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特曼卡成國小生“社交神器”!孩子沉迷集卡怎麼破?

很難想象,一個誕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卡通人物能夠突破次元壁再度翻紅——奧特曼卡片從去年起逐漸風靡島城孩子圈。很多孩子熱衷于收集卡片及周邊産品,消費幾百元、上千元者大有人在,有的甚至為此豪擲萬元。他們不僅經常熱切讨論,而且互相交換,奧特曼卡俨然成為新一代“社交神器”。一張張小卡片為什麼讓一些孩子深陷其中?面對沉迷的孩子,家長又該怎麼辦……

實體店小卡片占C位

周邊産品同樣熱銷

當奧特曼卡片成為孩子之間交流的“硬通貨”,商家顯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商機。 8日,記者在利津路一家較大的玩具店看到,多款小袋包裝的奧特曼卡被放置在收銀台顯眼位置上,妥妥占據着C位。“孩子就喜歡這個卡,班上同學一旦有了新卡,他就也想買。有時候一買好幾包,回家拆一地。 ”在玩具店陪孩子買卡的市民劉女士無奈地說道。

奧特曼卡成國小生“社交神器”!孩子沉迷集卡怎麼破?

還在在挑選自己心儀的奧特曼卡。

除了玩具店,部分學校附近的文具店、小賣部也有奧特曼卡的蹤迹,連24小時便利店也在銷售。打開購物AppP輸入 “奧特曼卡”,商品連結鋪天蓋地,銷量排名靠前的店鋪每個月銷售記錄可達1萬筆以上。小小的卡片根據不同等級分為多種價位,從幾元錢至幾十元不等。

奧特曼卡通形象不僅憑卡片圈粉,連帶各色手辦、印章、卡冊等周邊産品也“雞犬升天”。在萬象城一家遊戲廳内,記者觀察到,幾台奧特曼對戰怪獸主題的遊戲機“上座率”極高,每當有孩子結束遊戲離開,通常馬上就有其他孩子坐下繼續遊戲,整個過程幾乎是“無縫銜接”。

奧特曼卡風靡孩子圈

有娃集卡花上萬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奧特曼卡片俨然變成孩子圈的“社交神器”,他們不僅熱衷購買、收集,而且經常互相讨論、交換,大有“一卡在手,談資我有”的架勢。記者在家長群體中随機釋出了一份網絡問卷調查,截至發稿時間,共有40人參與。根據問卷調查結果,40人當中,有50%明确表示自己的孩子收集奧特曼卡及周邊産品。在“班上大約有多少同學收集奧特曼卡和周邊産品”一問中,有11人選擇了大約1/4,有18人選擇了1/2及以上,4人選擇了大約1/3,隻有7人選擇了很少或沒有。

孩子們為了集卡都花了多少錢?根據家長們的回報,自己的孩子消費幾百元、上千元的情況很常見,支出達5000元左右的有兩位。而據他們了解,孩子身邊的同學、夥伴為了集卡和買周邊産品,埋單最多的達到20000元。

“費錢不是重點,關鍵是非常影響學習。我們身邊就有不少孩子因為沉迷集卡導緻成績下滑。 ”調查中,市民韓女士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市民郭女士認為,對于沒有自制力的孩子來說,小卡片具有誘惑力和欺騙性,容易出現無節制攀比,“有的孩子就私自拿錢購買,事後撒謊掩飾。 ”

是否可以收集卡片

小記者有兩種觀點

孩子們自己是怎樣看待集卡這件事的?青島晚報小記者們開誠布公亮明了自己的觀點。

“在不牽扯學習精力、不過多浪費金錢的情況下,把集卡作為一種興趣愛好是可以的。 ”晚報小記者李沛桐認為,如果沉迷手機,浪費金錢,那麼集卡就不能提倡。小記者曹準、鹿起源、劉玉萱、邱明哲、楊紹甯等則明确表示,在遵守适度原則的情況下,收集奧特曼卡是可以的,家長們不必嚴令禁止。但是,小記者孫敏惠、李元濱、曲夢瑤、李明坤、張弛、劉芳菲、王子喬、劉逸帆等都明确提出了反對意見。“我當初是為了融入小夥伴的圈子,讓媽媽給買了卡片,後來逐漸希望得到更多的卡片,花的錢也越來越多,被爸爸媽媽發現後緊急叫停。 ”小記者郭俊甫給出了自己的現身說法。小記者張嘉良也說,一旦抽中一張SR進階卡後,就會忍不住買更多的卡片,結果越買越上瘾,其實一旦跳出迷戀圈就會發現,這種行為就是浪費錢,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小記者鄧鶴言則認為,買卡的錢都是爸爸媽媽給的,應該用到更有意義的地方。

從小記者的反應來看,他們明顯分為旗幟鮮明的兩大陣營。

■深讀一點

專家給出防沉迷攻略

為什麼有些孩子會被一張小小的卡片迷住?青島市婦聯家庭教育專家團專家、心彼岸心理咨詢中心首席心理咨詢師劉傑分析,從生理角度來看,卡包打開前不知道會不會有進階别卡,這種不确定性會刺激大腦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讓人有快感,是以會進一步刺激孩子去獲得,陷入迷戀。從心理角度分析,孩子們需要一種歸屬感,同伴關系對他們來說很重要,他們會互相模仿學習,為了和同伴有共同語言、擁有自己的朋友,孩子們就會有從衆行為。收集大量卡片,也反映出孩子的攀比心,特别是有些孩子在學習等方面得不到認同,就希望通過擁有更多的卡片擁有在同伴中的優勢。沉迷集卡的孩子成長中往往存在重要撫養人的愛缺失的情況,他們會通過擁有更多的喜歡的東西來補償自己。而從家庭關系看,當孩子迷戀一樣東西達到無度地步,可能意味着和父母的溝通出了問題,說明父母應該調整親子關系了。

“卡片本身就是一種玩具,沒有什麼危害性。我們需要警惕的是避免孩子過度癡迷影響到學習、生活和親子關系。 ”青島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市南區實驗國小教師牟海霞告訴記者,收集卡片關鍵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如果孩子剛開始集卡,家長不要過分焦慮,對玩具的喜好是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家長要尊重孩子,但也要仔細觀察。一旦發現有了迷戀的苗頭,家長們不妨學學“大禹治水”——和孩子一起玩玩卡片、聊聊奧特曼的故事,從動漫人物的英雄身份切入,告訴孩子什麼是懲惡揚善、不怕失敗的精神,對孩子進行正向引導,變堵為疏。同時,也要恩威并施立規矩,比如以明确的資料來告知孩子買卡片花了多少錢,而這筆錢可以用于家中日常多少開銷,讓他們形成勤儉節約的意識。另外,家長們也可以想辦法培養孩子新的興趣點,來轉移他們對卡片的注意力。(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張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