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年銷400萬flag,長城汽車瘋狂“囤廠”隻是棋局一角?

在“破産潮”不斷蔓延的過程中,汽車行業也迎來了一波“接盤潮”。

從近幾日長城汽車與衆泰汽車的交集可以看出,繼獵豹汽車荊門生産基地,以及漢騰汽車上饒工廠、漢龍汽車大冶工廠等工廠之後,衆泰位于臨沂的工廠也被長城收入囊中。

為年銷400萬flag,長城汽車瘋狂“囤廠”隻是棋局一角?

這是一年多時間以來長城拿下的第四家“二手”工廠,聯合長城汽車過去一年的狀況及戰略布局,不斷擴張産能的原因很明顯——補足産能的同時,為越來越“激進”的銷量目标打基礎。

兩年内拿下四家工廠,長城專業接盤?

與其他财大氣粗式買買買或大手筆建廠的同行不同,近兩年,長城汽車主要把目光放在了一些弱勢二手工廠上。

2020年10月,長城汽車接手獵豹汽車荊門生産基地;2021年7月,接手漢騰汽車二期工廠;同年12月末,長城還接手了漢龍汽車大冶工廠。直到2022年2月中旬,“長城汽車收購衆泰臨沂工廠”的話題引發了外界争議。

為年銷400萬flag,長城汽車瘋狂“囤廠”隻是棋局一角?

今年2月18日,衆泰汽車釋出澄清公告,對部分媒體關于《長城汽車“吞下”衆泰,收購衆泰臨沂工廠》的報道進行了說明。随後,長城汽車也對此事進行回應稱,“2021年11月,長城汽車和臨沂市政府就臨沂整車及零部件生産基地項目正式簽約。此項目的簽約方為長城汽車和臨沂市政府,不涉及其他第三方。”

從雙方的回應可見,随着衆泰汽車與臨沂工廠協定到期且衆泰及下屬公司并無續租,臨沂零部件生産基地的對外協定,與衆泰汽車并無關系。而這樣的接盤方式意味着,長城隻參與收購破産重組企業的工廠,但不參與重組,也不承擔債務。從實作産能擴張的結果而言,收編閑置産能确實不失成本效益。

資料顯示,臨沂工廠于2015年8月全面建成,此前主要用于生産衆泰SUV。根據長城汽車的計劃,接下來該項目将主要用于生産整車、發動機和零部件等,建成投産後,預計年産12萬輛。

為年銷400萬flag,長城汽車瘋狂“囤廠”隻是棋局一角?

而總體而言,現階段長城天津基地年産能規劃50萬輛;保定工廠(含皮卡、SUV、轎車三大工廠)擁有40萬輛産能;徐水智慧工廠規劃年産能則達到100萬輛;日照工廠主要生産魏牌系列産品,年産能為30萬輛;長城永川生産基地主要生産高端皮卡和坦克300等車型,年産能可達25萬輛;泰州工廠和平湖工廠年産能均為10萬輛;光束汽車張家港基地建成後規劃标準年産能為16萬輛;荊門工廠主要用于投産坦克500,全面達産後可實作年産能15萬輛。

新收購的漢騰二期工廠,則計劃形成年産能12萬輛的SUV整車生産能力,漢龍工廠的規劃産能也達到10萬輛,加上衆泰臨沂工廠的12萬輛産能等,長城汽車總産能預估已經超過300萬輛,基本上與吉利的産能規劃持平。

為年銷400萬flag,長城汽車瘋狂“囤廠”隻是棋局一角?

除國内市場,長城對産能的“跑馬圈地”還延續到了海外市場。自2019年以來,長城汽車收購及建設的生産基地包括俄羅斯圖拉工廠、印度塔裡岡工廠、泰國羅勇工廠、巴西伊拉塞馬波利斯工廠等。

不過,如此大範圍的産能擴張,并不代表産出尤其是新能源産品的及時性。并且,集中擴張産能還存在工廠裝置維護和管理的成本,以産能全面開張的進度以及回報預估,短期内或收效甚微。長期而言,或許是為了更大的野心。

長線思維下,“囤廠”或隻是棋局的一角

長城汽車加速收編閑置工廠,主要始于去年7月。也是在同一時期,長城汽車立下了令車圈驚呼的flag。

為年銷400萬flag,長城汽車瘋狂“囤廠”隻是棋局一角?

2021年6月,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長城汽車2025戰略釋出會上表示,長城汽車将在2025年實作年銷售40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80%、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的目标。為實作這一目标,長城汽車表示,将在未來五年累計投入1000億人民币用于技術研發。并制定了2021-2023年的銷量目标——2021年149萬輛,2022年190萬輛,2023年280萬輛。

從2025年年銷售400萬輛的大目标來看,目前預估300萬輛的産能尚未達到其目标,衆泰臨沂工廠也不會是長城擴産的盡頭。

而根據此前定下的銷量目标,2021年雖然實作增長,但并未達标。官方資料顯示,2021年1-12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為128萬輛,同比增長15.2%,連續6年年銷破百萬輛。

為年銷400萬flag,長城汽車瘋狂“囤廠”隻是棋局一角?

2022年的銷量目标為190萬輛,基于長城汽車2021年的銷量,190萬輛的銷量目标意味着,長城汽車需要在2022年實作48%的增長。

近乎翻倍的目标顯然是瘋狂的,但從魏建軍此前的公開言論來看,即使立于自主頭部陣營,長城也有長城的焦慮。

2020年,魏建軍曾釋出了一封公開信,主題為“三十而立,一場關于生死的思辨,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

結果顯而易見,長城挺過了2021年。除實作上漲的銷量之外,據長城汽車2021年業績快報,2021年長城汽車實作營業總收入1363.17億元,同比增長31.95%;實作淨利潤67.81億元,同比增長26.45%。

為年銷400萬flag,長城汽車瘋狂“囤廠”隻是棋局一角?

但即便如此,焦慮或許仍然存在。魏建軍還曾公開表示,“中國汽車品牌,要想實作真正意義上的超越,隻有在這三至五年的時間裡,快速放大優勢,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新賽道上領跑。而且,留給中國汽車品牌的機會,隻有一次。”

對于這“隻有一次”的新能源轉型機會,魏建軍的思慮不無道理。

根據長城汽車2月14日釋出的銷量公告,2022年1月,其銷量合計11.18萬輛,同比減少19.59%。值得注意的是,長城汽車股價也在近期出現腰斬,截至2月22日收盤,長城汽車股價已降為36.92元每股。

為年銷400萬flag,長城汽車瘋狂“囤廠”隻是棋局一角?

對此,業内人士認為,銷量的下滑與長城汽車近期連續不斷的負面資訊息息相關,其次,銷量未達到資本市場的預期。從坦克300傳遞風波,到歐拉好貓陷入“換芯門”,再到近期黑貓、白貓兩款車型停産,透露出長城汽車轉型的一些痛點。

一方面,燃油車包袱過重。官方釋出的資料顯示,長城汽車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售13.7萬輛,大部分仍然偏向燃油車業務。同時,銷量主力哈佛H6的市場空間也受到競争對手吉利、長安等擠壓。

另一方面,相比于大衆等巨頭選擇逐漸收縮産線,以提高産品效率,長城目前主打的是多品牌線發展戰略。從品牌定位來看,歐拉定位年輕女性時尚品牌,坦克定位硬派越野,長城炮定位皮卡市場。根據業内人士分析,這一戰略短期内有利于打開細分市場,但長期而言,被其他競争者追趕或“攻擊”的可能性也越大,是以,形成規模的難度也更大。

為年銷400萬flag,長城汽車瘋狂“囤廠”隻是棋局一角?

此外,從長城擴張産能的節奏,以及熱銷車型黑貓、白貓兩款車型近期因零部件不足等原因停産的情況看,長城旗下新能源車存在産能不足。同時,品質也是一大隐憂。2021年12月,歐拉好貓“換芯門”事件曾被央視财經報道,“歐拉汽車被曝涉嫌欺詐消費者”更是登上社交平台熱搜,引發社會熱議。

暫且不論長城2025年年産400萬輛的争議性,僅就其2022年開年的狀況看,長城190萬輛的目标或同樣存在難度,同樣令人焦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