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世間》隐藏的三個真相:父母不是不愛他,隻是愛得少一些!

最近很火的電視劇《人世間》終于大結局。

周家三代人的故事,還算有個完美的結局。

這部電視是梁曉聲耗時八年的現實主義作品,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我相信,99%的人,都能在這部電視劇中得到共鳴。

劇中隐藏了這三個紮心的真相。

01 不患寡而患不均

老周家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周秉義,二女兒周蓉,小兒子周炳昆。

三個孩子中,老大一表人才,會讀書,有文化。老二也是好看聰慧,學習好。唯獨老三,資質平庸,沒有過人之處。

在街坊鄰居看來,當了文化廳幹部的周秉義,和當了高校副教授的周蓉,遠比啥也不是的周炳昆優秀,有出息。

看到老大和老二,鄰居們笑臉相迎,客客氣氣地打着招呼。

看到老三,也會打個招呼,但轉身就嘀咕“這是老周家最沒出息的老疙瘩”。

外人或許看個熱鬧,但作為父親,周志剛自己也是如此看待這幾個孩子的。

他覺得小兒子确實不優秀,跟哥哥姐姐比起來,遜色太多。

有一次他說了小兒子,當時父子倆就急眼了。

周炳昆不高興,父親就說這是事實,有啥不高興的。

劇中,周炳昆就坐在被窩裡,情緒失控,對着父親嚷嚷起來了:“事實就該說出來嗎?就該說出來嗎?”

這一幕像極了現實生活中,那個不被父母認可和贊許的孩子。

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育有多個子女,那個最弱最普通的孩子,一定會“不患寡而患不均”。

父母的愛和關注,會被更優秀的子女分走,留給他的,隻有數落和輕視。

孩子的心是敏感且脆弱的,面對父母的愛,他們不害怕父母給予的愛少,但他們害怕父母不能夠一視同仁。

每個有手足的家庭,父母一定有最心儀,最寵愛的孩子,相對而言,也一定有那麼個孩子,是活在父母疏忽的角落裡。

父母不是不愛他,隻是愛得比其他孩子少一些。

“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有時候,手心就是比手背更得寵。

好比電影《唐山大地震》中,一雙兒女被埋地下,時間有限,情況危急,隻能救出一個孩子。

絕望的母親,面對二選一的艱難時刻,最終選擇了兒子。

這就是人性。

如果你為人父母,請記得,不要厚此薄彼,保持公平,愛你的每個孩子,不論他們優秀與否。

如果你為人子女,也請記得,如果父母有偏愛,那是他們的選擇,你要好好愛自己。

02 看似平庸的孩子,往往是父母的福星

老周家三個孩子,老大老二都是憑借讀書,魚躍龍門,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他們離開家鄉,離開父母,開拓風光的前景。

不好好讀書的周炳昆,則安分守己地在老家,謀個差事,過着普通的小日子。

乍一看,父母必然覺得混得好的孩子,更能給自己帶來面子,滿足自己教育成功的虛榮心,在人前掙個好名聲。

但随着父母年紀越來越大,會越發害怕孤獨,需要子女的陪伴和照顧,這時候,混得好的孩子,根本無暇顧及父母。

他有事業要忙,有應酬要去,有各種人際關系要打理,除此之外,他僅存的精力,還想留給自己,靜靜心。

能安穩陪伴父母,照顧父母起居的,隻能是那個“平庸”的孩子。

他沒有多麼大的事業,也沒有特别複雜的人際圈,早八晚五,按時上下班。

父母的頭疼腦熱要買藥,吃穿用度,買米買菜,打個電話給他,他下班路上就給辦齊活了。

一旦父母病倒了,送醫院,跑腿挂号做檢驗的,夜裡陪床喂藥,端茶送水伺候的,還是這個孩子。

這就驗證了網上之前廣為流傳的那句話:那個普通的孩子,是來報恩的。

如果你為人父母,請明白一件事,孩子優秀,你賺的是面子。

孩子不那麼優秀,留在你身邊知冷知熱,體貼顧家,你得到的是實惠。

當然,這不是告訴你,不去培養一個優秀的,有價值的孩子,而是告訴你,調整你對孩子的期望值,因材施教。

孩子是讀書的料,那就奮力托舉,給他一條好的起跑道。

孩子若是有其他更好的特質,那就尊重孩子的選擇,放手讓他去拼搏。

調整好期望值,你才能跟孩子建立真正親密和諧的親子關系。

03 婚姻真的需要門當戶對,志趣相投

二女兒周蓉,是幾個孩子中最任性的一個。

她可以為了愛情,不遠千裡,跑到深山裡,要跟馮化成,一個落魄詩人,同甘共苦。

因為年輕,她不懂愛情的背後是什麼,也不在乎沖動過後,要付出多少代價。

步入婚姻後,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讓兩人開始心生間隙。

馮化成為了物質和房子,放棄理想,隻想賺錢。

而周蓉卻依然活得不食人間煙火,她怪丈夫世俗,丈夫則怪她清高,自私。

曾經愛得死去活來的人,終究在現實生活裡敗下陣來,以離婚收場。

相似的故事,也發生在老大周秉義身上。

他娶了省長的女兒郝冬梅,當了上門女婿。

一個是高官之女,一個是百姓之子,兩人的成長軌迹大不相同。

親家之間沒有太多往來,郝家更是直白地嫌棄和蔑視周家。

老周給親家送點茶葉,并秘書當回禮,原封不動再送回來,這讓周秉義跟郝冬梅發生了争吵。

郝冬梅說是誤會一場,周秉義卻堅定地說:“這裡頭根本沒有誤會,隻有差距。省長的大事跟普通人的大事,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

不同的原生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很難磨合到一起。

因為他們的眼界、認知和三觀,都不同。

強行委屈自己,或是遷就對方,隻會讓人精疲力竭,累覺不愛。

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組合,它還是兩個原生家庭的碰撞。

在開始一段感情之前,最好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門當戶對,志趣相投的人,才是最佳的選擇。

不顧一切,為愛奮不顧身,這份勇氣值得表揚,但這種行為并不值得提倡。

婚姻不是兒戲,離婚是成本最高的補救方式。

挑一個跟自己方方面面都比對的人,勢均力敵,才是好的婚姻。

04 人生,活的是心态

《人世間》中的故事還有很多。

每個人都能在劇中找到自己的共情點,它也許是人性,是愛情,是親情,亦或是友情。

它有茶米油鹽,有人情世故,有是非黑白,有坎坷曲折。

你能想到的人生百态,劇中都有。

藝術來源于生活,何況這還是一部紀實主義作品。

不論生活給了你一手什麼樣的牌,打出王者榮耀,你就赢了。

活好這一生,看似要靠讀書跨越階層,靠賺錢發家緻富,靠關系圈子打通人脈,這些都是表象。

想活得踏實舒服,最終靠的還是好心态。

混到高處不得意張揚,跌倒低谷不自棄懈怠。

任憑風吹浪打,我自紅花盛開。

心安,人生則安。

共勉。

-------------End---------------

文/魚白

圖檔來源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