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EL家長課堂:與其和娃鬥智鬥勇,不如學會了解孩子的内心

帶娃的過程中,與孩子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很多時候家長會發現,不管自己好說歹說,娃就是不聽,甚至和你對着幹。

帶娃帶到心累崩潰。

但是換個角度想,你真的了解孩子的内心嗎?

場景一:

SEL家長課堂:與其和娃鬥智鬥勇,不如學會了解孩子的内心
SEL家長課堂:與其和娃鬥智鬥勇,不如學會了解孩子的内心

場景二:

SEL家長課堂:與其和娃鬥智鬥勇,不如學會了解孩子的内心
SEL家長課堂:與其和娃鬥智鬥勇,不如學會了解孩子的内心

(圖檔來自公衆号:聯合國基金會)

這樣的對話,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

家長們在處理跟孩子有關的問題時總會情不自禁地開啟“緊張模式”。

如果家長在背景情況還沒有了解清楚之前,就提建議或直接訓斥,孩子可能會覺得不被了解、不被重視、不被關愛。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社會情感學習家庭活動指導手冊》中給了家長十點建議,幫助家長走進孩子内心,更好與孩子相處。

SEL家長課堂:與其和娃鬥智鬥勇,不如學會了解孩子的内心

01避免過度批評、嘲笑孩子

許多家長可能意識不到,自己正在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

比如,過分在意孩子的錯誤;

孩子每次犯錯,都會猛烈批評,不斷糾正孩子的行為舉止;

嘲笑他們犯的錯,特别是有外人在場時;

在孩子嘗試完成一項簡單任務時強行介入等。

其實這樣做,無時無刻都在削弱孩子的自信心。

SEL家長課堂:與其和娃鬥智鬥勇,不如學會了解孩子的内心

建議家長察覺到自己的這種潛藏的習慣,避免批評、嘲諷或貶低孩子,不拿孩子開玩笑。

當孩子學習新事物時,給他們時間和空間,允許犯錯。

與孩子交流時,對事不對人,針對具體行為進行溝通,避免為孩子的品格貼标簽。

02合理表揚,正确引導孩子

用平靜、沉着的口氣和孩子說話。

針對孩子的行動表現做出具體的稱贊。

在稱贊的基礎上,進一步給孩子提供适當提示。

SEL家長課堂:與其和娃鬥智鬥勇,不如學會了解孩子的内心

03了解孩子的生活世界

了解孩子生活中的人和事,熟悉孩子經常出入的場所。

花時間了解孩子的學校,參與孩子的課外活動。

定期與孩子聊天,進行一些親子活動,了解孩子周圍的人。

04将孩子的經曆轉化為成人的經曆來了解

把孩子的處境轉化為成人的處境來了解,可以幫助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經曆的一切。

例如當你站起來準備做報告時,卻無意間聽到一個同僚在下面議論你的穿衣打扮,你會有何感受?

SEL家長課堂:與其和娃鬥智鬥勇,不如學會了解孩子的内心

05孩子遇到問題時,不強加你的辦法

當孩子不肯接受家長提供的建議時,家長經常感到很受打擊。

然而,孩子通常不是按照這種方式學習和成長的。

06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尊重孩子的意願

家長允許孩子做出選擇,是在幫助孩子建立自尊感。

當孩子提出要求時,不管多麼渺小,都請不要輕易拒絕,而是要認真聆聽并給他們回應或贊許,這對孩子很重要。

SEL家長課堂:與其和娃鬥智鬥勇,不如學會了解孩子的内心

07分享孩子的夢想和渴望

家長可以花一點時間了解孩子的願望。

例如,如果十幾歲的孩子對家長說,他想要一輛新自行車。

家長可以試着這樣回答:

“我能了解你為什麼想要一輛自行車。你想騎上它去兜風,是這樣嗎?““如果身邊的好朋友都有一輛自行車該有多好啊!如果爸爸能帶你一起去騎車、去兜風,該多好啊!我們可以……”

在這個對話中,家長在和孩子開始探索外出兜風。此時,有沒有自行車已經不是很重要了。

SEL家長課堂:與其和娃鬥智鬥勇,不如學會了解孩子的内心

08對孩子要誠實

千萬别在孩子面前做假。

如果家長為了敷衍,反複說“我了解”,這會讓孩子逐漸失去對家長的信任。

家長應該在了解孩子的基礎上說出“我了解你”。

如果不太确定是否了解孩子,可以通過重複孩子的話語、說出自己看到的情況、問問題等方法回應孩子,保證彼此之間的交流是順暢的。

SEL家長課堂:與其和娃鬥智鬥勇,不如學會了解孩子的内心

09和孩子共同閱讀

優秀的兒童圖書是家長教孩子練習社會情感能力的好幫手。

書中的故事可以直覺地向孩子展示,人們是如何采用不同的方式解決不同的問題的。

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講者和聽者可以随時停下來,讨論故事中發生了什麼。

SEL家長課堂:與其和娃鬥智鬥勇,不如學會了解孩子的内心

10保持耐心,了解和相信孩子

體會孩子在那一刻的感受,當家長願意和孩子坐下來一起面對問題時,

首先就是在向孩子說明:家長對待他的事情很認真,

其次在表明這件事情很重要,需要投入精力去思考。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把握兩條重要的原則:

一是允許所有的感受,但不允許所有的行為。

二是家長與孩子的關系并不是完全的民主關系,需要由家長決定何種行為是被允許的。

SEL家長課堂:與其和娃鬥智鬥勇,不如學會了解孩子的内心

帶娃實屬不易,路途任重而道遠。

這個過程也需要家長不斷學習,需要我們沉住耐心,走進孩子的内心,傾聽孩子的聲音,

這樣才能建成良好親子關系,陪伴寶貝健康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