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統照與青島

在描述青島的山海,曆史,人物的作品中,王統照的文章當屬最客觀、最生動、最全面的。我們不防從他的被選為大學教材的散文《青島素描》中摘錄幾段看看——

“從北平來,從上海來,從中國任何一個都市中到青島來,你會覺得有另一種的滋味。‘青山碧海,紅瓦,綠樹。’講青島的表現色,這幾個形容字自然不可移易。”

“還不到海浴的時候,一大片沙灘上隻有那些各種顔色的木闆屋,空虛地呆立着。恰巧不是上潮的一天,淺水,明沙,分外顯得有趣。看這片深碧色浮映着一種可愛的明光的圓鏡,斜對面的青島山,小小的山峰孤立在那裡,披上春天的薄裝,小的浪花疲倦地,遲遲地,似一個春困的少女的呼吸。”

“夜間我獨自在南海岸的雜花島上逛了一會,便斜坐在棧橋北頭小公園的斜橋上前看。建立成的棧橋,深入海中的亭子,像一座燈塔……彎曲的海岸遠遠地點綴着燈光,與橋北面的的高大樓帶相映,是一種夜色的對稱。”

王統照與青島

(王統照與家人在青島)

王統照,字劍三,這位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一生中有近30年時間是在青島度過的,教學,寫作,編輯報刊,為青島乃至中國的新文學運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王統照說,青島是他的第二故鄉,是的,他熟悉并熱愛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曾經在他的諸多散文中深情地講述這裡的山海子民,秀麗風物。

1897年2月9日,王統照生于山東諸相州的一個家道衰微的地主家庭。自小讀私塾,16歲考入濟南省立第一中學。家鄉的自然環境是平凡的,既無高山大川,又非交通樞紐。王家雖說是相州首富,也不過田多糧足的一戶“土财主”,既非鄉紳大賈,先輩也沒出過名儒高官。

出生于這樣家庭的子弟,或者坐吃山空,或者淪落為纨绔子弟。而王統照卻能鶴立雞群,成為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詩人,這除了與他聰慧好學等原因以外,還和當時五四運動的沖擊和影響有着極其密切的關系。

王統照21歲時考入北京中國大學英語班,雖然讀的是外國文學系,但更熱心的卻是編輯刊物如《中國大學學報》、《曙光》、《晨光》等,在創作方面有詩,有散文,有雜文,有評論,更多的自然是小說,譯介西方哲學藝術,并成為當時(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十二位發起人之一,是“晨光雜志社”編輯部主任。

他欽佩、敬仰魯迅的思想和創作,與魯迅結下深厚的友誼。他同文學研究會的沈雁冰、鄭振铎、葉聖陶等文化先驅者是至交,他還曾經與他人一起為瞿秋白赴蘇聯采訪送行……

在中國新文化運動中,王統照同其他文壇志士一起,用自己勤奮的筆耕,清除了封建文學的垃圾,倡導了一代新文學作品的産生。茅盾在總結新文化運動第一個十年的小說創作成果時指出:“那時常有作品發表的作家亦不過冰心、葉紹鈞、王統照等五六人。”

1927年至1936年是王統照比較集中地在青島居住的時期。1926年,29歲的王統照懷着悲痛的心情,辭去中國大學教授職位,離開了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北京,離開了他熱愛的文學研究會,回到青島為母親奔喪(其母早年移居青島)。1927年4月,他舉家遷到青島觀海二路49号,雖然中間多次離青外出,前前後後也在此居住生活了二十多年,直至解放後才搬離。

一經踏入青島,他便愛上了這座城市,他曾經賦詩詠唱島城景物:“幽人清曉起,媚景如春來。帆影入晨霧,車聲過奔雷。輕塵沖鬓亂,微雨釀花開。遙睇海天遠,蒼茫洗郁懷。”

他在這裡寫成了以在軍閥統治下北方農村為背景的氣勢磅礴的巨著《山雨》、著名散文《青島素描》和詩集《這時代》;在青島故居他接待了俞平伯、聞一多、老舍、朱自清等諸多現代文化名人,以及臧克家、王亞平等許多上門請教的文學新秀。在這裡,他開辟了青島新文化運動的處女地。

王統照與青島

定居青島之後,王統照為了全家的生計,曾先後在青島鐵路中學、市立中學(今青島一中)等學校教書。白天教學,晚上則伏案疾書。那時,他一直沉浸在喪母的悲痛中,常常獨自懷想着過去。他在青島的第一批文學作品就是在這樣的心境下脫稿的。10多篇精短之作,如《攪天風雪夢牢騷》、《印空》、《買木柴之一日》等,給當時幹涸的、被人稱為文學沙漠的青島帶來些許新的生機。

1929年9月1日,王統照帶領姜宏、杜宇、李同瑜、冰蘆、王卓、王玫等文學青年創辦了青島文學史上的第一個刊物——《青潮》文學月刊,王統照任主編。《青潮》因經費困難僅出刊兩期便夭折了。

在第一期的《青潮》上,王統照親筆寫了《我們的意思》的代發刊詞,他寫道:“……我們想借助文藝的力量來表達思想。……這是暴風雨後的證明?或是暴風雨的前夜。”為了這尚未洶湧的青潮,王統照費盡了心血,他不僅為文學青年修改文稿,校對翻譯,而且自己深夜勞作,寫出了《刀柄》、《火城》兩部短篇小說。

《青潮》的出版,開拓了青島新文學的園地。在王統照任教的市立中學、鐵路中學裡,許多愛好文學的青年先後組織了綠萍社、晨鷗社、濤社等文學社團。從1930年起,青島的報紙上也有了發表新文學作品的專欄,如《青島時報》上的“詩”,《民報》上的“南風”、“菲醇”等。

1930年6月,著名學者楊振聲任青島大學校長,他效法老教育家蔡元培在北京大的“相容并包”、“科學民主”的辦學方針,并以他的聲望和地位廣聘專家學者到校任教或講學。受聘的有聞一多、梁實秋、老舍等十幾個名人學者,他們的到來,使青島的新文學進一步活躍起來。對于他們而言,王統照已然是個老青島了,他家的小屋内,幾乎每日賓客滿堂,他們在開辟着青島新文化的綠洲。

1932年,在青島地下黨的上司之下也成立了“左聯”,在左聯的影響之下王統照打破了幾年的彷徨,積極靠攏黨組織。1935年夏,王統照、老舍、洪深等,與來青島消夏的一些文藝界同仁,在《民報》上開辟了一個文藝副刊《避暑錄話》。在《避暑錄話》上發表的作品,雖“作風不同、情調不同、見解不同、立場不同、其談話的方式更不同”,但是“沸騰着的血、焦急的心”卻是共同的。

王統照在《避暑錄話》上發表了大量的詩、小說、散文,其内蘊豐實,感情隽永,表達了他嫉惡如仇、渴望自由生命的呼喚。由于《避暑錄話》的創辦,以及其後出刊的《明天》、《詩歌》等周刊,使青島新文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王統照與青島

在青島居住期間,1931年3月,王統照應好友宋介之邀曾經到吉林省四平街東北第一交通中學任教。時值東北正處于“九·一八”事變前夕,他目睹日本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和人民生活的艱難。幾個月後便傳回青島,在青島寫了報告文學集《北國之春》,描述了東北人民在敵人蹂躏下的痛苦生活。

1933年9月,他的代表作、新文化運動中著名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山雨》出版,繼而出版了詩集《這時代》。《山雨》出版後,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和評論家的好評,作家吳伯箫認為,《山雨》可以和茅盾的代表作《子夜》媲美,一寫農村的破産,一寫城市民族資産階級的敗落,猶如“雙峰并峙”。但它的出版,觸犯了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以其“頗含階級鬥争意識……予以警告,勒令禁止發行”,王統照亦被列入“危險人物”黑名單。

1934年初,王統照離青島傳回故裡,變賣田産,自費旅歐,1935年春,王統照旅歐回國。抗日戰争爆發後不久,王統照一家遷往上海。日寇占領青島後,以沒收其住宅和全部家産相要挾,企圖迫使王統照傳回青島。他以民族大義為重,誓不返青為日寇服務。

1945年抗日戰争勝利前夕,王統照舉家傳回青島,暫住齊東路。抗戰勝利後,任《民言報》的副刊主編。1946年8月任青島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搬回觀海二路家中。1947年春夏之交,國民黨統治區各大城市爆發了反饑餓、反内戰、反迫害的學生運動。

青島的學生以山東大學學生為骨幹也組織了遊行示威,震動全市。在全校大會上,山東大學有的上司對學生的愛國行動橫加指責和阻撓,王統照卻挺身而出,旗幟鮮明地宣稱學生們的行動是愛國的行動,并表示誓做他們的後盾。後來,學生運動遭到鎮壓,他也是以被解聘。

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7月,王統照赴北平參加中華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上司人的接見,并當選為全國文聯委員和文協理事。9月,他出席青島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并當選為主席團委員、常務委員會委員。同年秋擔任山東大學教授兼文學系主任、校務委員會委員。1950年3月,赴濟南任山東省文教廳副廳長、省人民政府委員。

王統照與青島

王統照自1926年3月開始,定居青島觀海二路49号,先後居住近30年。王統照對青島的感情很深,把青島視作自己的第二故鄉。在青島,他留下了許多足迹和事迹,留下了令青島文學天空星夜燦爛的作品,他是名副其實的青島現代文學這艘航船上的領航者之一,為青島的文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1956年,王統照曾重返青島,再訪舊居,并題詩一首——

卅載舊居地,秋晖共依欄。

雙榆仍健在,大海自安瀾。

風雨昔年夢,童孫此日歡。

夕陽絢金彩,天宇動奇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