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出品|車談會深度組

文|趙妙琳

責編|袁桂遠

我一直認為,廣州是一座包容性極強的城市。

它有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打造了華南地區最大的CBD,卻也隐匿了“一灣青水綠,兩岸荔枝紅”的西關老城區,容納了為社會“小白”提供一方遮風擋雨之地的城中村。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它不斷發展、傳承底蘊深厚的嶺南文化,卻同樣願意也接納、融合來自于五湖四海賓客所輸入的新文化。

而它的這份包容性,在其汽車産業上也可見一斑。

回看過去,廣汽本田、廣汽豐田、東風日産這類合資品牌為這座城市的汽車産業開辟了新天地,如今正逢“新四化”風口,擠出了廣汽埃安、小鵬汽車乃至恒大汽車等新面孔。

作為這些企業孕育之地的廣州,不僅包容了過去的“當家花旦”,還給了“新生兒”們向上攀爬的機會。

舊:合資品牌穩定發力

無可置疑,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的汽車産業,都是合資品牌打出來的天下,不過,比起北京和上海,廣州是發展較慢的一個,畢竟其主體汽車企業廣汽集團在1997年才創立起來。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雖然年齡比北汽、上汽稍小,但截至今日廣汽旗下的汽車品牌可不算少,除了三大日系合資品牌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三菱,還有美系合資品牌廣汽菲克,自主品牌廣汽傳祺、廣汽埃安、合創汽車(原廣汽蔚來)。

其中,其合資品牌的數量過半,尤其是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這些年來一直充當利潤奶牛的角色哺乳了整個廣汽集團乃至整座城市的汽車産業。

這個月,廣汽本田釋出消息,正式宣告累計達成900萬台産銷,成為廣汽集團旗下首個累計産銷突破900萬台的品牌,上個月達78489輛的銷量資料尤其亮眼。

而成立稍晚于廣汽本田的廣汽豐田,截至去年,總銷量突破了618萬輛,今年1月銷量成績達99000台,比起一汽豐田的首月4.1萬輛,可謂降維打擊。

根據廣汽集團釋出的産銷快報,廣汽集團去年全年累計銷量達到214.4萬輛,其中廣汽豐田全年累計銷量為82.8萬輛,廣汽本田全年銷量超78萬輛,僅憑兩者便撐起了整個集團超2/3的銷量。

此種現象早已司空見慣,畢竟這兩個合資品牌手上握着許多具有“殺傷力”的産品,比如廣汽豐田的凱美瑞、雷淩家族,廣汽本田的雅閣和飛度等,這些為品牌銷量兜底的産品,每一個單拎出來,都絕對算得上同級中的佼佼者。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比起兩田,目前廣汽三菱的銷量并不算特别出色,但有着強勢的拳頭産品歐藍德,仍能保證過活。

去年,廣汽三菱推出其電動化戰略的開山之作阿圖柯,并于廣州車展上開啟預售,與此同時還宣布今年将帶來一款重磅産品,随着其新車的加速導入,再有日系口碑加持,廣汽三菱或許将再煥發活力。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廣汽菲克是廣汽一衆合資品牌中如今處境最尴尬的一個了,在集團各品牌銷量紛紛上漲的成績單上,它下滑的趨勢尤其顯眼。

旗下的牧馬人、大切諾基等都曾是它過去的現象級産品,但可惜在其借助SUV熱潮銷量猛漲之際,其産品品質和服務并未跟上企業發展,導緻錯過了最佳的擴張時期。

近年來,這個品牌銷量連年下滑,去年全年銷量僅為2萬餘輛,作為一個頗有故事的合資品牌,它月均千輛現狀不免令人唏噓,連年虧損的經營狀态也實在讓人為它捏一把汗。

有人猜測,因其品牌邊緣化較為厲害,在今年股比限制取消的環境下,其股權結構或将迎來巨大變更,未來它将會向Stellantis集團靠攏,而廣汽集團則将減持股份。

除了廣汽幾個合資品牌,這座城市的舊勢力巨頭之一,當屬東風日産。

作為東風集團乘用車闆塊最大的銷量來源,東風日産成績一直很穩,去年全年銷量達到了113萬輛,連續7年攻破百萬。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其中,日産品牌是整家公司的輸出主力,累計銷量為104萬台,旗下全年銷量超51萬輛的軒逸,月均銷量直逼5萬,說是“銷量王者”都不過分。

當然,它的破百萬的穩定總銷離不開它強大的産品矩陣,除了軒逸、天籁兩款轎車過半的成績,還有以逍客為代表的SUV陣營加持,不可否認,在産品矩陣的布局上,合資品牌一向為自主品牌打下好樣闆。

去年,啟辰重回東風日産的懷抱,實施雙品牌戰略,與日産品牌并行發展,根據資料,啟辰全年總銷為87816萬輛,同比增長11.6%,圓滿達成了年度銷量目标,看樣子,啟辰重回日産這一決策,是絕對正确的。

在一衆豪華品牌中,東風日産的英菲尼迪顯得有些不溫不火,可能因在營銷方面過于佛系,銷量有些受限。

不過,托王力宏的福,它在去年年底一波解約劣迹藝人的操作,讓它在公衆面前獲得了不少的關注度,成功圈粉了一大波人,有了品牌形象、口碑加持,它在産品開發上再努努力,或許能有機會與其它二線豪華品牌搏鬥一番。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除此之外,作為自主品牌的廣汽傳祺,作為舊勢力的“後浪”,前兩年銷量稍有下滑,但去年累計超32萬的銷量,終于實作了回轉,同比增長10.35%。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度才上市的影豹年内訂單突破7萬輛,給了傳祺品牌不小的鼓舞,憑着傳祺M8、M6兩款車型,也讓品牌也在MPV市場争據了一方小天地。

綜合來看,雖然疫情、晶片荒、“新四化”對一衆舊勢力稍有沖擊,但這座城市中的合資品牌們仍算是穩定發力,并未顯示出太多的慌張姿态。

新:自主品牌革新突圍

汽車市場,一向是不進則退,舊勢力中有穩定前進者,也不缺躺平遇冷者,起起伏伏中,許多自主品牌已然悄悄突圍。

比如廣汽埃安,作為廣汽集團試水新能源而打造的重要品牌,雖然成立的時間不算久,但也展示出了不一般的實力,以及向上沖的潛力。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資料顯示,廣汽埃安去年累計銷量達12.4萬輛,同比增長119%,提前一個月完成了年初所定下的10萬銷量目标,較2020年翻了一倍。

因着埃安品牌對于廣汽集團不一般的作用,它所取得的成績,應當對整個集團在轉型方面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據了解,為了乘勝追擊,埃安品牌目前正在加大産能方面的建設,除了其智能生态工廠二期能擴項目竣工,第二個20萬年産能工廠也将在今年年底建成投産,2023年将具備40萬年産能。

至于廣汽旗下同樣稚嫩的合創汽車,在其創立之初,因聯名電競IP,讓其赢得了不少年輕人的關注。

可惜的是,新能源賽道的競争實在“内卷”,因其産品此起彼伏的“換殼”質疑聲,銷量榜單上還未曾出現過它的身影,不過,随着資金追投與公司内部的改革,它也未必沒有向上的機會。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然,說到廣州的新勢力品牌,不得不提在新能源領域持續火熱的小鵬汽車。

作為“蔚小理”三家頭部勢力的小鵬,時常在三者中墊底,但在去年,它打破了這種僵局,以以9.8萬傳遞量的成績反超蔚來,登頂第一,今年開年沖勁也同樣迅猛,以以12922輛新車傳遞成績再次奪得第一。

因着一波接一波的亮眼成績,這兩個月來,“逆襲”、“一騎絕塵”等詞,總是伴随着小鵬汽車出現在報道中,隻是新能源市場起起伏伏,小鵬汽車要完成更大突破才能保住冠軍寶座。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值得一提的是,因其産品陣容不斷擴大,為了給品牌“添一把火”,小鵬對外公布了2022年的銷量目标:確定全年銷量25萬輛,沖擊30萬輛。

但是,今年新能源補貼再退坡,包括小鵬在内的所有新能源車可能會面臨加價問題,在難以預測消費者會否會加價車無異議買單的情況下,小鵬所訂的銷量目标,可謂難度不小,它欲達标,在即将發售G9價格表現優勢不大的前提下,或許不得不在擁有潛力的P5身上進一步尋求突破。

說起來,跨界的恒大汽車絕對也算得上是新勢力的一員,雖然外界對其褒貶不一,但在質疑聲中一改“PPT造車”風格,沉下心來“大幹苦幹100天”的它,為救整個集團所表現出破釜沉舟的決心,很難不讓人動容。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1月份,它的首車順利下線,也算是拿出來一點真本事,隻是有負債累累的恒大集團拖着,恒大汽車能否順利實作量産傳遞,以證明跨界造車可行,難以猜測。

不可否認,相對過去,近年來的自主品牌乘着“新四化”列車,正在不斷突圍中,據預測,在新勢力中,潛力最大的莫過于小鵬和埃安,如果能依照現狀穩定發展,兩者或許有可能成為廣州可媲美合資巨頭的選手。

雖然合資品牌當下的地位仍難以撼動,但其在新能源領域仍處于較為乏力的狀态,在合資品牌剛下定決心放棄油改電、攻克電動化之際,已經積累了一定産品力的新勢力們,仍是抓緊時間實作超車的好時機。

此外,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其汽車産業的新象還展現在不斷落地在這座城市中的新汽車零配件、汽車智能開發等産業。

2019年,粵芯12英寸晶圓項目便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投産,總投資288億元,是廣州第一條、廣東省唯一量産的12英寸晶片生産線,汽車電子是其主要産品方向之一,目前已全面開工實作量産。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去年,晶片荒籠罩汽車産業,以至于許多汽車品牌的産銷受限,随着粵芯半導體企業的發展,将推動“晶片國産化”的程序,紮根于廣州的各家汽車企業也将享受到其紅利,汽車晶片的需求壓力得以緩解。

在汽車智能方面,此前科大訊飛聯合廣汽集團合作成立了星河智聯,以軟體定義汽車為主線,立足于汽車全産業鍊的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更新打造智能座艙、車聯網服務,埃安V便搭載了科大訊飛飛魚系統2.0,實作了全車智能聲控。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目前的自動駕駛産業正迎來所向披靡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自動駕駛企業選擇落地此處。截至目前,廣州已彙聚了文遠知行、小馬智行、沃芽(滴滴)、阿波羅(百度)等自動駕駛頭部算法企業。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随着廣州自動駕駛産業的搶先發展,市内的多個欲加強産品走向智能化的汽車品牌也或将“近水樓台先得月”,與自動駕駛頭部算法企業合作,将進一步加強産品完成自動駕駛技術的更新。

據了解,小鵬已經成立了自動駕駛公司,欲借用城市級領航輔助駕駛,先行業一步開啟智能輔助駕駛戰局下半場。

車談君觀察

包容性極強的廣州,同時容納了汽車産業的“新”與“舊”,它所呈現出來的新舊共存的布局,也是當下整個中國汽車産業新舊交替的縮影。

回看過去,在新能源發展起來之前,合資品牌一向是廣州的當家花旦,靠着合資品牌的哺乳,整座城市都向其傾斜。

現如今,遇上“新四化”飓風,合資品牌長期壓制市場的格局終于有所動搖,這個創新氣質濃郁的城市,誕生出了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

比如廣汽埃安,脫胎于老牌傳統車企,立足于新勢力,比如前身主創團隊曾服務于廣汽的小鵬,不願意奔走于老路的創新者,成就了不一樣的造車新勢力。

當然,這份創新精神同樣存在于老牌車企身上,比如正在加速打造電動化産品的東風日産、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比如已經決定全面混改的廣汽傳祺、轉型新能源的啟辰品牌。

當下,所有車企都已經意識到當新能源風逐盛,“守舊”心态已然無法适應變幻的汽車市場,唯有以動制動,革新出新以迎新,方能留住手中的那塊蛋糕。

*本文圖檔來源于網絡

廣州:新與舊共舞,“革新”以“迎新”的灣區樣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