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你喜歡表揚孩子嗎?你會表揚孩子嗎?

周末帶孩子在外面玩,遇到幾個媽媽聊天。

一位媽媽說“你家軒仔太暖了,前幾天看見我拎東西,主動問我需不需要幫忙。”一句話引起了其他幾位媽媽的贊同,都誇軒仔貼心,熱情,喜歡幫助小朋友,大家都喜歡他。

軒仔媽媽聽完之後,卻歎了口氣說“這些有什麼用啊,學習一塌糊塗,期末國文才考了80多分,我都快氣死了!”

緊接着各家媽媽就開始讨論自己家孩子的不足,簡直就是一場孩子的讨伐大會。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孩子國文很優秀,父母卻說光國文100有什麼用,你把數學也提上去啊!

孩子考了全班第一,父母說有什麼好顯擺的,你看看***不但學習好,跳舞也拿獎,你學學人家!

等孩子真的全部都優秀的時候,父母又開始說孩子性格不好,體育不好,人懶嘴笨了。

再優秀的孩子,父母也會從雞蛋裡挑骨頭,找出無數個不足來!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為什麼在父母眼裡,孩子永遠是一無是處?

為什麼孩子明明很優秀,父母就不願意開口誇?

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1、父母堅信打擊才能成材

《少年說》裡,袁璟頤希望媽媽多鼓勵自己,而不要總拿自己和别人比。她鼓足勇氣對媽媽說“孩子不是隻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家的女兒也很努力,為什麼你不看一下?”

面對女兒的不滿,媽媽卻回應“我知道一直在不斷打擊你,因為我認為在你的性格裡,不打擊的話,你就會有點飄。”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不打擊你,你就會有點飄”,這是很多家長的心裡話!

在他們眼裡,孩子很容易自以為是,表揚會讓他們驕傲自滿,忘了自己是誰;

他們認為,讓孩子變得更強隻有一個辦法,就是找出他們所有的缺點,然後改正它。

基于這兩點,父母沉迷在打擊教育中,從不開口誇獎孩子,而是不斷打擊,貶低孩子,妄圖激發出孩子的好勝心!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2、父母真的看不見孩子的優點

有一類父母總是讓孩子很無力。

你說東,他說西;你說學習,他扯生活。永遠和孩子對不到一個點兒上。

他們不像第一類父母,貶低孩子是為了讓孩子進步,他們真的就是單純地看不到孩子的優點。

因為這類父母,往往是非常悲觀的人,他們總是認為自己很不幸,所有人都是欠自己的,在他們眼裡,孩子就是來讓自己受苦的,自己為孩子付出就是上輩子欠他的。

他們對生活充滿抱怨,對孩子充滿怨恨。是以不管孩子有多優秀,在他們眼裡都是冤家,讓人感到害怕。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3、沒有被善待過的父母

有一類父母,他們深愛着孩子,但是張口而出的就是貶低和批評。這和他們的成長有很大的關系。

這類父母,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就沒有感受過表揚和鼓勵,他們自己就是在貶低和批評的壓抑氛圍中長大的。

他們的父母怎麼對待自己,他們就怎麼對待孩子,因為在他們眼裡,這就是正常的教育。

沒被愛過的人,也不知道如何去愛别人。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父母做的最傻的事,就是PUA孩子!

腦科學家洪蘭教授指出,腦神經運作機制是:大腦産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産生結果——結果改變大腦,這是一個循環。每一個人都是過去經驗的總和,我們過去的經驗,造就了現在的我們。同理,我們對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也會形成孩子的生命經驗和認知模式,塑造孩子的大腦和人生。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如果我們經常貶低孩子,那麼孩子就會

1、如你所願,成為一個糟糕的人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說: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标簽,就會成為标簽所标定的人。

心理學上有一個“自我應驗預言”,就是說他人對我們的期望,往往會成為我們自我實作的一種預言。

如果父母經常罵孩子調皮,孩子就會越來越淘氣;你經常批評孩子懶,他就會真的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做。

“愚蠢”、“笨”、“沒禮貌”......父母在孩子身上打上一個又一個負面的标簽,他們體會不到成長的樂趣,學習的快樂,同時又在不斷被你按時“我是一個如此糟糕的人”,最終,孩子就會如你所願,成為一個你口中那個貼滿負面标簽的“壞孩子”。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2、内心自卑,成為一個缺愛的人

孩子是很單純的,在他們心裡,最親近的父母總是不斷批評自己,責備自己,用最難聽的話辱罵自己。他會将一切歸因到自己的身上,認為自己真的是一無是處,不值得被愛。

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内心會越來越自卑,認為自己根本不值得愛,在人格上會出現很大的缺陷。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美國成功教育學家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

“每個孩子都有許多優點,而父母恰恰相反,他們總是盯着孩子的缺點,認為,管好孩子的缺點,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其實,這樣做就像蹩腳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

想讓孩子變優秀,父母要先管住自己的嘴巴,多輸出正能量的話,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1、給予及時的鼓勵

對孩子的成長、改變、努力,一定要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贊揚。

父母及時的鼓勵,會讓孩子知道父母始終在關注自己,他們的安全感會更加牢固。父母的肯定和稱贊也會成為孩子進一步努力的及時動力,讓孩子主動成為更好的自己。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2、不在人前教子

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家長千萬不要當着别人的面,說孩子的不是和缺點,更不要當着外人的面批評責怪孩子。

否則,會大大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引發孩子的抵觸心理,讓孩子變得内向自卑。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3、正确誇獎

在《終身成長》一書裡,德韋克教授寫道“表揚孩子,關鍵點就在于你在給孩子灌輸的是成長型心智模式,還是固定型心智模式。”

“聰明”、“漂亮”、“很棒”、“有天賦”這一類寬泛的詞語,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成功得益于天賦。而這種天生的東西是無法改變的,孩子就會出現“固定型思維”,認為自己隻要聰明就夠了,不需要努力。

要多多誇獎過程,準确地描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得到表揚,而非天賦。才能幫助孩子形成“成長型思維”,擁有不斷努力的動力。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從現在開始,将那些批評責罵孩子的話收回去,多對孩子說一些贊揚鼓勵的話,用一個月的時間,你一定可以驚喜地發現,孩子身上的巨大變化!

明明孩子很優秀,為啥家長就是不願開口誇?誇孩子一句咋就這麼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