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陽洲丨華州郭村的芯子和秧歌

渭南市華州區赤水鎮郭村的芯子和秧歌,大約産生于隋唐或者更早的年代,曆史悠久,很有名氣。郭村九樓十八廟、三十二道巷的古城堡式的村莊,地處在周、秦、漢、唐的京畿之地的華州西部,是關中與中原交通的重要通道,曆來為兵家必争之地。唐王朝的文藝達到鼎盛時代,自然會影響到都城周圍的城郊,京城的文藝形式傳到郭村就順理成章了。

同陽洲丨華州郭村的芯子和秧歌

耍芯子

郭村耍芯子是在農曆正月十五前後,一般耍上三五天。

芯子分為單人芯子和多人芯子。單人芯子有的由一人肩扛,有的由兩人平擡,比較簡單。多人芯子是由多名小孩着古戲裝,按照戲劇情節組織在一起,用鐵絲從腰、腿部固定起來,懸在空中。小孩數量多的,固定在木案上;數量少的,固定在桌子上。木案長兩米、寬1米,桌子相對要小一些。這些木案或木桌多是由非常結實的榆木解闆做成,兩寸薄厚。底下再用擡杠支撐,由多人擡起來行走表演。木案一般需8人擡,更大的需要16人擡,桌子需4人擡;另有相等數量的人以備替換。

同陽洲丨華州郭村的芯子和秧歌

裝芯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講究的是“特”“懸”“巧”“險”。耍芯子當天,是一個村莊的盛大節日。村裡的大小頭目早早起來,敲鑼呐喊,不遺餘力。由于天氣寒冷,需要空間大,必須在村中的學校化妝,各個教室就成為化妝間。這時學校裡人山人海,大夥都想看耍芯子的化妝門道。比如,盤腸大戰是用動物腸子染色裝在孩子身上的,孩子需赤身露體。等臉部化妝後,裝扮芯子需要專門人指點。懸空小孩的旁邊還必須安排兩人打拐子支撐,保障安全。

1918年,郭村請鐵匠打造了七杆芯子(六個單杆,一個老杆)。在單杆芯子中,有幾杆異形的。如“三娘教子”片段,在老薛保的拐杖頂挑了一台織布機,機旁一個書生,三娘坐在機上織布。擡着芯子在村轉一圈,“三娘”可織六七尺布。村道崎岖不平,走動時搖搖晃晃,有些膽小的女子,展演時坐在芯子上吓得痛哭流涕。是以,在艱難中織下的布尤為珍貴,通常是給關老爺做一條腰帶,以顯赤誠。又像“兵火拉傘”,在紙傘的邊沿,站一女子,搖搖晃晃,看起來很是驚險。另外,還有“皇姑戲秋千”“猴子偷桃”等。在轉杆中,有雙轉杆、單轉杆。老杆高約丈五,最多可容納22個人。如“保皇嫂”中的十美女進膳問安,是18個人馬;“芳圈城”中的九位夫人,十二太保共20人。這種陣勢使老杆立起來像一座牌樓。16人擡上,慢步啟動。老杆上的人臉上抹着油彩,身穿戲衣,擺着不同的姿勢,很有氣勢,讨人喜歡。

同陽洲丨華州郭村的芯子和秧歌

為了增加氣勢,耍芯子時,6副大鼓敲動,10多副大鑼、铙钹按節奏擂動,響聲震天。芯子前面,有開道的社火頭。騎着毛驢,掄着響鞭,在路上橫沖直闖,村人急忙避之。後退有跌倒者,嘻嘻哈哈,并不氣惱。芯子頭裡有毛老爺,戴着官帽,晃動帽翅,滑稽可笑,三五丈長的竹杆,用兩腿夾着,在熙熙攘攘的巷道中緩緩移動。竹竿頭上,有一小娃身穿紅裹肚,騎在上面,機靈如猴,随着毛老爺行走的腳步蹦蹦跳跳,很是可愛。後面,社火尾巴懷裡揣些土,向人群抛撒,被擊中者哈哈笑着,忙向後退。三鄉八村的人們趕來觀看,喜笑顔開,熙熙攘攘。

秧 歌

秧歌是先民勞動中為了減輕疲勞,随意哼唱的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演唱形式。秧歌演唱生動活潑,内容多樣,演出規模較小,人物三兩個,巷道地頭都可表演,是以更适合農村演出。

郭村秧歌劇目多為農村題材,如《女娃包腳》,是反映封建制度對婦女殘酷的折磨。此劇演出後影響很大,是對封建制度迫害婦女的有力批判;《繡荷包》反映了婦女對在外丈夫的思念;《釘缸》揭露了水妖的奸詐狡猾;其次,還有兒童秧歌,如《十對花》《銅錢歌》等等。

1936年以後,郭村秧歌戲十分盛行,産生了專演秧歌的優秀演員。1949年後,三花臉鄭萬龍演的《釘缸》在全縣彙演獲得一等獎。1960年,範志英(演旦角)的《小喜接妹》被錄音收藏;該劇多次在縣、市演出,受到好評。老藝人王三傑父子四人一起上台演出,他創作的秧歌劇《地主轉糧》,多次演出,劇本出版發行,受到好評。老藝人同爾信年歲已高但依然登台,在一次演出中,不幸因台闆翻落跌傷而亡。為了緬懷他執着的精神,每次演戲之前,演員們都要去他的墳前祭奠。更值得一提的是老藝人梁化龍、殷秀蘭,後來成為華州秧歌戲省級傳承人。從田間地頭走出來的秧歌戲,最終登上了大舞台,如今已成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郭村逢年過節除了芯子、秧歌外,還有跑旱船、走竹馬、踩高跷。竹馬很特殊,4人可立在上面,形似牌樓,威風排場,很有氣勢。跑旱船和踩高跷的内容都是根據實際自編自演。唱時多合唱,一呼百應,很是熱鬧。

由于郭村是大村大堡,加之有芯子、秧歌、高跷等的魅力,周圍的村人喜歡和郭村人結親,并把此視為幸事。有人問:“去哪兒呀?”答曰:“郭村呀。我女給了郭村了。”有人問:“郭村在哪兒?”答曰:“哎呀,郭村你都不知道。九樓十八廟、三十二道巷的郭村,華州四大村之一,你不知道?!”驕傲之情,溢于言表。

這些已逝的往事,久久地令人回味,這些民間習俗、年節樂事,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歡樂和難忘的記憶。

編輯:周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