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多大開始做家務?分享兒童做家務對照表,照着培養錯不了!

孩子多大開始做家務?分享兒童做家務對照表,照着培養錯不了!

提到做家務勞動,很多家長認為這件事根本與孩子無關聯,這是成人的事情,孩子隻要專心學習就可以。父母疼愛子女不讓他們接觸家務勞動可以了解,但适當的家務勞動可以促進成長。

孩子多大開始做家務?分享兒童做家務對照表,照着培養錯不了!

讓孩子從小接觸家務勞動,有助于鍛煉獨立自主能力,培養責任意識。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孩子成長中多創造機會讓孩子嘗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多大開始做家務?分享兒童做家務對照表,照着培養錯不了!

不同年齡的孩子做家務對照表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一員,不論多大年齡都應該讓他懂得責任分擔,做家務是最好的方式。3歲左右的幼兒已經到了逐漸學各項基本技能的年紀,家長應該有意識地鍛煉,根據年齡段可以适當安排家務勞動。

孩子多大開始做家務?分享兒童做家務對照表,照着培養錯不了!

3-4歲:上幼稚園後孩子需要基本的自理能力,适當做家務勞動也是培養孩子生活技能的途徑。鍛煉孩子自己起床整理床鋪,洗漱,疊衣服,整理桌子,倒垃圾,每天安排要穿的衣服。

孩子多大開始做家務?分享兒童做家務對照表,照着培養錯不了!

4-7歲:這個年齡段是幼稚園到國小過渡階段,需要更強大獨立能力,平時爸爸媽媽可以引導孩子做基本的家務。餐前擺放碗筷,飯後幫家長收拾餐桌、擦桌子,獨自整理書包,洗自己換下來的襪子、内褲等小件衣物。

6-8歲:進入國小預示着要獨立做更多事情,爸爸媽媽應該多放手讓孩子去嘗試。每天歸納整理要換洗的衣物和幹淨衣物,并按照順序放到衣櫥,每天整理書包,獨立上下學。餐前餐後幫媽媽收拾桌椅碗筷,每周打掃自己的房間。

孩子多大開始做家務?分享兒童做家務對照表,照着培養錯不了!

7-9歲:到了二、三年級,可以自己安排上下學出門時間,及上學前着裝和整理書包的準備工作。家長可以安排孩子餐後刷洗碗筷,媽媽指導學習使用常用的家用電器,比如常用的微波爐和電鍋等等,學着做簡單的飯菜。

孩子多大開始做家務?分享兒童做家務對照表,照着培養錯不了!

10歲: 10歲的孩子已經具備獨立見解,家長可以讓他多參與家庭問題讨論,一些家庭決定和計劃讓孩子發表意見,鍛煉思考能力培養家庭責任意識。

生活方面10歲的孩子可以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和媽媽一起制定家庭物品采購計劃并一起購物。

孩子多大開始做家務?分享兒童做家務對照表,照着培養錯不了!

鍛煉孩子做家務,從4方面引導

孩子出生後任何一項技能都是随着年齡增長逐漸培養鍛煉出來的,作為家長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導。一方面提升孩子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在家務勞動中提升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識,使他成長。

孩子多大開始做家務?分享兒童做家務對照表,照着培養錯不了!

哈佛大學曾有一項曆時20年的研究表明,孩子從小就參加家務勞動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成年後就業幾率更高,收入也高出20%,并且家庭生活更穩定幸福。

1、安排适合年齡段的家務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動手能力有差異,是以家務勞動一定要根據年齡安排,與幼兒的認知、體力能力和耐心相吻合。如果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做一件事感到有難度,孩子會産生挫敗感進而會抵觸。

孩子多大開始做家務?分享兒童做家務對照表,照着培養錯不了!

還要注意安全問題,需要使用工具或者家務勞動的場所等要在安全範圍内。

2、家長退一步,孩子進一步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不能獨立完成家務,認為年齡小,做什麼事都不放心擔心不安全。即便給孩子安排家務勞動也要在旁邊把關,一旦自認為孩子不能很好地完成就上手幫忙,這樣起不到鍛煉的作用。

家長适當退步,孩子才能向前邁一步,可以适當商量,家務活動特别需要他幫忙,提升孩子的存在感和自信心,也能調動他勞動的積極性。

3、提升孩子家庭責任意識

爸爸媽媽從小就要讓孩子明白,家庭每一個成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家務勞動。不管多大年齡的孩子,隻要有動手能力,都應該替爸爸媽媽分擔家務勞動。在這樣的氛圍影響下,孩子願意為家庭付出,也會建立起責任意識。

孩子多大開始做家務?分享兒童做家務對照表,照着培養錯不了!

這種責任意識并不僅僅在家庭中,在以後他成長的道路上包括進入社會後都有深遠影響。

4、尊重孩子給予選擇權利

鍛煉做家務這件事要通過引導水到渠成,讓孩子自願參加,在他很抵觸的情況下,不應該以家長的身份強迫,這樣隻能使他反感。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選擇做不做家務,或者選擇參與哪項勞動,也可以通過家庭會議讨論出勞動分工清單。

Tips:在給孩子安排家務的時候,一定把任務具體化,因為了解認知并且與成人看角度問題不同,如果表述不具體孩子很難了解需要做的工作。

5、适時鼓勵

在孩子付出勞動後,家長一定要表示感謝,比如“謝謝寶貝幫媽媽擺放碗筷”等,鼓勵和認可讓他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重視,有成就感,也更有積極性。

在勞動過程中家長要寬容,即使沒做好或者勞動中無意損壞了物品,也應該表示寬容和了解,讓他在不斷磨煉中成長。

淩晨媽媽來叨叨:

家務勞動看似簡單的事,甚至很多家庭并沒有探讨過孩子要不要做家務,或者做哪類家務,但是簡單中有講究。經常做家務的孩子自信和責任感提升,獨立自主能力更強。家長退一步,孩子就會進一大步,這就是成長。教育不局限于書本知識或者課堂學習,在家庭裡,生活中可以提供鍛煉的機會更多,而這些實踐活動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财富。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