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世上最難等的
隻有男朋友?
不!
比男朋友更難等的是
一次暢快淋漓的排便!

研究發現,慢性便秘的男女患病率為
1:1.22~1:4.56[1]
蒼天啊,女性便秘比例竟然明顯高于男性
還要給女人多少罪才行?
一、便秘,為什麼偏愛女性
便秘主要有“慢傳輸型”和“出口梗阻型”兩種類型。
慢傳輸型也叫蝸牛型便秘,
主要因為腸道蠕動能力頹廢了,
輸送大便的能力下降,
這在老年朋友中見得多。
出口梗阻型也叫“塞子型”,
這是女性朋友常見的了,
是因為肛門不能順利打開,
便便才出不來的。
多懂一點: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女人為了适應直立行走以及順利分娩,骨盆變得比男性更寬大,這樣減少了對直腸的支撐。
另外,女性妊娠及分娩,或多或少會損傷盆底肌,導緻直腸前突(直腸壁突入陰道内)。剛開始可能不容易被察覺,随着年齡的增大或多次生産,這種缺陷逐漸明顯,導緻便秘。
以下這些原因也容易讓女性便秘:
生殖系統疾病:比如子宮後傾、過大的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等。這些病變的部位如果壓迫到直腸,也可能引起便秘[3]。
激素影響:女性來月經時,孕激素可抑制腸道蠕動,降低便意;有的人一到月經期便秘就加重,就與這種情況有關系。
吃的太少了:便便要達到一定體量,大腸才能啟動運輸機制。如果吃的太少,大腸隻能等攢夠了量再起運。在等待的過程中,食物殘渣在大腸裡不停地被抽幹水分,變得越來越幹,更不容易被排出。
二、便秘到什麼程度,需要看醫生?
如果你每周排便少于3次,還存在排便費力、排不盡等感覺,甚至需要灌腸或用開塞露,上述幾種情況出現兩個月,就要應該引起重視,及時就醫了。
另外,便秘不可以随意用藥導瀉,有兩個常見的誤區要避免:
誤區1:随意使用瀉藥。
這樣做很可能導緻内環境的電解質紊亂,加大腎髒負擔!
此外,長期服用作用于腸神經系統的刺激性瀉藥,還會導緻不可逆的腸神經損害,可能會引發結腸黑變病。
誤區2:一拉不出來就自行灌腸。
事實上,灌腸的方法通常隻适用于慢傳輸便秘,而對出口梗阻型便秘并沒有太大幫助。
另外,灌腸作為一種醫療行為,自行操作有很多風險。
不僅對腸道黏膜産生刺激造成水腫,還會影響腸道内環境,如果操作不當,嚴重的還可能造成腸穿孔!
三、改善便秘3個黃金法則
如果隻是偶爾排便時間過長、排便費力,不必馬上看醫生,可以試着先做些生活方面的調整。
以下3條改善便秘的建議很有用,一定要仔細看:
建議1: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在飲食方面,應當注重适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多喝水。膳食纖維通常大量存在于蔬菜和粗糧中[4],便秘的人可以适當多吃。
提醒:胃腸功能不好的人,攝入過多膳食纖維,可能會有腹脹、腹痛的表現,每周食用3~4次即可,每次以30~60克為宜。
建議2:多運動,特别是盆底肌肉訓練。
大多數人平常沒時間運動,但即使是飯後的散步,都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哦。
另外,平時多做些提肛運動,增強肛門附近肌肉的力量,也有助緩解便秘。
具體做法:用力上提并收縮肛門,保持上提及收縮狀态到自己的極限,然後慢慢地放松肛門,這樣一收一放是一次。建議每組做20~30次收放動作,每天做3組。
要點是上提收縮時要迅速用力,放松時要緩慢。
建議3:養成每天定時、專注的排便習慣。
大腸在早上和餐後最為活躍,是以在晨起或餐後兩小時内排便會更順暢。
在排便時也該集中注意力,很多人喜歡一邊玩手機一邊排便,看似沒有什麼直接影響,但是長期如此,會降低對肛門肌肉的控制,也就容易導緻便秘。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存在某些生殖系統疾病(如體積較大的大子宮肌瘤、直腸前壁重度脫垂)或是肛腸疾病,就應當及時針對病因治療哦[5]。
審閱專家:崔麗梅副主任醫師丨清華大學附屬垂楊柳醫院内分泌科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 中國慢性便秘診治指南(2013,武漢)[J]. 胃腸病學, 2013, 018(010):605-612.
[2] 歐陽振波, 劉萍, 餘豔紅. 女性骨盆研究進展及意義[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産科雜志, 2010(2):140-142.
[3] 張殿文, 孟繁澄. 女性便秘的診斷及鑒别診斷[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1993, 013(012):713-715.
[4] 金護申. 女性便秘的防治[J]. 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 1997(3):24-25.
吳嘉煖. 女性便秘特點的調查分析[D].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2008.
*本文内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尋并關注公衆号“騰訊醫典”,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