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個頭疼腦熱,有的家長圖省事,就憑經驗給寶寶吃藥。
資料顯示[1],24.87%的家長經常到藥店買藥給寶寶吃。
與此同時,大陸兒童藥物治療錯誤發生率,比成人高3倍;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是成人的2倍。
悲劇,可能就藏在僥幸心理中。

(來源:微網誌@人民網)
哪些家庭常備藥,是孩子一定不能使用,或應該特别謹慎用藥的?
爸爸媽媽們,千萬要記住下面這6種藥!如果家裡有,以後千萬别再亂用了。
(文章有點長,但值得每位寶爸寶媽讀完并收藏!)
1.安乃近
這個曾經的“退燒神藥”,近期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登出。
而早在2020年3月10日,國家藥監局就已經登出了安乃近注射液等劑型[2]。
(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
安乃近可能引起血液系統嚴重不良反應,如血小闆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還可能引起嚴重過敏反應,如重症藥疹、過敏性休克等。
是以,禁用于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3]。
2.阿司匹林
用在孩子身上,可能會影響肝髒和大腦的功能,是以16歲以下慎用[4,5]。
阿司匹林也不是完全不能用,比如治療兒童川崎病的療效就不錯。關鍵是家長别自己亂用,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3.賴氨匹林、貝諾酯
它們都能在體内釋放出阿司匹林,兒童慎用。
4.尼美舒利
曾經普遍用于兒童退熱。
但它可能造成腸胃道不良反應、肝腎損傷、凝血功能障礙、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等,嚴重的還可能導緻器官永久性損傷,甚至死亡[6]。
2011年,國家藥監部門就發文禁止尼美舒利用于12歲以下兒童[7]。
小貼士
目前适用于兒童的退燒藥有兩種: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8]。
(來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
1.可待因
有止痛和止咳的作用,長期濫用可引起依賴性和成瘾性,甚至危及生命。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9]。
2.右美沙芬
也是一種鎮咳藥物,不良反應為頭痛、嗜睡、易怒、惡心、皮膚過敏等,過量服用可引起神志不清、支氣管痙攣、呼吸抑制[10]。
美國兒科學會不推薦6歲以下孩子使用[11]。
3.福爾可定
通過抑制中樞神經,達到鎮咳目的。
英國藥學委員會不建議6歲以下兒童使用含福爾可定成分的鎮咳藥[12]。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咳嗽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
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異物和分泌物,對人體起保護作用。如果盲目給寶寶使用鎮咳藥,反而會掩蓋病情。
建議家長先要了解孩子咳嗽背後的原因,是感冒、感染還是過敏引起的咳嗽,再針對病因用藥更可靠。最好的辦法還是看醫生。
1.愈創甘油醚
可能會有惡心、頭暈、嗜睡、過敏等不良反應,不建議6歲以下的兒童使用[13]。
2.氨溴特羅口服液
由鹽酸氨溴索和鹽酸克倫特羅組成的複方制劑。
其中,克倫特羅是支氣管擴張劑,也是瘦肉精的主要成分,可以緩解哮喘症狀,服用過量容易導緻心悸、手抖、興奮、失眠等不良反應[13]。
如果孩子沒有喘息等症狀,隻是痰多,建議使用單一成分制劑更為安全。
所有的祛痰藥都不會讓痰液憑空消失,而是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使之易于咳出或吞入消化道。
有時候,祛痰藥會使痰液的分泌量增多,有堵塞氣管的風險,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1.小兒僞麻美芬滴劑
主要成分是鹽酸僞麻黃堿和氫溴酸右美沙芬。
其中,僞麻黃堿的不良反應有心動過速、焦慮不安、頭痛、失眠、皮疹等[14]。
2005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規定,含僞麻黃堿的感冒藥,慎用于2歲以下兒童[15]。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8年第28号)已将此藥登出[16]。
2.美敏僞麻溶液
和小兒僞麻美芬滴劑成分相似,是由鹽酸僞麻黃堿、氫溴酸右美沙芬和馬來酸氯苯那敏組成。
兒童使用前一定要咨詢醫生。
3.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
是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黃的複合制劑。
對乙酰氨基酚用來退熱、鎮痛;
馬來酸氯苯那敏用來緩解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
人工牛黃具有清熱、解毒等作用。
如果孩子沒有同時出現以上3種症狀,相應的藥物成分就沒有必要使用,也增加了用藥安全風險。
帶有“氨”“酚”“敏”“麻”“美”字樣的感冒藥,通常是複方感冒藥,盡量少用或者不用,更不能幾種藥物同時使用。
拿不準的,問問醫生或藥師總是沒錯的。(不是藥店裡的店員哦)
1.氨基糖苷類
包括鍊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
此類抗生素有緻聾的可能性,是以,6歲以下兒童禁用[17],6歲以上也要慎重使用。
2.喹諾酮類
包括諾氟沙星、氧氟沙星、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兒童使用此類藥物,可能出現皮疹、惡心、頭痛等症狀,還可能導緻軟骨發育障礙,影響生長發育,一般不用于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18]。
抗生素(很多人叫它“消炎藥”)不能随便吃!
隻有明确細菌、支原體等感染,或者混合感染時,才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并且抗生素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抗生素的使用原則是,能不用就不用,需要用時就得足量、足療程使用。
否則,病原體容易死灰複燃,或産生二重感染、抗生素耐藥等,使後續的治療更加困難。
1.利巴韋林
又叫病毒唑。不良反應包括貧血、頭痛、惡心嘔吐、失眠,以及紅細胞、白細胞和血紅蛋白下降等。
這個藥,目前沒有6歲以下兒童口服安全劑量的推薦,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使用[19]。
2.阿昔洛韋
治療單純疱疹病毒感染的常用藥物。
2009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兒童應慎用阿昔洛韋[20]。
很多病毒感染都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情況下,依靠自身的免疫力就能痊愈。
如果病情很嚴重,一定要去看醫生,不要自行用藥。
最後提醒一點,我們在很多藥品說明書中,都能看到“不良反應:尚不明确”的字樣。
“尚不明确”指的是,不良反應不确切,而不是沒有不良反應。
孩子用藥無小事,如果爸爸媽媽拿不準,一定别嫌麻煩,可以去社群醫院、兒科醫院或綜合醫院的兒科,咨詢一下醫生。
特約作者
李世華| 北京市回民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審稿專家
鮑慧玲|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胡琴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
參考文獻
[1]趙敏敏,佟秀琴.引起卵巢黃體破裂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06.10.19613/j.cnki.1671-3141.2019.06.051
[2]Ho Wen-Kuang,Wang Ya-Fen,Wu Hsin-Hung,et al. Ruptured corpus luteum with hemoperitoneum: case characteristics and demographic changes over time[J]. Taiwa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9,48(2).
内容制作
*本文内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