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人“打卡式帶娃”成流行,兩代人互不幹擾,父母和子女都舒坦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說起打卡,很多人都不陌生,按照多數公司裡的規章制度,員工上下班都需要進行打卡記錄。

打卡上下班很普遍,但你聽說過打卡帶孩子嗎?

先解釋一下,這裡的打卡帶娃主要是針對于老人來說的,它也并非需要真正地刷考勤卡,而是像年輕人上下班一樣,老人每天準時準點地去子女家裡照顧孩子,等到子女下班回家,老人再傳回自己的小家。

老人“打卡式帶娃”成流行,兩代人互不幹擾,父母和子女都舒坦

打卡式帶娃與普通帶娃的差別就是老人不與子女同住,當然,這種方式一般都是建立在老人有獨立住房的基礎上。

老人“打卡式帶娃”興起,兩代人互不幹擾,父母和子女都舒坦

鄰居劉大爺和老伴就是典型的“打卡式帶娃”,劉大爺家住城東,兒子兒媳住在城西,從一個家到另一個家,坐公共汽車需要将近一個小時。

最開始,劉大爺和老伴為了照顧孩子友善,是選擇與兒子兒媳同住的,但随着孩子漸漸長大,兩代人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産生了摩擦,加上生活習慣也存在不同,劉大爺和老伴就幹脆兩頭跑了起來。

老人“打卡式帶娃”成流行,兩代人互不幹擾,父母和子女都舒坦

劉大爺表示自從實行打卡式帶娃後,自己雖然身體上勞累了一些,但精神上十分放松。

以往每當兒子兒媳下班回來,都會對自己與孩子相處的方式提出各種各樣的質疑,此時子女覺得老人無法溝通,老人覺得自己吃力不讨好。

但決定分開生活之後,兒子兒媳進家門還不出十分鐘,劉大爺和老伴就準時告辭,不論是生活還是育兒都不再插手,将孩子完全丢給小兩口。

劉大爺坦言這種方式讓兩代人都有了放松的空間,對孩子也很有好處,且實行打卡式帶娃之後,老人和子女間相處得也比之前更和諧了,可謂是一箭三雕。

老人“打卡式帶娃”成流行,兩代人互不幹擾,父母和子女都舒坦

和劉大爺一樣,如今不少老人都很認同打卡式帶娃,在老人們看來,給子女帶孩子也是“距離産生美”。

老人“打卡式帶娃”有哪些好處呢?

1. 給彼此都留有一定的空間

生活中,當女性結婚生子之後,為了能讓孩子得到較好的照顧,很多人都被迫與老人生活在一起。但在從二人世界過渡到五口之家的過程中,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都喪失了自己獨立的空間。

而“打卡式帶娃”就能很好的避免這類問題,白天小兩口上班,老人在家幫忙帶孩子,等到小夫妻下班回家之後,老人也結束了當天的工作回到自己的小家。

如此一來,老人有老人的空間,孩子也會獲得和父母獨立相處的空間。

老人“打卡式帶娃”成流行,兩代人互不幹擾,父母和子女都舒坦

2. 避免兩代人之間的帶娃分歧

不可否認,由于思想觀念不同,老人與子女的帶娃方式也不一樣。

如果同住在一個屋檐之下,彼此之間的接觸較為頻繁,那麼很多老人的帶娃方式就會被子女吐槽,而子女在帶孩子時,老人也會因為觀念不一緻而忍不住發出抗議。

在育兒的過程中,家長彼此觀念不同,教育孩子也很難有效果。

老人“打卡式帶娃”成流行,兩代人互不幹擾,父母和子女都舒坦

3. 減少家庭摩擦

俗話說:距離産生美。

兩代人相處時間長了,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摩擦,積壓在心裡的不滿和委屈也會催生一個人的負面情緒,緻使家庭沖突加劇,不利于親子之間的相處和孩子的成長。

打卡式帶娃則可以避免兩代人之間朝夕相處,減少發生摩擦的機會。

老人“打卡式帶娃”成流行,兩代人互不幹擾,父母和子女都舒坦

萱爸有話說

不論老人以怎樣的方式幫助子女帶孩子,都是一種情感上或經濟上的辛苦付出,對此,子女應當多包容和了解老人,遇到沖突選擇理性溝通,找出讓雙方都感到舒适的解決方法。

如果條件允許,你希望老人“打卡式帶娃”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小萱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