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漫談中華藝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快樂的周末已經結束,轉眼又到了辛勞打工的日子。

漫談中華藝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要問我周末最快樂的是什麼,我想大家一定會說:“一杯紅酒配電影,關上手機,舒服窩在沙發裡,....”

當今社會我們好像總喜歡用“酒”來表達我們的情感,朋友聚會喝點酒、好友送别喝點酒、今天開心要喝酒、今天不開心也要喝酒、結婚要喝喜酒、掃墓要斟祭酒...

可以看出,酒在今天已經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它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為什麼中國人動不動就要喝酒呢?酒的背後又有哪些令人着迷的文化曆史呢?别着急我們一起接着往下看。

其實酒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中國制酒、飲酒的曆史源遠流長,品類繁多,酒文化更是滲透于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

大概在三四千年前,商朝的君主纣王,十分喜愛喝酒。原本天資聰穎、勵精圖治的他,後來沉迷美酒,建造酒池肉林,結果剛愎自用,竟落得亡國的下場。于是人們便開始覺得喝酒就會亡國。

漫談中華藝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酒池肉林·纣王

是不是以為這樣酒就會退出曆史的舞台呢?其實,這才是我們酒文化的開始。

漫談中華藝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後來,到了周朝,周天子認為酒是亡國的根源,建朝便頒布了禁酒令。雖然周朝最終也滅亡了,但它存在的時間要比商朝久一些。這樣一來,人們更加覺得喝酒真的等于亡國。

再到了漢朝,雖也頒布了禁酒令,但隻是徒有虛名,從皇上到平民大家幾乎喜愛喝酒。有史書記載,漢景帝劉啟之子劉勝中山王在去世後,更是放了5000公斤的酒在其墓中。

後來的朝代看到漢朝喝酒如此放縱還很繁華的樣子,于是紛紛效仿,開始喝起酒來,畢竟喝酒不一定會亡國還有可能達到巅峰。

漫談中華藝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明白了喝酒不會亡國之後,喝酒這回事還需要有人來“帶貨”,才能走得更遠。漢朝的好酒之風更是直接影響到了魏晉風骨,諸多名人雅士也将喝酒和作詩合二為一。

曹操就曾在《短歌行》中寫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漫談中華藝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王羲之、歐陽修等人更是閑着沒事就曲水流觞、不醉不歸。

在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集序》中更是将他們喝酒的場景一一記錄了下來。

王羲之·代表作《蘭亭集序》

這樣一來,喝酒更成為了風雅之事,吸引了一大批人。

于是杜甫也來了,據記載,他一生中大約創作了一千四百多首詩,關于飲酒的就有三百多首。他的好友李白對酒也是十分癡迷,在著作《将進酒》中寫到:“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漫談中華藝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飲中八仙圖》·所繪内容為唐代八大著名詩人飲酒作詩之事

随着喝酒的文人墨客越來越多,喝酒這件事也慢慢成為了一件雅興之事,于是在後來的日子裡,上至王侯将相、下到市井小民都十分鐘愛喝酒。

到了今天,我們好像總是喜歡在各種情境下喝點酒,正如開頭所講那樣開心喝、不開心也要喝,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源于我們傳承了千年的酒文化。

在酒文化演變的過程中,我們也越來越注重喝酒時内心的感受,貼近自己的内心。其實我們看重的并不是喝酒,而是情緒的表達,對家人的思念之情,對朋友的手足之情等等...

酒文化作為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曆史幾乎與人類文化史一同開始,其發展曆程與經濟發展史同步。

時至今日,酒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具有豐富的精神文化價值。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它展現在各個方面。在這個意義上講,飲酒不是就飲酒而飲酒,它也是在飲文化。

不過喝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喔!你喜歡喝酒嗎?評論去一起聊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