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近30年來最強風暴侵襲歐洲?專家“會診”風暴“尤妮斯”

2月18日,大西洋風暴“尤妮斯”侵襲英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等歐洲多國,已造成多人死亡,并導緻大量航班取消、列車停運和渡輪停航,成千上萬人遭遇斷電。

在英格蘭南部懷特島,陣風時速超過196公裡,重新整理英格蘭地區紀錄。英國氣象局釋出風暴紅色預警,提醒群眾避免外出。歐洲氣象學家表示,“尤妮斯”可能是英國近30年來遭遇的最強風暴。

中國氣象報社邀請國家氣象中心首席、正研級進階工程師黃彬,國家氣候中心首席、正研級進階工程師劉芸芸,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羅亞麗等,共同研讨風暴“尤妮斯”。

01. “尤妮斯”到底有多強?

風暴“尤妮斯”在愛爾蘭上空發展後,于2月18日掠過英國部分地區,然後向法國北部和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挺進,随後繼續深入丹麥和德國地區。

在英格蘭南部懷特島,“尤妮斯”陣風時速超過196公裡,重新整理英格蘭地區紀錄。

那麼,196公裡每小時的風速是什麼概念? 在大陸,熱帶氣旋一般按級别劃分為熱帶風暴、台風、強台風、超強台風等。陣風時速超過196公裡,在大陸通用标準來看大概是54.4米/秒,換算成台風是16級,屬于超強台風級别。

近30年來最強風暴侵襲歐洲?專家“會診”風暴“尤妮斯”

2月18日,在英國布萊克浦,巨浪拍打堤岸。風暴“尤妮斯”18日侵襲英國多地。在英格蘭南部懷特島,陣風時速超過196公裡,重新整理英格蘭地區紀錄。據當地媒體報道,風暴已造成英格蘭地區3人死亡。圖:新華社

是以,專家預計,這可能是英國近30年來遭遇的最強的、災害性較大的一次風暴。

從英國氣象局的預警中也可以看出此次天氣事件的極端性。2月18日上午11點,英國氣象局釋出最進階别的風暴紅色預警,覆寫德文郡、康沃爾郡和薩默塞特郡的海岸線以及南威爾士。短短幾小時後(當地時間淩晨四點),英國氣象局釋出第二個紅色預警,覆寫英格蘭東南部的大部分地區,而這也是英國首都倫敦首次釋出“紅色預警”。

在英國氣象局的預警系統中,紅色預警意味着“預計會有危險性天氣,很可能會對生命構成威脅,旅行、能源供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中斷,财産和基礎設施可能遭到大面積破壞。”

除英國外,風暴還襲擊了德國北部的大部分地區,該地區宣布進入紅色警戒狀态,随後解除;荷蘭釋出紅色天氣預警,數百個航班被取消,火車停運。

02. “尤妮斯”影響如何?

堪稱是,所到之處,一片狼藉!

歐洲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和企業斷電,交通網絡陷入混亂。倫敦O2體育館頂部被狂風撕開,緻使體育館部分内部結構外露。丹麥渡輪營運商聯合輪船公司18日宣布,鑒于風浪太大,暫停英吉利海峽往返英國多佛爾與法國加來的渡輪。

據英國氣象部門和相關媒體消息,“尤妮斯”帶來的強風、降雨等天氣造成英國至少9人死亡,多地電力設施受損、交通中斷,大量房屋建築受損、樹木倒伏,超過20萬戶家庭電力中斷,取消航班400餘個。另外,愛爾蘭、英國、比利時、荷蘭和德國至少有12人因強風暴喪生。

大陸中央氣象台也對後續天氣趨勢進行預測:未來兩天,北大西洋至西歐還将有西風帶低壓系統東移。與2月18日強風暴“尤妮斯”相比,新的系統影響範圍偏北,強度偏弱,英國西部和南部、英吉利海峽、西歐北部沿海等地仍有6至7級風并伴有弱降水。

近30年來最強風暴侵襲歐洲?專家“會診”風暴“尤妮斯”

大陸FY-3D衛星監測圖像 2022年2月19日(局地圖) 圖/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近30年來最強風暴侵襲歐洲?專家“會診”風暴“尤妮斯”

大陸FY-3D衛星監測圖像 2022年2月19日(大範圍圖) 圖/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03. “尤妮斯”為何那麼強?

從成因上看,是兩種力量在“糾纏” 。

在“尤妮斯”之前,英國尚未從風暴“達德利”中的影響中走出來。事實上,最近襲擊歐洲的一系列風暴均屬于溫帶氣旋。這種氣旋的勢力很不一般,基本主導着歐洲西部冬季的天氣過程,最強烈的氣旋因其登陸時帶來的強風和風暴潮對沿海造成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影響。

溫帶氣旋的“脾性”與熱帶氣旋不一樣,它是冷暖空氣激烈對抗的産物,伴随着鋒面而出現,同一鋒面上有時會接連形成2~5個溫帶氣旋,自西向東依次推進。

此次歐洲風暴組團出現,正是大西洋上空兩種力量——冷空氣和暖空氣強烈對峙的結果。那麼,這兩種力量從何而來?

受全球變暖和拉尼娜事件影響,2月以來北大西洋海表溫度異常偏暖,大西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

與此同時,極渦偏向大西洋和歐洲大陸,在大西洋中高緯地區形成相對穩定的鋒面,為溫帶氣旋的形成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來自極地的冷氣團快速南下進入西風帶,有利于氣旋維持穩定并不斷發展,而英國南部持續受氣旋系統南部的異常西風影響,最終形成了強風暴事件。

此外,此次風暴之是以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壞,很可能與大西洋東部上空盤踞的一隻“蠍子”有關。

這隻“蠍子”就是刺狀急流,一種可在風暴内部形成的細小而狹窄的氣流,并在100公裡以内的區域範圍内産生強風。刺狀急流類似于天空中的蠍子,因為它就像蠍子尾巴上的刺一樣,随着風暴而移動。強烈的刺狀急流就像一條風暴生産線一樣,源源不斷地每一兩天就生産出新的風暴。它是強風的核心,有時會在快速加強的低壓區域形成并向地面延伸。

刺狀急流發生在某些類型的溫帶氣旋中。這些氣流在距地表上方大約5公裡處形成,然後下降到氣旋的西南側,靠近其中心,在此過程中不斷加速,并從大氣上層帶來快速移動的空氣,可持續1至12小時。

刺狀急流難以預測且相對罕見,這使風暴變得更加危險。一個典型例子是發生在1987年的“大風暴”,當時僅英國就有18人喪生,1500萬棵樹被風速超過160公裡/小時的大風刮倒。

近30年來最強風暴侵襲歐洲?專家“會診”風暴“尤妮斯”

2月18日,英國倫敦的一棵大樹被吹倒在地。來源:新華社

04. 未來強風暴會更多嗎?

近年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歐洲遭受強天氣侵襲的事件也屢有報道,那麼未來強風暴事件會變得更加頻發嗎?

去年,一項發表于《地球實體研究快報》的研究對歐洲強暴雨天氣進行分析後發現,受氣候變化影響,歐洲未來發生強降雨風暴的頻率可能會顯著增加。科學家估計,到本世紀末,這些移動緩慢的風暴在陸地上的發生頻率可能會增加14倍。

可見,極端風暴的變化是顯著的,并将導緻整個歐洲毀滅性洪水頻率的增加。風暴帶來的強降水導緻積水、洪災,或帶來毀滅性影響。

有研究發現,随着氣候變化的加速,英國将出現更強烈的風暴,其中大部分的增加來自于刺狀急流。

全球變暖可能會導緻更多強風力的風暴産生。氣候模式預測結果顯示,未來歐洲風暴的頻率和潛在損害将會增加,但氣候模式尚不能準确表達刺狀急流這種可能顯著增加潛在損害的局地急流。

對未來氣候的預測表明,到2100年,具有“刺狀急流”前兆的氣旋比例将增加到45%,而具有“刺狀急流”前兆的爆發性氣旋(指氣旋中心氣壓在24小時内下降超過24hPa的氣旋)的比例将從9%增加到14%。這表明,在未來氣候條件下,具有“刺狀急流”前兆的爆發性氣旋在歐洲引起風相關的風險将大幅增加。

近年來不斷頻發的極端事件為人類敲響了警鐘。在北太平洋,像英國經曆的這種強度的風暴往往是在靠近太平洋偏北的海域(日本海)出現。

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的背景下,需要加強對天氣氣候的監測、預報預測、風險預估與影響評估等能力,提供精細、準确、可靠的天氣氣候資訊和産品;增強面向行業領域使用者需求的服務能力,重點開發提供基于影響的預測評估産品,使天氣氣候的資訊産品能夠應用于氣候變化減緩、适應和韌性建設。

來源:中國氣象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