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越會誇,孩子飛越高?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ID:zqfxlgzs

肯定孩子為啥這麼難

某親戚家的孩子橙橙是個小天才。在幼稚園階段,他就通過遊戲軟體自己學會了拼音、國小階段的大部分漢字和複雜混和運算。

上國小後,他不僅機敏過人,輕輕松松就做了國小霸,更是個舉止得體、心地柔軟的小男孩。

可不知道為啥,就這種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也極少得到父母的誇獎,批評和責備倒是家常便飯:

他吃飯時不小心把飲料碰倒了,得到一頓罵:你為什麼老是要幹這麼愚蠢的事?

他出去喝喜酒,沒能和其他小朋友玩到一起,也得到一頓罵:為什麼你老是像個沒頭蒼蠅?

他一年級就會背圓周率後面好多位了,别人忍不住誇:你真是個小天才!結果誇獎的人得到一頓數落:别老是誇他,免得他不清楚自己的實際水準,以為自己很厲害!

……

是以他漸漸變成了一個不太快樂的小孩。觀察他日常的作息和學習習慣,會看到一個孩子内心向上的力量在漸漸消減。

這讓人産生隐憂:他的天賦正在逐漸褪色,他正在慢慢接近一個越來越普通的小孩。

橙橙的父母并不是個例。一些父母不容易肯定孩子,但是批評孩子倒是張嘴即來。對他們來說,自己的孩子真是滿身缺點,哪哪看着不順眼,有什麼值得肯定的呢?

或者,他們内心深處還有深深的擔心:肯定他、誇獎他會讓他驕傲嗎?會讓他搞不清楚自己是誰嗎?

父母有這樣的想法,并不完全是因為認知問題。在很多孩子升國小之前,家長就已經在升學家長會上聽到“羅森塔爾”效應是怎麼回事了。

就像很多家長知道的那樣,過度批評、否定孩子會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

使孩子放棄自我決策能力,過度認同父母。孩子會覺得,保持自己的主張和行事方式容易挨罵,不如什麼都聽父母的,學乖一點,省得吃虧。

使孩子的個性被制約和固化:成人的眼睛就如同黑屋裡的燭光,照亮的部分是片面的,會讓孩子對自己的感覺被修改和歪曲,進而被制約,變得不自由起來。孩子就這樣被大人建構了。這使孩子失去了自主發展、自由流動變化、成為自己的機會。

很多家長責備批評孩子,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卻使孩子的心理不斷受挫,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自信,對自己的感受越來越糟,縮手縮腳、不敢嘗試新事物。

可是,盡管家長知道那麼多道理,為啥誇獎、鼓勵和肯定孩子還是這麼難呢?

沒辦法肯定孩子的父母

沒辦法肯定孩子、卻經常貶低孩子的父母,需要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這是很有必要的。

有很多父母缺少肯定孩子的能力,這與他們自身的心理發展息息相關。

不能肯定孩子的父母,往往對自己是不太滿意的。

他們心裡也有個遭人讨厭的内在小孩,是以他們要是把對自己的不滿意投射給孩子,自己就可以變得很完美了。

橙橙爸爸小時候也經常挨罵,長大後他自己就變成了一個挑剔的爸爸。要是沒有孩子在,這種挑剔就隻能指向自己了。

還有一種不能肯定孩子的父母,内心擁有的是沒有分化的愛。

他們往往非常愛自己的孩子。可是越是愛,就越是睜大眼睛盯着孩子的缺陷,容易批評數落孩子。

實際上這是用語言的方式穿透孩子、進入到孩子的内心深處,跟孩子融合。

這相當于在告訴孩子:你要按照我的标準來,你就是我,你做的事就是我做的事。而通過這樣的方式,父母進入到孩子的内在,讓孩子失去了自主性。

也是以,在邊界不清晰的家庭,每一個個體都缺少獨立性,希望消除差別和差異,彼此沒有界限。也許,這是很多父母内在邊界模糊不清的表現。

但有些有獨立人格的父母,會深知孩子是孩子,自己是自己。他們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和不同的行事方式,不會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融為一體。

還有一種父母缺少分享愛的能力,容易屏蔽自己的情感。

如果孩子考了一百分,在表達喜悅時,他可能會說:“爸爸媽媽,我今天考了一百分!”

這時,一些父母可能會淡淡地或是嚴肅地說:“你不要驕傲,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相信在生活中,會做出類似表達的父母并不少見。

當然,孩子并不需要父母敷衍地給一句“你很優秀”的評價,而是需要父母發自内心地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這樣的情感交流,是作為兩個獨立的個體之間分享親密和愛的能力。

但很多父母沒辦法了解孩子的欣喜,并在情感層面上産生交流。他們吝啬于付出情感,是以屏蔽掉了情感。

而真誠地欣賞鼓勵,往往是一種柔情的展現。可是,如果一個人的自我發展得不太強大,展露出柔情是會有羞恥感的。

是以在需要溫和與愛的時候,往往用嚴厲取而代之。

這樣的結果是,他們可能在該鼓勵和肯定孩子的時候,往往會鞭策甚至打擊孩子。

還有一種父母,與孩子有一種潛意識層面的競争。對于他們而言,優秀的孩子會讓自己的自戀受挫,是以選擇将孩子看作自己的對立面。

如果父母潛意識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競争對手,看到孩子表現好、成績好的時候,當然會不自覺想辦法打擊一下。

當然,自戀受挫還有一個表現:如果孩子優秀,就意味着可能超越了父母,那父母就教不了、訓斥不了。

這是一種強烈的挫敗感,會通過不斷責備打壓孩子的方式呈現出來。

你無法想象,孩子的世界可以有多大

批評和否定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嚴重的話會毀掉一個孩子。但從小在肯定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有着比很多人的想象大得多的世界。

首先,肯定孩子并不僅僅意味着簡單的誇獎孩子,不主張無條件誇獎孩子,也不贊成濫用誇獎。

誇獎孩子的某一方面,往往意味着否定孩子另外一些方面。

父母誇獎孩子,是父母在尋求孩子與父母價值觀念的一緻。但真正的欣賞和接納,應該是在價值差異的基礎上存在的。

其次,誇獎不隻是語言,更多的是一種态度。

雖然很多家長在語言上鼓勵和誇獎,但實際上并不是真的接納孩子,孩子能夠很敏感地體會到。

而且語言上的誇獎會給孩子誤解與錯覺,但是接納信任的态度是不容易被曲解的。

是以,接納、欣賞孩子本身比語言的誇獎更有效、更有說服力。

如果父母信任、認同孩子,對孩子表現出的興趣、單純因孩子健康快樂的存在而感到滿足,孩子就會發自内心覺得自己是非常有價值的,而這是一個人走向廣闊世界的前提。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能夠發自内心欣賞孩子的父母,都做好了人生的課題分離。

有位爸爸會這樣抱怨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我自己各方面都挺好,我生的孩子就是這麼大的失敗?”

他事業成功,但離婚後一直獨自帶着孩子,缺少情感交流。孩子迷上了遊戲,且很少與他溝通,學習上的問題也不小:厭學、不肯寫作業、成績差、不合群。

當走近這個孩子、嘗試與他溝通後,會發現他有很多内在的孤獨,渴望與他人袒露心聲。他雖然厭學又抑郁,卻極具想象力和創造力。

他需要的突破藩籬和現實世界中的困難,讓自己作為一個獨特、有價值的生命被自己的父親和其他人看見。

壓抑和束縛這個孩子的,正是長久以來父親内心深深的不認可。

作為父母,更重要的是,能夠看見和接納這個生命本來的樣子,而不把他當成自我超越、自我實作的工具。

無論孩子是平庸還是優秀,都值得自己的父母發自内心的肯定。每個願意真心欣賞和肯定孩子的父母,都是孩子生命中的英雄。

作者南小希,文章轉載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近2000篇原創親子/兩性/個人成長心理文章,精神分析學習,7年陪伴,少點内心的沖突,多點精神的自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