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你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況:

帶孩子出去玩,小朋友常常會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做家長的呢,一方面想要滿足孩子的願望,另一方面希望孩子不要亂花錢,左右為難。

今天我們就來講三個關于孩子“好想要”的故事,

看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想要什麼,繪本裡的家長又是怎麼應對的,希望能給大家帶來點啟發。

越是不容易得到的東西,孩子們越想得久,越記得深。随着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想要的東西也在不斷變化。

年紀小的孩子想“吃”。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好想吃奶酪棒》裡5歲的義史哭天搶地抱怨世界的不公,隻為鄰居阿良吃過他沒有吃過的奶酪棒!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那白白、黃黃的東西,吃都沒吃過,天曉得是什麼味道。”

“那個藤井家的阿良總是吃着從肉店買來的奶酪棒“

”媽媽不會給我買的肉店的奶酪棒,”

……

“那是我朝思暮想的奶酪棒啊。”

稍大點的孩子關心“穿”。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好想要那樣一雙鞋》裡的國小生傑瑞米看到牆上大大的廣告,心裡也覺得“這雙鞋值得擁有”。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而且學校裡,大部分同班同學都已經“擁有”了。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奶奶告訴他:“在咱們家,沒有想要什麼這一說,隻有需要不需要。”

可是,轉眼傑瑞米就被全班同學嘲笑了,因為他穿了一雙“與衆不同”的鞋……

任何東西都可能成為學校裡的流行,

孩子們面對這種潮流很難獨善其身。

對于再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吃和穿的吸引力有時候就不如“用”了。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魯本就想要一輛自行車,原因很簡單——每個朋友都有一輛!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可是看到媽媽還在為家用發愁,魯本隻能閉口不談自行車的事了。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物質的吸引力對任何人都有作用,

哪怕是小小的孩子也無法避免,

内心的焦灼逼着他們采取“力所能及”的行動,

于是我們看到了義史在媽媽面前涕淚橫流;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傑瑞米拉着奶奶一家接一家逛二手商店;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魯本撿到百元大鈔後陷入要不要物歸原主的猶豫;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對于孩子們來說,大千世界充滿了誘惑,

很多時候他們不得不面對痛苦的選擇——

是去修正不切實際的想法還是不切實際地去實作自己的想法。

另一方面,對于家長來說,

孩子的一個個 “好想要”,有時好比一顆顆炸彈,

炸掉了日子裡的平靜,

留下一個個深深淺淺的“坑”。

無論貧富,每個家長都要面臨孩子的“好想要”,

與其頭大,不如把它當成引導孩子的好時機,

我們可以像義史的媽媽那樣,滿足孩子的願望,

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裡,給孩子體驗世界的機會,

讓義史得出他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感受: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體會到得償所願不光是驚喜,有時候可能也是一場“悲劇”。

我們也可以像傑瑞米的奶奶一樣,陪着孩子逛二手商店,了解孩子心情的同時幫助孩子厘清“想要”和“需要”,在孩子無助和困惑的時候,給予他們溫暖的擁抱,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我們更應該像魯本的爸爸媽媽那樣,

在孩子面對兩難,勇敢地做出選擇後,告訴他

“你做的事可不簡單”“你做得對””我們真為你自豪”……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如何面對孩子各種合理不合理的“好想要”?

這三個關于“好想要”的故事不是同一位作者創作的,而是來自東、西方的繪本大師和兒童文學作家在各自的語境中得出的生活感悟。

著名繪本大師長谷川義史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曆創作了《好想吃奶酪棒》,鼓勵家長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給孩子體驗世界的機會,鼓勵孩子們通過體驗得出自己對世界的認識,這些都能幫助孩子們逐漸形成他們自己對事物獨立的判斷。

來自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瑪麗貝絲·則通過《好想要那樣一雙鞋》讓小讀者們看到傑瑞米把辛苦得來的心愛的鞋送給更需要鞋子的同學,在備受嘲笑的情況下做出不屈服于物欲的選擇,體會到善良與慷慨的真谛。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這本書尤其給家長敲響警鐘,提醒家長不要忽略教育孩子“需要”的意義。

在《好想要塞吉奧那樣的自行車》裡則通過魯本的行動,告訴孩子們選擇做正确的事所獲得的幸福和自豪感遠遠勝過擁有一輛“好想要”的自行車。

祝孩子們在新的日子裡,邁出更堅實的人生步伐,實作更多好想要的夢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