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得不到的愛情越想得到!

越是得不到的愛情越想得到。

越得不到的愛情越想得到!

陳奕迅在歌曲紅玫瑰中唱到,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這句歌詞唱出了很多男女的愛情,小雨和老公磕磕絆絆很多年之後終于修成正果。以前雖然老公話不多,但是每個人兩個人每個周末都一起去爬山、看電影、旅行,倒也不怎麼在意這些。可是有了寶寶後,小雨内心的空缺越來越大,因為平日白天小雨要帶孩子,老公上班接觸的時間少,老公回家後也是以沉默為主,周末的時間又被孩子占滿了,根本沒有以前的二人世界。

曉雨覺得自己很辛苦,希望老公可以多陪陪自己,多安慰自己,甚至有時會情緒失控,開始對老公不停地控訴,我做了這麼多,你就不能關心關心我嗎?先回來後都沒說幾句話,你到底把我當什麼啦?可惜的是,小雨失控時,老公從來都是一聲不吭地去其他房間,沒有說過一句他想要的安慰。而小雨也從來沒有放棄過這種索取愛的投射性認同。

越得不到的愛情越想得到!

小雨的這種強迫性重複的行為,就像我們開關燈,是想回到家後,你按下開關,發現燈不亮了,你的反應是什麼?你可能會打電話問物業是否停電了,也可能去檢查電閘,唯一不可能的事,你不可能重複地去按那個開關。小雨現在就是不停地在重複摁那個開關,按了上百次上千次,燈還是不亮,他卻依然不肯放棄。越得不到的越想要,源于一種投射性的認同。是指在親密關系中,我們看不到對方真實的存在,隻關注對方是否如自己所願,是否按照自己渴望的方式對待自己。

小雨将拒絕投射給了老公,在他發出求安慰的信号前,他在潛意識中就有一千根據以往的經驗認定,這一次他依然不會得到正面的回報,自然看到的全是老公的拒絕,即使老公有着細微的變化,他也沒有辦法顧及。如何改變這種投射性認同,不再陷入越得不到越想要的怪圈呢?首先,覺察你真正想說的話。當我們感到不滿意時,很容易用指責、抱怨或反問的形式來表達。你為什麼不關心我?你這個人就是沒有人情味,這些表達會讓對方憤怒。而我們的情緒也不會得到合理釋放。

越得不到的愛情越想得到!

在表達前,先給自己幾秒鐘想一想,脫下指責和抱怨的外衣,我想表達的是什麼?我到底在索取什麼?其次,識别是什麼阻礙了你想說出的話。看一下你到底在擔心什麼?擔心是真實的表達,會讓對方抛棄,會加劇沖突,會造成更多的誤會和不了解,還是覺得說多了也沒有用,幹脆不說?認真審視這些擔心,你會發現這些擔心遠沒有比你想象中的那麼恐怖。如果将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結果也不一定比現在的狀态更糟。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恐懼的隻是恐懼本身這種感受。如果不付諸實踐就會加大這種恐懼。而當你告訴對方我擔心說一些自己的想法會破壞我們之間的關系時,你可能驚訝地發現,對方的接納程度遠遠超過了你的想象和預期。

最後,将你應該變成我希望索取時,我們的指向經常是你應該,你應該多關心我,你應該早點回家,你應該跟我說一些真實的想法,這些你應該的背後都是你的意願和控制,而非對方想怎樣試着将你應該變成我希望,我希望你能早點放下手機,陪我聊天兒。我希望你能收拾一下房間,我希望你能早點回家。當說到我希望時,我們隻是表達一種建議,這種建議給了對方一個選擇的空間,也給了我們自己更多承受拒絕的空間。雙方都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後,氣氛會變得輕松自如,結果也會變得更好。

希望你能看見自己身上的投射性認同,投射性認同讓你更加傾向于看到自己想看的一面,而忽視了那些不一樣的可能性。當你了解了這種投射性認同,并且允許自己看到其他部分時,就會發生真正的變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