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亞迪進軍車險市場 能否打敗險企沖擊新能源車險之王?

财聯社(北京,記者 楊芮)訊,新能源車險的新戰局已經開始。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式核準了“比亞迪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比亞迪進軍保險的野心不言而喻。此前,比亞迪還曾放出多個保險職位的招聘資訊,包括保險經紀公司副總、營運總監、合規總監、合規經理、财務主管、産品經理、保險理賠專員等崗位。

進軍保險中介牌照,前有特斯拉和蔚來,後有比亞迪,目标均指向新能源車險。一位财險行業資深人士對财聯社記者分析,“比亞迪布局經紀牌照,比蔚來更值得關注,因為比亞迪是傳統車企和新能源車企的交叉點。這意味着,無論是新能源車企、還是傳統車企,均寄望于拿下自己的牌照以實作銷售模式和車險服務包的打通,進而打造服務閉環。”

比亞迪進軍車險市場 能否打敗險企沖擊新能源車險之王?

車企入局 挑戰與機遇并存

1月份蔚來剛剛宣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比亞迪的保險經紀公司即箭在弦上。

背後的行業大背景是,2021年12月27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正式上線,要求所有新能源車輛均須投保新能源車險。

與此相應的是,新能源車企紛紛布局、提前下注自己的保險經紀牌照。早在2020年8月,特斯拉即在上海成立了保險經紀公司。

平安證券研報分析,随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專屬條款》的釋出,新能源車險有望成為車險行業的 重要增長點。以廣汽集團為代表的傳統車企、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企均為進軍車險行業有所動作。作為領先入局者,特斯拉在車險領域走在行業前沿。

資料顯示,2013 年至2020 年,新能源汽車承保數量由14萬輛增持續至492萬輛,年複合增長率達56%; 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由11.6億元增至24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46.5%。未來随新能源汽車市場加速拓展,新能源車險市場待開發的市場需求巨大。

作為此次入局的車企,比亞迪從2008年推出第一款雙模電動車開始,就已瞄準了新能源汽車這一市場的巨大潛力,并做好了長足的規劃。到2019年1月,比亞迪新能源車的銷量首次超過了自家燃油車,在總銷量中占比達到65%,俨然成為典型的新能源車企。

而據财聯社記者了解,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上漲,2月份的數字達到88283輛,同比增加752.6%。

據平安證券研報分析,新能源車險是車企生态鍊的重要一環,有助于發揮車企在資料和技術方面的優勢。新能源汽車主要采用直銷模式,通過直營商場店業态或線上銷售,車企與使用者聯系緊密,同時拓展汽車保養、理賠維修、汽車金融等汽車後市場業務。

相對于傳統保險公司而言,車企擷取資料的成本和效率更高,更容易實作資料收集分析到輸出定價模型,可以實作精準定價、同時發揮成本優勢,提供更低價的保費。同時利用汽車産生的資料處理保險,也将極大提高索賠處理速度,縮短索賠處理周期。在價格和體驗上的雙重優勢,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投保。

優勢明晰,挑戰亦存在。

據一位大型财險公司人士分析,“新能源車企入局車險的挑戰還是非常明顯的,首先是牌照,車險屬地化營運,不同産品有不同的定價及費用政策,車企不具備快速儲備大量産品合約的能力。其次是服務網絡的搭建亦需時間的積累。”

《新能源車險白皮書》中分析,無論是百年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不具備車險行業經驗,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财力去跻身車險賽道,更不用說現在汽車銷售戰猶酣,精力有限。 是以,車企若想搶占車險市場先機,還需與具備能力的服務商優勢互補,合作共赢。

鲶魚效應 或倒逼險企變革

在車企和險企的PK賽裡,優劣各不相同。

新能源車險必定是一塊大蛋糕。據業内的一份測算,假設特斯拉在2030年之前銷量保持31%的年複合增長率,那麼到2030年,年銷量可達到1152萬輛。按照中性情況的假設,特斯拉2030年可實作全球保有量6046萬輛,如果特斯拉的保險産品覆寫率能達到70%,每輛車年平均保費為4800元,則車險業務可實作收入2031億元。

不過,資料的實作仍待實踐的檢驗。特斯拉從2016年就開始布局,在澳洲和中國香港地區啟動InsureMyTesla計劃,以保險經紀的模式,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進入保險領域。

2019年4月,特斯拉收購了美國馬克爾公司,獲得保險經紀牌照,主要業務為承銷和銷售專業保險産品。2019年8月,特斯拉在美國加州推出内部保險計劃,承保方為StateNational,保費個人駕駛記錄、車齡、地點等。

2020年8月,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在上海落地。2021年10月,馬斯克宣布推出 UBI 新型車險産品。利用可直接擷取使用者資料的優勢,特斯拉的自營保險在價格上要比傳統保險公司低至 20%-30%左右,并且可以按月進行購買。

根據 CNBC 的資料,目前特斯拉保險業務已覆寫亞利桑那州和俄亥俄州等5個州,到2025 年特斯拉可實作為30萬輛汽車投保。不過目前特斯拉并未披露其在保險業務上的收入情況。

再以“蔚來汽車”的車險套餐為例,蔚來汽車已為車主提供售後保養、劃痕補漆、上門服務、維保代步等服務,使用者在投保後,可在蔚來汽車app上完成從日常養護到維修到周邊産品購買等行為。

據一位中型财險公司人士分析,“對于險企而言,在已有經驗充足、管道網絡優勢之下,資料和定價能力,以及風險管理能力可能更為突出。當然,由于新能源車賠付率高于傳統機動車,造成保險公司盈利空間小,承保積極性不高。”

據上述研報分析,對于新能源車企而言,在高度集中的車險市場中,需在定價、服務等方面形成差異化優勢,方可分得一杯羹。新能源車企入局引發鲶魚效應,倒逼傳統險企加速革新。

不過,在巨大的藍海市場下,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上述人士認為,“新能源車險是保險行業必須抓住的新興市場。”

車車科技CEO張磊對财聯社記者表示,目前大陸車險數字化程序較淺,為了給使用者提供優質的理賠、維修、車主服務,要求車企與大量的線下服務網點達成協作或自建龐大的服務網絡體系,會需要大量時間和資金成本。此外,搭建一套成熟的線上系統難度也較大,“一般情況下,不同省市不同公司接口、承保規則存在差異,短時間很難實作與大量的系統對接”。

他還表示,新能源汽車的時代,是使用者回歸車企的時代,更是重塑車險産品的時代,車車将利用自身的技術積累和服務網絡,助力新能源企業分享“新能源車險”發展的機遇和紅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