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共2091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我做全職媽媽12年了,我知道,在人們的傳統思想中,家庭生活裡男人負責主外,女人負責主内,大家很自然地認為,結婚生子後不管此前,多麼優秀和成功的女性理所應當回歸家庭。
除了人們的思想認知,在現實因素中,經過十月懷胎,女性身體和心理變化,成為母親後身份的轉變,使她們多了一份對孩子和家庭的不舍與責任,不得不做全職媽媽照顧孩子料理家庭事務。
成為全職媽媽後,即便以往再優秀的女性在日常的柴米油鹽中,在撫養孩子的焦慮中自信心逐漸降低,難以再次面對社會,甚至産生消極情緒和自我否定。我曾經也是這樣。
家庭裡任勞任怨,除了孩子和家務沒有自由時間,沒有經濟自由,生活得卑微,生活中人們也并沒有特别在意全職媽媽的付出和感受,為了家庭放棄自我,得不到了解和體貼是全職媽媽的無奈和悲哀。你是不是也這樣過着?
做了全職媽媽,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事
電視劇《陪你一起長大》中來自四個家庭的四位媽媽的生活,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其中全職媽媽林芸芸身上,有太多女性的影子。
林芸芸外貌身材俱佳,氣質也很好,在外人看來作為高管太太的她,有一位事業成功的丈夫,有一個才藝雙全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她開着豪車住着豪宅,不用為了生活奔波,簡直擁有很多女人向往的生活和家庭。
然而,林芸芸并沒有大家認為的那樣幸福,她的生活中及其缺少安全感,什麼事都會遷就老公。女兒要國小報名,因為報名劃片的問題,她也不敢直接和丈夫商量,把戶口本放在茶幾上,希望丈夫回來看到主動詢問。
每天在家除了帶娃就是不停地做家務、做飯、打掃衛生,帶孩子上各種才藝班,因為老公講過孩子事事要優秀。一次晚上林芸芸正在陪孩子練琴,隻因老公想換運動鞋,她放下一切安排好孩子,開車到公司取鞋。和老公發生争吵,她賭氣離開家,但是發現自己身無分文,也無處可去,最終隻能硬着頭皮灰溜溜回家。
在林芸芸的世界裡,一切圍繞着孩子和老公轉,生活得卑微,即便這樣付出也不被認可,不被尊重,現實中往往比影視劇更殘酷。難道不是嗎?
《82年的金智英》這部南韓電影中,金智英手疼被丈夫質疑,做飯有電鍋,洗衣服有洗衣機,為什麼手還會疼。
在男人眼中,孩子應該照顧好,也應該教育好,家務勞動也是順手就幹好的事,更應該幹好。全職媽媽每天就是在家帶孩子,與休息沒有什麼差別,并且沒有什麼理由抱怨。
全職媽媽好似背上無形的”枷鎖”,一旦有不滿情緒或者力所不能及的時候,完全不被了解。長時間的壓抑和焦慮,使她們喪失自信,日複一日重複的瑣事,使她們漸漸對生活失去希望。曾經,我也走過這樣的一段路,很難,很卑微。還好,後來慢慢走了出來。
全職媽媽做到這幾點也能成為“女神”
全職媽媽的世界不應該隻有孩子和家務,不應該忘記自我成長。根據我多年的經驗,全職媽媽做好這幾點也能做“女神”。
1、全職媽媽不必事事追求完美
在養兒育女的道路上,每一位媽媽都是摸索前行,沒有經驗可循,養育中也會遇到各種狀況。嬰幼兒哭鬧、病了都需要耐心護了解決突發狀況,媽媽們不必認為自己沒有照顧好好寶寶而自責。
随着孩子漸漸長大,叛逆在所難免,這都是成長中正常現象,不必為此焦慮或者苛求事事完美,全職媽媽畢竟不是超人。養兒育女過程也是自我修行,自我成長的過程,如果追求完美隻能給自己帶來壓力和煩惱。
2、不要忘記自我成長
一切圍着孩子家庭轉,失去自我,久而久之少了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漸漸消極,感受不到存在的價值,變得敏感焦慮。
在照顧好孩子料理好家庭的同時,全職媽媽不要忘記自我成長,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看書、寫字、聽音樂,偶爾可以和好朋友相約哪怕隻是聊聊天,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生活不會覺得枯燥,也不會與社會脫節。
電影《奇迹男孩》中一位叫奧吉的小男孩兒因為面部畸形,經曆二十多次手術也沒能恢複到普通人的面貌,奧吉也一直沒有去學校,為了照顧他,媽媽伊莎貝爾放棄了即将獲得的碩士學位做了全職媽媽。在媽媽的教育下奧吉善良、優秀,赢得了愛和尊重,也獲得了友誼,成為衆人眼裡的“奇迹”。
伊莎貝爾也沒有放棄自我成長和對生活的追求,做全職媽媽的十年她一邊擔任兒子自學的家庭教師,一邊利用空閑時間專注于自己喜歡的插畫,還重新完成十年前回歸家庭時擱置的論文。
在家庭關系和子女教育方面,伊莎貝爾一直不松懈,盡管做了十年全職媽媽沒有收入,卻依然受到尊重和認可,是家中的頂梁柱。她的言行舉止,子女都看在眼中,成為了子女的榜樣。
3、正确認識對家庭的付出
很多全職媽媽内心認為自己沒有經濟來源,一切生活支出全靠丈夫,是以變得卑微,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費用都不好意思直接張口索要。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不論是在外工作賺錢養家的丈夫,還是沒有收入照顧家庭和
孩子的全職媽媽,隻是分工不同,對家庭都承擔着責任和付出。我和我先生,就是這樣規劃的,一個家庭的分工,就像開公司一樣,大家各司其職。
是以,正确認識對家庭的付出,沒有收入的全職媽媽,為家為孩子付出的,未必比丈夫少,甚至更多。
淩晨媽媽來叨叨:
作為女性是母親應該承擔母親的責任,也應該為家庭付出,但這一切的前提,先做最好的自己。在家庭與職場一樣,每一位女性都在展現自我價值,都應該有自我。為了家庭的和諧穩定,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全職媽媽回歸家庭,應該放下焦慮,重拾信心。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