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内容團隊編輯
心髒病,是導緻人類健康受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并不是一種特定的疾病,而是心髒發生病變的疾病總稱,由心髒結構受損或者功能異常引起。
心髒病的發生、發展,與多種因素有關,比如家族史、自身免疫缺陷、年齡、高血壓、糖尿病、吸煙、感染等。在這些因素中,有些是不可改變的,比如家族史;而有些是可以改變的,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
想要保持心髒健康,預防心髒病的發生、發展,就需要針對這些可改變的因素,采取措施。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7方面入手,促進心髒健康,預防心髒病。

圖檔來源:123RF
不吸煙
吸煙是一種不健康行為,煙草中含有的化學物質會損害心髒和血管健康。
香煙煙霧會減少血液中的氧氣,進而使心髒必須“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為身體和大腦提供足夠的氧氣,增加心髒負擔,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
不吸煙,盡早戒煙,同時避免被動吸煙,将有助于降低心髒病風險。
規律運動
日常生活中進行規律的運動,可以降低心髒病風險。
規律的運動不僅有助于控制體重,預防肥胖的發生;還可以降低其它可能增加心髒受損的疾病的風險,例如高血壓、高膽固醇和2型糖尿病等。有研究發現,規律運動預計可以使收縮壓下降4 mmHg-9 mmHg。
運動形式可采取有氧、阻抗和伸展等。以有氧運動為主,無氧運動作為補充。運動強度須因人而異,其中,中等強度的運動是指能達到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鐘]=220-年齡)的60%-70%的運動。
吃對心髒有益的食物
健康的飲食有助于保護心髒、改善血壓和膽固醇,并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對心髒有益的飲食模式主要有得舒飲食和地中海飲食,這兩種飲食模式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釋出的2022年度最佳心髒飲食中,并列第一。
得舒飲食要求每日飲食中的鈉攝入量低于2.3 g(相當于6 g食鹽),并逐漸降低到每日1.5 g(相當于4 g食鹽);提倡在食譜中以精肉、家禽、魚類作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均衡攝入蔬果、乳制品、谷物、豆制品、堅果、少量的脂肪和甜食;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例如肉類中的脂肪(肥肉)和全脂乳制品;以及減少含糖飲料和甜食。
地中海飲食強調,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全谷物、橄榄油和香料要頓頓有;魚類和海鮮每周至少吃2次;适量食用家禽、雞蛋、奶酪和酸奶;遠離紅肉和糖類;如果不得不喝酒的話,可以适量飲用一些紅酒,當然不喝酒是最好的。
保持健康體重
超重、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會顯著增加心髒病風險。同時,超重和肥胖還會導緻其它疾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和2型糖尿病等),增加心髒病風險。
日常生活中要控制能量攝入,并增加運動時間,減少久坐行為,以将體重維持在健康範圍内(體重指數[BMI]:18.5 kg/m2-23.9 kg/m2,男性腰圍<90 m,女性<85 cm)。
此外,行為療法,如建立節食意識、制定用餐計劃、記錄攝入食物的種類和重量、計算熱量等,對減輕體重也有一定幫助。
獲得優質睡眠
睡眠是健康的基礎。健康睡眠對認知功能、情緒、心理健康以及心血管、腦血管和代謝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睡眠不足的人患肥胖、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和抑郁症的風險更高。
為獲得優質睡眠,成年人應每晚睡7-9小時;老年人每晚應睡7-8小時;6-13歲兒童每晚應睡9-11小時;14-17歲青少年每晚應睡8-10小時。
除了充足的睡眠時間,優質的睡眠還需要睡眠品質好、睡和起床的時間有規律性,最好是在每天的固定時間入睡和起床;同時,也要及時治療睡眠障礙或其它影響睡眠的疾病或問題,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失眠、打鼾、磨牙、夢遊症、夢呓(說夢話)、夜驚等。
合理應對壓力
精神緊張可激活交感神經,進而使血壓升高,對心髒健康産生危害。同時,有些人還會以不健康的方式應對壓力,如暴飲暴食、酗酒或吸煙等,這樣不僅不會緩解壓力,還會進一步加深對心髒的損害。
日常生活中,應以健康的方式進行壓力管理,如規律運動、學會放松和冥想等,必要情況下也可以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采取心理治療聯合藥物治療緩解焦慮和精神壓力。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高血壓會損害心髒和血管健康。但如果平時沒有測量血壓的習慣,等到出現症狀時,很可能已經對心髒和血管産生危害了。
是以,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定期自我監測血壓的習慣,關注血壓變化。對于血壓正常(90-139 mmHg/60-89 mmHg)的人,至少每年測量1次血壓;血壓為正常高值(120-139 mmHg/80-89 mmHg)的人,應經常測量血壓,并接受醫務人員的健康指導。
此外,還應進行年度健康體檢,關注膽固醇、血糖等變化,并及時采取措施,使相關名額處于健康範圍内。
除了以上7種方式有助于促進心髒健康,降低心髒病發生、發展風險外,也可以服用降低血壓、膽固醇和血糖的藥物。不過在服用藥物時應遵醫囑,按時、按量服用。
藥物、生活方式多管齊下,将會更好地促進心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