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厭學?知道真實原因,你就不會瞎着急了

一大早雯雯媽就跑來求助,她說:“雯雯性情大變,簡直不像我閨女了!”

雯雯11歲了,以前她對自己要求很高,如今“學霸人設”突然就崩塌了,作業也不寫了,成績從A跌到C,她也不着急,每天就忙着打扮自己,還偷偷買了飾品和彩妝。

雯雯媽是說也說過了,罵也罵過了,可孩子就是不聽她那一套,不禁感歎:以前那個聽話懂事、好學上進的閨女,去哪兒了?

為啥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厭學?知道真實原因,你就不會瞎着急了

恰好我最近接待的一個咨詢,也是同樣的情況,主人公是個12歲小男生,剛剛升入國中,國小還是名列前茅的他,成績一落千丈,跟父母的關系也是十分緊張,動不動娘倆就能吵起來。

用這個小男生的話說就是:“你就知道學習,有本事你自己學啊,逼我幹嘛?我盡力了,我就這水準。”給爸媽起得鼓鼓的。

為啥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厭學?知道真實原因,你就不會瞎着急了

其實,孩子會在8-9歲,進入青春期早期,而青春期的孩子厭學,是個特别高發的“童年困境”,而此時孩子正處于,中考分流和聯考拼搏的關鍵階段,一旦處理不好,就有可能與大學無緣。

為什麼孩子進入青春期,就會厭學呢?這可不僅是叛逆這麼簡單。

為啥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厭學?知道真實原因,你就不會瞎着急了
為啥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厭學?知道真實原因,你就不會瞎着急了

孩子小時候不愛學習,家長還可以“打一棒子給個甜棗”,可青春期之後,很多家長都說:“我啥方法都用了,可他就是不學。”為什麼咱家那個愛學習的好孩子,就變化這麼大呢?

孩子是在學着獨立

進入青春期,孩子的首要任務是,發展出獨立的人格。他們需要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學着自己做主,要獨立去決定事情。

如果他遇到的是,一對控制欲比較強的家長,他就沒有這個機會。是以他隻能選擇對抗,而且要從總容易激怒父母的“學習”入手,這樣成功了,才能彰顯他的主權。

孩子做事的優先級變了

10歲之前,孩子做事的優先級是:第一位,學習要好;第二位,人緣要好;第三位,形象要好。可這種優先級排序,在青春期就完全颠倒過來了。

青春期的孩子會把個人形象放在第一位,在同齡人中的受歡迎程度,是他們第二位關注的,學習好就落到了第三位。

因為優先級的變化,孩子往往會把更多的時間、精力,用在他認為更重要的事情上,女孩子開始打扮自己,男孩開始耍帥裝酷。

這就會給家長一種猝不及防感,以前那個愛學習的好孩子哪兒去了?他為什麼會對自己的糟糕表現,滿不在乎?他怎麼一點上進心都沒有?

為啥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厭學?知道真實原因,你就不會瞎着急了
為啥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厭學?知道真實原因,你就不會瞎着急了

進入青春期之後,孩子們的當務之急,是保持良好形象,成為社交達人,獲得更多朋友的認可。正因為不了解這個原因 ,很多家長都犯了下面兩個錯誤。

1、逼迫就範

“你不學習,我就會很失望,很難過,你就是不孝順!”“你不學習,就扣你零花錢,你心愛的玩具也沒收!”“你必須學,不學就别吃飯,不學就别回家!”

這些方法,無一不是在逼迫孩子就範,也是家長要掌控主導權的一種表現,而這往往會激起孩子的對抗欲,他們會說:“随便你吧,拿走什麼都行,反正别想逼着我學習!”

2、降低要求

您可能會聽到這種建議:“别管他了,成績不好,他自己不知道丢臉麼?等他跌到最後一名了,他就知道要努力了。”

實際上,很多孩子并沒有因為落後,而奮起直追。他們大多會降低要求,讓自己适應這種失敗的狀态,甚至告訴自己:“我已經盡力了,不能再好了。”

而家長“江郎才盡”之後,也會降低要求,他們可能會說:“好吧,但是你至少得及格吧?!”

其實,這對一個本來是有能力的孩子來說,是多麼可怕!

因為,他厭學的原因是為了對抗父母,或是優先級産生了變化,而不是“做不到”,降低要求無疑是耽誤了孩子。

為啥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厭學?知道真實原因,你就不會瞎着急了

要改善孩子的青春期厭學,其實不是方法已經用盡了,而是我們要抛棄小時候的那些方法,根據孩子新的特點,為他們量身定制新的幹預方式。

1、找出基準線

家長可以參考,孩子以前努力學習時的“各種表現”,為孩子找出一個學業上的基準線。

不要對孩子說:“發揮你的最佳水準”、“盡你最大的努力”。而是要把以往的紀錄具體擺出來。

對他說:“在五年級的秋季學期,你完成了所有的作業,綜合成績達到了A或B。這就是我們要求的最低标準。如果你因為任何原因低于這個标準,我們就會監督你,幫助你,讓你保持在這個水準。”

為啥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厭學?知道真實原因,你就不會瞎着急了

2、完善優先級

支援孩子在外貌上的追求,允許他們花時間去社交,但也要告訴他們:這段時間,是他們自我完善的關鍵期,此時沒有荒廢學業的孩子,都會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他們不但能讓自己美美哒、帥帥哒,在朋友中如魚得水,他們還能管理自己的學習,讓自己在學業上表現優異,進而赢得更多同齡人贊賞的眼光。

巧妙利用優先級,讓學習成為孩子完善個人形象的有力武器。

為啥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厭學?知道真實原因,你就不會瞎着急了

3、監督在一起

告訴孩子:“如果你的學習持續沒有改善,我會到學校去,跟你的老師和同學談一談。”

要讓孩子知道,我們這樣做是為了對他負責,因為他的厭學,很有可能會導緻中考、聯考的失敗,進而影響他的人生走向。我們這是在維護他未來的利益。

而學校在青春期孩子眼中,就是他們的小世界,在學校他們需要擁有自己獨立的形象,而父母的出現,無疑會破壞他的形象,讓他看起來像一個“還沒長大的孩子”。

他們會為了保護自己的形象,而努力改善學習表現的。

為啥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厭學?知道真實原因,你就不會瞎着急了
為啥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厭學?知道真實原因,你就不會瞎着急了

蓁蓁總結

請家長們記住,監督是為了保證孩子的長遠利益,而不是誠心跟孩子做對,要把這個理念傳遞給孩子。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孩子厭學,還有可能是因為不能融入新的班級,人際關系危機,或者是遭遇了校園霸淩,家長不要忽略這些影響,要找到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再對症下藥。

您家有青春期厭學的孩子麼?您又是怎樣應對的呢?咱們評論區見。

為啥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厭學?知道真實原因,你就不會瞎着急了

我是 @蓁蓁心理撫養 ,您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專注兒童心理研究,歡迎關注我。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侵立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