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作者:記築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鳥瞰夜景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非遺文化聚落鳥瞰圖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濱水酒吧街鳥瞰圖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科創園區鳥瞰圖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未來生态橋效果圖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大運河(臨平段)核心區位于杭州塘栖古鎮——京杭大運河最南端的曆史名鎮,集聚運河文化和古鎮風貌資源。杭州市規劃城西科創大走廊和城東智造大走廊,蓄力建構創新産業軸帶。大運河科創城利用地處城東制造大走廊的區位優勢,積極對接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塘栖作為大運河科創城的核心節點之一,協同開啟大運河科創城整體建設,打造世界級人文空間。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低點鳥瞰圖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在保持塘栖古韻風貌的基礎上,設計通過五大政策彰顯運河文化: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水網重生:恢複原有水系、市河重制水鄉風情。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綠野相擁:運河北岸生态綠地、幾字形綠廊貫穿全境。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雙環疏解:外環疏解過境交通,内環保護古鎮安甯。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園鎮共栖:文旅島鍊、科創智園、栖居尚城相生共栖。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軸帶交織:公共活力軸與幾字形生态服務廊互相交織,将整個基地連為一體。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軌交芯成:地鐵延伸,串聯三個片區中心。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意向活化:保護曆史遺存和風貌,活化工業遺存、再現古鎮意向。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今古輝映:在地建築新與舊的融合。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文創鄉伴:以運河文化體驗為核心,文創鄉伴成為活力源點。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水鎮相融:策劃全年節慶項目,關聯運河文化體驗。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核心區按功能劃分為“文旅雙島”和“科創園區”兩大部分,其中“文旅雙島”包含秀旅魅力島及會務度假島;“科創園區”包括生态宜居坊、科創策源港及數智孵化園三大區域。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五大功能分區圖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今古相印:提取現存古鎮肌理汲取設計靈感,抽取“巷”、“院“、”廊“、“橋”、“埠”、“水”等元素,并将它們抽象簡化,再通過元素組合重塑,在不同空間尺度中,引水成廊,築宅造園,生成“今古相印”整體概念索引。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古韻回溯之橋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戲曲廣場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牌坊公園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特色街巷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枇杷主題養生酒店

雙園成趣:通過對現狀綠地整合,為周邊旅客、市民提供文化活動場地;置入藝術相關業态,打造藝術家聚落,為來到塘栖的藝術家們提供藝術創作平台和交流空間;回應塘栖碼頭文化,打造碼頭文化遊船公園,運用當地預便船和搖橹船作為遊玩特色吸引遊客。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藝術家聚落公園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碼頭文化遊船公園

三江聚核:三水沿岸分别含三大開放空間,通過置入幾大重要建築節點,依據片區的曆史文化特性,重要建築節點發揮其不同的功能,豐富整個片區的活動,演繹在地文化。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三岸聚核鳥瞰圖

方舟望客:通過改造曆史繭廠為絲綢文化展館,延續江南水鄉街巷肌理、建築形制。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島心公園鳥瞰圖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水脈築芯:以原有水網肌理為基礎,将體塊延伸,置入網際網路創新中心、智能辦公、體驗中心、商業街等建築業态,構成科創生活一體化街區。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水脈築芯俯瞰圖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水脈築芯節點圖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廠廊再生:對場地舊有熱電廠進行改造,保留工業記憶,激活室内空間,以開放的空間為大衆提供更多公共活動空間,同時以廣場及人行橋連通商業廊檐街區。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廠廊再生鳥瞰圖

暢綠容慧:通過規劃一條景觀生态廊道,為周邊辦公人員及市民提供活力、多元的戶外休閑環境,在節點上打造水上音樂劇場、雨水花園、沉浸式濕地公園體驗,同時置入商業業态,打造完整的一體化戶外活動場地。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水上劇場效果圖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是江南水鄉地域文化和運河文化的見證,也是杭州北部生态帶重要節點。通過文化遺産保護、文化傳承利用、文化旅遊發展、科創孵化轉化、景觀生态創新等多方面的規劃,聯通沿線區域協同發展,打造專屬的文化旅遊品牌,構築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城區範例。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日景大鳥瞰

國際競賽優勝方案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城市設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