加工糖、加工肉類的攝入。

3、調節生活方式、規律作息,多做有氧活動,管住嘴、邁開腿。

對于血壓不高的人,如果有影像學檢查發現合并腦血管畸形或腦動脈瘤,也要注意,建議及時進行介入治療或者手術的治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