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問俞經民,途觀L顆粒捕捉器堵塞劇增,是如何做到充耳不聞的?

都說上汽大衆是最懂中國人的心理的,突出一手“加長”和“套娃”,曾連續四年位居銷量排行榜第一名,尤其是2018年,當年累計銷量突破200萬輛。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上汽大衆最輝煌的2018年,途觀L是一車難求,即便是在加價四五萬的情況下,漢蘭達都不是其對手。

到了2019年上汽大衆開始走下坡路,據乘聯會資料顯示,當年累計銷量196.8萬輛(1968077輛),同比下滑2.5%;2020年累計銷量156.8萬輛(1568007輛),同比下滑20.3%;2021年累計銷量145.7萬輛(1457111輛),同比下滑7.1%。

再問俞經民,途觀L顆粒捕捉器堵塞劇增,是如何做到充耳不聞的?

連續三年銷量下滑,相比2018年,上汽大衆年銷量流失了60萬輛,這個資料無疑是讓人觸目驚心的。而且今年1月份,上汽大衆銷量僅13.7萬輛(137617輛),長安汽車為14.3萬輛,吉利汽車為13.2萬輛。

照這個局勢發展下去,很有可能被超越。作為自主品牌中的領頭羊,長安和吉利這幾年的動作大而頻繁,不論是新産品還是新品牌,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是以說,2022年很有可能是一個節點,上汽大衆被自主品牌超越。

再問俞經民,途觀L顆粒捕捉器堵塞劇增,是如何做到充耳不聞的?

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上汽大衆這幾年對新産品的布局,明顯跟不上市場的節奏。以前銷量來源主要依靠帕薩特、朗逸、途觀L,現在隻能依靠途觀L和朗逸,帕薩特元氣大傷,表現一般。

根據1月份的資料顯示,途觀L銷量僅16228輛,同比下滑17.2%,被紅旗HS5超越。不論是從宏觀上還是微觀上,上汽大衆的頹勢是掩蓋不了的。

再問俞經民,途觀L顆粒捕捉器堵塞劇增,是如何做到充耳不聞的?

銷量下滑,很大的原因是産品力減弱。途觀L作為上汽大衆的明星車型,在品質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早些時候,我們就讨論了途觀L變速箱異響、拖擋的問題。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途觀L顆粒捕捉器堵塞與日俱增,讓不少車主飽受其害。

在消費者品質投訴平台上,關于途觀L顆粒捕捉器堵塞的投訴最為集中。有的是新車僅開了2300公裡,就出現顆粒捕捉器堵塞,自動啟停罷工,油耗飙升到30L/百公裡。車主還反映新車買來之後儀表台和遮物簾周圍異響嚴重。

再問俞經民,途觀L顆粒捕捉器堵塞劇增,是如何做到充耳不聞的?

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花20多萬買的新車,還沒過磨合期,就出現如此嚴重的問題,車主提出退車退款都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一句“跑高速自行解決顆粒捕捉器堵塞”就能搪塞過去,那麼消費者豈不是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再問俞經民,途觀L顆粒捕捉器堵塞劇增,是如何做到充耳不聞的?

有車主反映稱,購車行駛裡程2000公裡後,就出現油耗增高的情況,自動啟停功能失效。4S店同樣是建議跑高速。經過對廣大車主回報案例的梳理,很多都是新車就出現顆粒捕捉器堵塞,油耗翻倍、自動啟停失效、動力減弱。

目前為止,遭受顆粒捕捉器堵塞的途觀L車主,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跑高速”。車主認為,這是廠家不負責任的表現,明顯屬于品質問題,一不給解決,二不給補償,這是在赤裸裸地漠視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希望廠家正面回應并拿出解決方案,不能一拖了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再問俞經民,途觀L顆粒捕捉器堵塞劇增,是如何做到充耳不聞的?

關于顆粒捕捉器堵塞的情況,涵蓋了2022款、2021款、2020款多款途觀L車型,由此來看,途觀L的産品問題,早已埋下了的隐患,在這個時間節點集中爆發,而廠家沒有做出預警方案,任由問題發酵、擴大。

在上汽大衆布局新能源ID.系列産品的時候,俞經民提出了“三個拜托”:一、拜托使用者體驗一下大衆品牌的電動車,二、拜托向使用者提供好的差異化體驗,三、拜托管道營銷的服務人員深入了解ID.産品。

再問俞經民,途觀L顆粒捕捉器堵塞劇增,是如何做到充耳不聞的?

說實話,ID.系列的産品了的确可圈可點,但是廣大途觀L車主也拜托俞經民,能不能解決一下途觀L顆粒捕捉器堵塞的問題。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是怎麼做到充耳不聞,熟視無睹的。

上汽大衆深耕中國市場30多年,擁有龐大的使用者基礎,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銷量下滑,産品力減弱也是不争的事實。

再問俞經民,途觀L顆粒捕捉器堵塞劇增,是如何做到充耳不聞的?

結語:早幾年,對于很多人來說,作為上汽大衆的鐵粉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但是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加上上汽大衆産品問題越來越多,造成使用者流失,品牌和口碑受挫。陷入銷量低迷,問題頻出的怪圈。希望廠家能夠正視途觀L的品質問題,重新擷取消費者的信任,别再走上帕薩特的老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