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減新規”再出擊!在家玩轉4類運動遊戲,不報班也能培養“小運動員”

雙減政策落地以來,學生的學科類校外教育訓練有所減負,家長們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

據媒體報道,藝術類和體育類教育訓練相關企業新增了數萬家。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羽毛球一對一每小時500元、遊泳課一小時500元……

不僅是學費高,市場上的兒童運動項目也趨于成人化。像少兒蹦床、少兒攀岩、少兒跑酷等課程魚龍貫出,學費少則數千,動辄上萬。

“雙減新規”再出擊!在家玩轉4類運動遊戲,不報班也能培養“小運動員”

3月3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再次出擊,釋出了關于規範非學科類校外教育訓練的公告——《課外體育教育訓練行為規範》。一方面是保護學生和家長的合法公益,另一方面是規範雙減後非學科類校外教育訓練行業的有序發展。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

報讀運動早教課花的是智商稅嗎?有哪些運動類遊戲,适合3-6歲幼童在家日常玩耍,既能保證基本的運動量,又能從小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01

運動早教課是智商稅嗎?

不管是啟蒙類早教班,還是運動類早教班,其教學的專業性和系統性,均有其價值精髓。

像遊泳,就很需要專業教練傳授基本的動作要領。學齡前的孩子,如果隻是想學會遊戲這項技能,暫時就不需要花費過多的投入去精進技能。

對于3-6歲的學齡前兒童來說,他們的體能條件和認知水準,隻适合通過運動,發展基本運動技能,同時鍛煉身體的操控性、平衡力、靈敏度,強化全身各部位的骨骼肌肉。

即使不報教育訓練班,每天保證足夠的運動時間,對于3-6歲的學齡前兒童來說,也是夠的。

“雙減新規”再出擊!在家玩轉4類運動遊戲,不報班也能培養“小運動員”

如果選擇運動早教班的課程,家長要看課程設定與孩子的年齡、身體狀況、運動能力等相比對。短時間高強度的體育活動,不僅容易讓孩子的身體過度疲勞,造成損傷,還會降低他們對運動的興趣。

趨于成年化的運動項目,如少兒蹦床、攀岩、跑酷等課程,存在較高安全隐患,需對執教人員的專業素養、場地的安全性、學員與執教人員的配比等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再斟酌是否适合。

02

在家如何合理安排運動項目?

據加拿大與澳洲兒童身體活動指南中的建議,3-6歲學齡前兒童每日運動量,是累計至少達到180分鐘,其中包括120分鐘的戶外活動。

即使天氣不适合戶外活動,基本的運動時間仍需保障。日常在家,又有哪些運動遊戲,适合3-6歲學齡前兒童在有趣的玩耍過程中動起來?

移動類遊戲

跳繩、跳房子、利用被子/抱枕設定的障礙攀爬、學動物爬行等遊戲,運動量較大,同時可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和四肢肌肉力量。

姿勢控制類遊戲

小凳子拼接起來過“獨木橋”、金雞獨立、前滾翻、側手翻、在床上蹦跶等,可以鍛煉身體的平衡力。

靈敏類遊戲

老鷹捉小雞、丢手絹、扔/接抱枕/布娃娃、踢毽子等,可以鍛煉身體的靈敏度。

球類遊戲

球類遊戲可以鍛煉孩子的視覺、四肢協調和手眼協調能力。給孩子安排一個籃球,就能在家玩拍球、運球、接球、踢球等簡單的動作遊戲。

“雙減新規”再出擊!在家玩轉4類運動遊戲,不報班也能培養“小運動員”

03

孩子不喜歡運動怎麼辦?

從冬奧冠軍谷愛淩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熱愛是自律的土壤。

我們可以帶孩子多嘗試不同的運動項目,幫助孩子找到喜歡的适齡活動。

除了家長自身的陪伴,幫孩子找“運動夥伴”,也是提高積極性的有效方法。

像騎自行車、滑闆車這種可以鍛煉速度的移動類遊戲,如果有“運動夥伴”一起玩,增加競速的元素,孩子們玩起來會更有興趣,也更能堅持,同時也是一種不錯的社交活動。

此外,像放學步行回家、上下樓梯、整理玩具物品、擦桌子、洗小件物品等日常活動,也是消耗體能,見縫插針增加運動量的簡單方式。

寶玩醬碎碎念:

3-6歲的孩子,最主要的是通過安全的日常運動,學會基本運動技能之餘,強身健體,養成每日堅持運動的良好習慣,讓運動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

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讓爸爸媽媽們發自内心有底氣地認識到,某個熱門的“很有用”的早教班,不是非上不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