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叔看到易夢玲朋友發合照,将“馬思唯和易夢玲疑似分手”訊息推上熱搜。

令人意外的是,評論區裡,大家一緻戲谑地稱易夢玲的新朋友為“老嫂子”。
叔再一搜,連楊幂也被這樣“罵”過。
曾幾何時,嫂子就是嫂子,公主就是公主,名媛隻是名媛。
或是調侃或是認真,這些明顯中性不帶情緒色彩的女性身份詞彙,如今都有了屬于自己的負面意義。
這讓氧叔聯想到了這些年來不斷更名的婦女節。
被鼓吹也好規訓也罷,三八婦女節成了女神節,女生節,女王日,好像“婦女”倆字燙嘴,咋都說不出口。
修圖貼紙亦然
恕我直言,和所有女性詞彙一樣,“婦女”一詞無需貴替、平替、各種替,也不該在被提及時伴随嘲笑和竊竊私語。
正值婦女節,是時候撥開這些被污名化與規訓的層層大霧,還原那些從過去到現在,被藏起來的,屬于女同胞的美。
01
凜冽之美
她們不求救贖,她們自己鑄了一把劍
都講大媽絮叨,婦女陳舊,好像除去永遠保持少女,女性生命發展中就再無珍貴可歌頌。
可從婦女到婦女,光從字面就能看出端倪:
這是一個女性掀翻大山的過程。
從女性拿帚到女性推翻大山
三八婦女節,又稱為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它起源于20世紀初的一場波及全球的女性意識崛起:
廣大社會女工青年抗議工作中的性别歧視,要求縮短工時提高工資,争取女性選舉投票權。
從1908年的美國紐約,到1911年的德國丹麥瑞士奧地利,1917年的俄羅斯。
再到1924年3月8日的中國廣州,中國婦女争到了慶祝自己節日的權利。
看,婦女并非被動等待救贖的浮萍,更不是尖酸刻薄沒有見識的化身,她們明明是攥緊手中的牌,主動利落出擊的勇士。
她們是抗拒“好女孩不該去起訴法庭”時代格局的少尉薩朗與金斯伯格。
前者發現男同僚有津貼而自己沒有選擇起訴,後者強勢辯護,敗訴後再上訴,最終勝訴。
露絲·巴德·金斯伯格,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是沒接受過系統教育,樸實平凡的申紀蘭,一心想讓姐妹們挺起腰杆,信奉“勞動就是解放,鬥争才有地位”。
讓男女同工同酬在1951年太行山腳下的小村莊變成真,推動男女同工同酬寫進中國第一部《憲法》。
也是面對台下以男性為主的黑壓壓一衆議員,铿锵有力發表演講,促使法國成為第一個堕胎合法化天主教國家的衛生部長西蒙娜。
怎麼做到的?
盡管發抖緊張,但會緊咬着後槽牙,邁開尋求平等的腳步,關鍵時刻女性手牽着手就是一堵不可撼動的牆。
《小小安妮》
婦女節背後,是無數女性在不平等的社會境況裡挺身而出了,經曆艱苦鬥争得來的成果。
她們不需要被救贖,她們自己鑄了一把劍。
劃破長空,一身凜冽,美得超酷。
02
缺憾之美
她們拒絕完美,她們懷揣滾燙的鮮活。
從20世紀到21世紀,努力與抗争沒有停止,社會潮流與價值觀也遭遇波瀾起伏。
前兩年,熱搜總苦口婆心勸導,别做媛和公主,因為媛隻會博眼球,而公主用隻剩美貌。
要得體與讨喜,最好都美成白幼瘦,做社會規訓下的完美女孩;要柔弱示人,端莊顧家獲得男性關愛,做烙印下的完美女人。
成為這樣的完美,真的好嗎?
古往今來,總有女同胞沖破刻闆印象與桎梏的玻璃天花闆,把複雜鮮活熱騰騰的女性之美露給你看:
暴露人性弱點的《亂世佳人》郝思嘉虛榮自私不擇手段,可她在生死與戰争面前,從來都堅韌無比,有強悍魄力與手腕。
誰不愛那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光是跟着念一遍就會從唇齒間溢出生機;
認真凝視愛情與生活《小婦人》喬敢于大聲道出心中所想,她說:
女性有思想也有靈魂,不止擁有感情,她們有野心也有才華,不止有美貌,我受夠了人們說女性隻适合談情說愛。
《黑暗榮耀》裡像陰天的大海一樣的宋慧喬,對着霸淩者掀起狂風巨浪,沒人可以苛責她臉上道道紋路,那是屬于一名女性的厚重故事;
公主不需要被動地等王子,也不需要完美到毫無缺點。
被喜愛的玲娜貝兒,是再甜軟也要做騎士的小小英雄,被敬佩的青蛙公主谷愛淩,是相信有缺憾才有趣的鮮活女孩。
名媛怎麼就非得是裝x代名詞?
明明是“靠自己小小一雙手将無變為有”的章小蕙,是拳拳到肉,踹翻踢碎條條框框,怼散大男子主義傲氣的楊紫瓊。
可能脆弱、可能憤怒、可能虛榮、也有不政治正确之處,但就是有一萬種可能,不被定義,沒有定義。
上野千鶴子說過,我心目中的女性主義是追求自由的思想,隻要自由自在地活着,怎麼樣都可以。
就像在誇韓素希美之前,先誇她的勁頭兒,靠演第三者走紅連着演也無所畏懼,想赢想出頭的心擺在明面上,女性的野心很動人。
在男凝社會中,打破被預設好的種種期待與标簽,脫開看似“完美”的刻闆印象,隻成為想成為,所謂缺憾卻美到光芒四射。
03
清醒之美
她們參與博弈,競前人未競之事業
叔這兩天翻社交媒體,體感今年更多人從生澀回應到自主接受“婦女”身份。
這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越來越多人踏進這場漫長又盛大的博弈,競前人未競之事業。
從各式各樣的角度,在各行各業不斷提升自我參與社會程序,就像黃思晗在《差不多得了》中提到的布朗運動:微小粒子,無規則,永不停歇。
從星星之火的思想:
比如,1804個從大山中華坪女高走向世界的女孩。
将張桂梅校長的校訓“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巅藐視卑微的懦夫”傳向更遠。
或者,叔前兩天刷到的一個部落客的街頭随機采訪,部落客讓路人給自己的身材外貌打分。
這種早期娛樂圈采訪盛行的問題,如今被大多數人清醒拒絕,不想再為物化女性添柴加火。
cr睿睿仔
到可以燎原的光芒:
比如在各個領域做領頭羊,與整個社會深度互動,破除某領域隻能男性為主的洗腦包。
像被《時代》雜志稱為“ChatGPT的創造者”的OpenAI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
比如我們有勇敢有力的醒獅少女、亞洲首位UFC世界冠軍張偉麗、也有永不言棄的足球排球女将。
圖源@東莞聯聖堂舞獅醒獅團
有火箭連接配接器系統指揮員,飛行員,也有飛彈操作手。
周承钰,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
徐楓燦,陸軍首位實裝單飛女飛行員,南部戰區“四有”先進個人;
章靜雲,許昌艦飛彈操作手,22歲手持武器直面海盜。
你講你的毫無依據的質疑、調侃、污名化,我回給你那些你難以企及的榮譽、高峰與勳章。
米歇爾那段話就像刻在魯迅先生刻在桌上的那個早字,時刻叫人清醒:
我們總是低估自己,我們明明很聰明,工作努力,很擅長我所做的事情,我有超強的天賦,我有出色的想法,我還有執行力。
作為女性,我們總是不認可誇獎自己,我們總是有一些順從,我們非常輕易地讓渡了自己的權力。
但憑什麼要接受污名化的概念,讓渡自己的權力?
還原女性的美與力量,從這個婦女節開始。
23年的紫薇星,将是千千萬萬覺醒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