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作者:记筑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鸟瞰夜景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非遗文化聚落鸟瞰图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滨水酒吧街鸟瞰图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科创园区鸟瞰图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未来生态桥效果图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大运河(临平段)核心区位于杭州塘栖古镇——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历史名镇,集聚运河文化和古镇风貌资源。杭州市规划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城东智造大走廊,蓄力构建创新产业轴带。大运河科创城利用地处城东制造大走廊的区位优势,积极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塘栖作为大运河科创城的核心节点之一,协同开启大运河科创城整体建设,打造世界级人文空间。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低点鸟瞰图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在保持塘栖古韵风貌的基础上,设计通过五大策略彰显运河文化: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水网重生:恢复原有水系、市河重现水乡风情。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绿野相拥:运河北岸生态绿地、几字形绿廊贯穿全境。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双环疏解:外环疏解过境交通,内环保护古镇安宁。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园镇共栖:文旅岛链、科创智园、栖居尚城相生共栖。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轴带交织:公共活力轴与几字形生态服务廊相互交织,将整个基地连为一体。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轨交芯成:地铁延伸,串联三个片区中心。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意向活化:保护历史遗存和风貌,活化工业遗存、再现古镇意向。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今古辉映:在地建筑新与旧的融合。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文创乡伴:以运河文化体验为核心,文创乡伴成为活力源点。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水镇相融:策划全年节庆项目,联动运河文化体验。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核心区按功能划分为“文旅双岛”和“科创园区”两大部分,其中“文旅双岛”包含秀旅魅力岛及会务度假岛;“科创园区”包括生态宜居坊、科创策源港及数智孵化园三大区域。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五大功能分区图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今古相印:提取现存古镇肌理汲取设计灵感,抽取“巷”、“院“、”廊“、“桥”、“埠”、“水”等元素,并将它们抽象简化,再通过元素组合重塑,在不同空间尺度中,引水成廊,筑宅造园,生成“今古相印”整体概念索引。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古韵回溯之桥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戏曲广场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牌坊公园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特色街巷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枇杷主题养生酒店

双园成趣:通过对现状绿地整合,为周边旅客、市民提供文化活动场地;置入艺术相关业态,打造艺术家聚落,为来到塘栖的艺术家们提供艺术创作平台和交流空间;回应塘栖码头文化,打造码头文化游船公园,运用当地预便船和摇橹船作为游玩特色吸引游客。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艺术家聚落公园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码头文化游船公园

三江聚核:三水沿岸分别含三大开放空间,通过置入几大重要建筑节点,依据片区的历史文化特性,重要建筑节点发挥其不同的功能,丰富整个片区的活动,演绎在地文化。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三岸聚核鸟瞰图

方舟望客:通过改造历史茧厂为丝绸文化展馆,延续江南水乡街巷肌理、建筑形制。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岛心公园鸟瞰图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水脉筑芯:以原有水网肌理为基础,将体块延伸,置入互联网创新中心、智能办公、体验中心、商业街等建筑业态,构成科创生活一体化街区。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水脉筑芯俯瞰图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水脉筑芯节点图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厂廊再生:对场地旧有热电厂进行改造,保留工业记忆,激活室内空间,以开放的空间为大众提供更多公共活动空间,同时以广场及人行桥连通商业廊檐街区。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厂廊再生鸟瞰图

畅绿容慧:通过规划一条景观生态廊道,为周边办公人员及市民提供活力、多维的户外休闲环境,在节点上打造水上音乐剧场、雨水花园、沉浸式湿地公园体验,同时置入商业业态,打造完整的一体化户外活动场地。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水上剧场效果图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是江南水乡地域文化和运河文化的见证,也是杭州北部生态带重要节点。通过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利用、文化旅游发展、科创孵化转化、景观生态创新等多方面的规划,联通沿线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专属的文化旅游品牌,构筑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城区范例。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日景大鸟瞰

国际竞赛优胜方案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