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如果有這些行為,會養出一個叛逆的孩子

一些父母認為孩子不聽他的話就等于叛逆,但是事實并非如此。美國女作家艾倫·佳林斯基認為,親子關系的發展具有六個階段。

父母如果有這些行為,會養出一個叛逆的孩子

而前四個階段包括父母進行親子互動的想象、父母對家庭規則的制定、父母向孩子灌輸成人價值觀架構、父母審視自己的教育方法……

這時父母是這段親子關系的主導,孩子是完全崇拜和順從父母的。但是當孩子稍大以後,他們開始獨立和自主,也有了與父母不一緻的觀點和做法。

父母如果有這些行為,會養出一個叛逆的孩子

而如果你總是因為孩子不順從你而憤怒,那不是孩子叛逆,而是你沒有做好面對“孩子已逐漸獨立于你而存在”這一事實的準備。

孩子是否叛逆的标準不在于是否對你百依百順,而在于他是否在交際中對他人造成傷害、是否總違背恰當的家庭規則,是否無視社會的道德規範等。

父母如果有這些行為,會養出一個叛逆的孩子

而如果你的孩子真的就如上所說的那樣“不聽話”,總是在心理上和行動上傷害他人,那麼父母也應該回想一下,你在養育過程中,是否出現以下行為:

溺愛嬌縱孩子

一些70後80後父母,他們出生于物質比較貧乏的年代,是以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時候,總是急切地想要傾盡自己所有的家當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

父母如果有這些行為,會養出一個叛逆的孩子

父母泛濫式的給予讓孩子享受着衆星捧月的感覺,無規則式的寵愛讓孩子無法學會感恩和回報,等到孩子長大後,就可能出現和朋友打架、金錢揮霍無度、無視社會規則等叛逆行為。

因為這些孩子是始終自身感受為中心,隻要能夠讓自己開心,隻要能吸引他人目光的事情,他們都可能會去做,而不考慮他人的感受。

父母如果有這些行為,會養出一個叛逆的孩子

嚴厲地懲罰孩子

在我們告誡父母不能溺愛孩子時,一些父母就抄起了藤條,再次撿起“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金科玉律。

吼叫和打罵的确能夠帶來孩子短期的順從,但是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指出,嚴厲的懲罰的長期效果可以用4R來概括,即resentment(憤恨)、revenge(報複)、rebellion(反叛)和retreat(退縮)。

父母如果有這些行為,會養出一個叛逆的孩子

一些父母在嚴厲地打罵孩子過後,在向他人津津樂道自己的養育技巧時,你的孩子也許正在内心念叨:“我以後偏要對着幹,我才不要什麼都按你們說的做。”

反複唠叨孩子

我們經曆過這樣的情形,當我們看到自己的房間很亂,正準備拿起掃把打掃的時候,媽媽一走進來就開始形容你房間多邋遢,她一天照顧你到底有多辛苦時,你的反應可能是:好啊,那我現在不做了。

父母如果有這些行為,會養出一個叛逆的孩子

又或者是小孩遇到一個水坑,父母總是念叨要小心,濕了有多麻煩,這時小孩偏要去踩一腳,當然最後都免不了挨一頓罵,但是這也是對父母無休止地念叨的一種無聲對抗。

限制孩子的一切

對于一些孩子來說,叛逆是對限制的一種對抗。我的一位侄女去年剛剛上大學,五六百分的成績讓她在重慶能夠輕松上一個不錯的大學,在填志願的時候她的父母急切地想要她報當地的師範大學,她卻堅決不同意。

父母如果有這些行為,會養出一個叛逆的孩子

後來她還是報考了一所外省的非師範大學學哲學,我曾問她是否真的怨恨成為一名教師。

她問答:“我根本就沒有不願意成為老師,隻是我從小任何事情都被安排得很死,這一次我就是不聽他們的。”

父母如果有這些行為,會養出一個叛逆的孩子

“上什麼高中,選文科還是理科,穿什麼衣服等等都是父母決定,我現在長大了,我要走遠一點,他們讓我做什麼,我偏不做什麼。”

長期失去選擇權的孩子,一旦覺得自己能夠擺脫限制,他可能就不再給予父母插足他人生的機會,而這,也是與父母之前的願望完全違背的。

父母如果有這些行為,會養出一個叛逆的孩子

孩子在耍性子,發脾氣的時候,你覺得他是叛逆,是“不聽話”,但是家長也必須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行為,是否為孩子叛逆的種子提供了不良教養方式的豐厚土壤。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