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車子加點“辣”就不是善茬,比如躍馬之王LaFerrari“辣法”,又比如1.6T就壓榨出200多馬力的Lafesta“辣菲”,當然也包括我今天要說的主角Lamando“辣饅頭”,也就是淩渡。

眼下,上汽大衆全新淩渡L上市在即,小編也趁着明媚的春光,去到了重慶汽博中心的上汽大衆展廳,對展車已經到店的全新淩渡L進行了一次探店實拍和靜态體驗。話不多說,“六方位看圖寫話”奉上。
要說全新淩渡L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外觀造型比上一代車型更“辣”了。MQB EVO平台賦予了其4784mm*1831mm*1469mm的車身及2731mm的軸距,長寬高較上一代車型分别提升了169mm、5mm、44mm,軸距提升了75mm,明顯大了一圈。“切削”感極強的輪眉能讓人在看到這款車的第一眼就想到大衆的另一款轎跑車型。
再加上新車更加顯著的掀背轎跑設計,溜背造型配上18寸輪毂和車尾上的“小鴨尾”擾流裝置,就使得全新淩渡L整個車身看上去更加流暢動感。貫穿式尾燈的加入,也進一步提升了整車的時尚氣質,一眼就能“嘗”出其“辣”味。
值得一說的是,全新淩渡L換裝上了大衆家族最新的前臉設計,大燈組輪廓從此前方正歸整的造型改為了端頭尖銳且形态狹長向外延展的“柳葉”形,原本處于兩側大燈組中間的中網被取消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貫穿式LED日行燈。
主進氣格栅被設計在了前臉靠下的位置,尺寸寬大的多邊形呈現出了“開口笑”的視覺效果,格栅内部還采用了銀色點陣對網格進行了裝飾。再加上前機蓋上的線條凸起較為立體,恰好這輛展車還是紅色的,是以從某些角度去看還頗有些Ferrari Portorfino的影子。
除了外觀造型的主體設計之外,這款全新淩渡L的“辣”其實還展現在了一些細節設計上。比如,全新淩渡L就采用了很多車友心心念的“無框車門”設計,這在目前20萬元以内A+級車中無疑是極少出現且目标群體喜聞樂見的配置,為其“運動轎跑”的定位增色不少。
另外,全新淩渡L還在“腮部”镂空導流槽、烤漆B柱上的品牌名浮雕、葉子闆鍍鉻裝飾闆上的車型名稱辨別等這些頗顯“心思”小細節上進行了精細的雕琢,使其進階感相比常見的A級或A+級家轎更上一層樓。
坐入車内,可以看到全新淩渡L的中控台設計較以往的大衆車型也有了顯著的變化,摒棄了傳統的内嵌式儀表和一闆一眼的中央多媒體娛樂控制區域,改為了時下流行的獨立式雙聯屏樣式,且多媒體中央娛樂屏還略微偏向駕駛側,在營造出科技感的同時也凸顯出了運動轎跑車型以駕駛為中心的設計理念。
中控台上方、車窗下沿處都采用了軟搪塑材料進行覆寫,門闆内側為灰色皮質材料,用料中規中矩,但由于内飾配色用上了多種色彩區隔搭配,門闆内側還嵌入了氛圍燈帶,是以看上去視覺效果還是比較有質感的。
座椅的承托性和包裹性都比較不錯,坐墊及側圍護翼都比較軟,再加上采用了打孔皮質的工藝,是以乘坐舒适感比較有保證。
全新淩渡L的空調控制、多功能方向盤按鍵、中控功能控制區都取消了實體按鍵,采用的是觸摸面闆,好處是在于這能讓整個内飾更顯簡潔科技,但缺點就在于對于一款強調駕駛的車型這并不利于駕駛者在駕駛過程中對其進行操作,也比較容易留下指紋影響美觀。
畢竟大多數合資品牌車型的車機系統功能都比較基礎,語音控制系統的表現還算不上特别出衆,并不能做到操作功能“動口不動手”,是以淩渡L大面積取消實體按鍵的設計思路在個人看來略顯别扭。
我的身高是175cm,體重100kg,将駕駛位調整到最低同時适合我駕駛的位置,此時我的頭部空間約有1拳。頭上的電動天窗對采光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不過天窗尺寸并不算大,對後排乘客的照顧有限。
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變坐入後排,腿部空間約有2拳,表現良好,但頭部空間比較局促,僅1到2指,很明顯全新淩渡L是為了造型的美觀在後排空間上做出了讓步,若身高更高一些的人坐在後排可以采用出溜一些的坐姿,以此獲得一個相對舒适的坐姿還是不成問題的。此外,和大多數大衆品牌車型一樣,全新淩渡L的後排中央地闆也有着一個明顯的凸起,且凸起部分比較窄小,放腳并不合适,若後排同時坐3個人出行,中間乘客的體驗感會比較一般。
全新淩渡L的後備廂采用了掀背打開方式,開口大、縱深長、空間規整,内部還有燈光照明和遮物蓋闆,實用性表現良好,這點值得點贊。
打開引擎艙,可以看到全新淩渡L的機蓋采用了氣壓撐杆和厚實的隔音棉,工藝和使用便利性沒毛病。
比較遺憾的是,全新淩渡L并沒有換裝大衆集團最新研發的那台EA211 EVO 1.5T發動機,而沿用了現款車型上的EA211 1.4T直列四缸發動機,150匹的最大馬力、250牛米的峰值扭矩,參數連我家小孩兒都能倒背如流了,作為一款追逐時尚、個性的車來說,略顯“新”意不足。
與之比對的依然是大衆DQ200七速幹式雙離合變速箱,不過全新淩渡L為其配備了全新的電子換擋機構,小巧美觀富有科技感。
結語:就我此次探店的感受來說,上汽大衆全新淩渡L在車身尺寸上較現款車型有了一定的提升,外觀内飾設計提升明顯,加上諸多車友喜聞樂見的格調配置,看上去的确更“辣”、更具時尚個性氣息了,同時也在同級車型中具備了其獨有的競争優勢。但其在機械硬體以及智能科技新鮮體驗部分的提升比較有限,本質上還是平易近人偏“甜”的“口味”。總體來說比較适合在乎顔值觀感、想要表達個性的Light user。若上市定價能讓多數年輕人接受,其市場表現還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