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實案例 | 6歲小女孩患肝炎再生障礙性貧血,好在父母早前存了臍帶血

真實案例 | 6歲小女孩患肝炎再生障礙性貧血,好在父母早前存了臍帶血

2015年,6歲的盼盼活潑好動,每天都很高興。這天她剛玩完蹦床回家,沒過多長時間就流鼻血不止。父母趕緊帶她去醫院檢查,當地醫生發現孩子情況并不樂觀,建議家長不要耽誤,迅速送往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經血液科主任王順清和張玉平診斷,孩子被确診為肝炎再生障礙性貧血,醫生迅速做出了孩子需要幹細胞移植的判斷,而盼盼的父母正好為她存儲了臍帶血。

接受移植手術十天後,盼盼的各項名額明顯好轉,白細胞和血小闆數量基本恢複,1個月後,盼盼出院了。在随後的定時随檢中,盼盼的各項名額都很正常,如今的她正在為升國小做準備。據了解,這是華南地區首例、全國第4例自體臍血移植。

孩子痊愈後,盼盼的父母有點後怕:當時無意中儲存的臍帶血,居然成為孩子救命的關鍵,如果當時沒有考慮長遠,孩子的生命可能仍然在疾病的漩渦裡打轉。而正因為是自存臍帶血,盼盼并不需要等待非親緣造血幹細胞的配型,移植後的免疫排斥反應也相對較低,恢複也更加順利。這樣真實的案例雖然沒有被全國人民了解,卻真實存在。

正是這些重新綻放的花一般的生命提醒了我們,認識臍帶血,認真了解它才能對其進行判斷和選擇。

真實案例 | 6歲小女孩患肝炎再生障礙性貧血,好在父母早前存了臍帶血

我們的國家在前進,醫學在奔跑。但直至今日,大陸仍有約70萬兒童白血病患者、3-4萬兒童被确診為惡性惡性良性腫瘤,840萬兒童在經受罕見病的折磨。對普通孩子而言,童年是彩色的,對生病的孩子而言,常年與藥物相伴,與病魔抗争,他們的童年是苦澀的。正因如此,臍帶血成為了照亮孩子童年的一束光。

三歲的可可沉默寡言,不愛和家人交流。爸爸媽媽覺得孩子可能語言發育較晚,沒有過多幹預。直到可可上了幼稚園,仍然說話颠三倒四、總是發呆,家人才帶他去醫院檢查,确診了自閉症。

三歲的孩子并不懂事,他不知道“自閉症”這三個字将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又帶走什麼。往往一個簡單的動作,可可要練上一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父母根本不知道這樣的日子要持續多久,孩子和整個家庭不僅要承受着疾病壓力,還要被迫受到社會環境的關注。

後來,可可媽媽看到自體回輸臍帶血能治療自閉症的報道,心裡一下有了亮光:可可出生時,為了預防血液病,存儲了他的臍帶血!

“孩子情緒好多了,現在能回應,還能幫助老師,這是我根本不敢想的。”回想起孩子最近的變化,可可媽媽激動不已。

也許,這就是我們存儲臍帶血的真正意義:每個孩子都是上帝牽着手送到爸爸媽媽身邊的。當小小的生命在母親的身體裡成長,新手爸媽總是有許多期望,想讓孩子生活輕松,開心快樂,讀個好學校,有個不錯的未來。而當這團小肉球真正呱呱墜地,父母的期待隻剩下孩子健康。

可可的改變,讓可可媽對臍帶血有了新的認識:“我願意把我們家的情況分享出來,建議周圍生孩子的親友存儲臍帶血。”

真實案例 | 6歲小女孩患肝炎再生障礙性貧血,好在父母早前存了臍帶血

其實,臍帶血的作用不僅是守護其所有者的健康,如果寶貝有兄弟姐妹,這份臍帶血的應用率可能會加倍。而孩子的父母也可以通過輸入臍帶血及親人的外周血治愈系列疾病。與其說這份臍帶血是某個孩子的專屬,不如說它是生命的厚禮,是寶貝帶到人間的“小小健康衛士”。從1988年全球首例接受幹細胞移植的患者的生活軌迹來看,接受移植手術并不會影響生活,真正做到了為生命加油,為未來蓄力。這或許從側面說明,臍帶血的存儲與應用,從來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遠之計,是讓孩子從疾病泥沼中脫身的安全之路。

如今,大陸臍帶血應用逐年增加,存儲臍帶血的人群在增加,臍帶血能夠治療的疾病在增加。盡管還有大量的治愈缺口,但我們可以樂觀地想象:随着多管道從業人員的努力,臍帶血的應用範圍還會不斷拓寬,會有越來越多孩子因臍帶血重獲陽光。

真實案例 | 6歲小女孩患肝炎再生障礙性貧血,好在父母早前存了臍帶血

在此也真誠地告訴那些寶貝還在疾病邊緣徘徊掙紮的父母們,醫療的進步讓我們可以對未來産生期待,臍帶血帶來的救贖值得我們信賴。

對仍然猶豫是否要為孩子存儲臍帶血的朋友們,希望你們能夠聆聽有關臍帶血的真實聲音,再針對自身情況做出正确判斷,眺望遠處,守護孩子和整個家庭的未來。

讨論話題

你會為孩子存儲臍帶血嗎?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