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國内第二四缸的奔達燎70,它不光是國内首個運用四缸的巡航車,在國際市場也是罕見車型,諸多亮點讓它在國内外備受關注,甚至國内許多玩家還未試駕就早早盲訂。

一台700cc級的四缸車賣四萬多元,确實有很大吸引力,但它真的适合摩旅人嗎?這台四缸的動力屬性如何?城市代步行不行?等等問題,一直是涅槃見過實車後的心裡疑問,終于在漫漫長假後,我能夠親自試駕解答。
奔達燎700分為标準版和高配版,兩個版本售價分别為 45800、 46800元,兩個版本差別在于卡鉗和避震的品牌,以及發動機的動力差别。本次試駕版本為高配版。
奔達 燎700 實拍聲浪
在上市初期,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玩家一聽到燎700搭載一台680cc的四缸機時都很期待它的動力。但真正試駕後,它的動力并不是亮點,甚至稍有失望。
四缸的聲浪的确好聽,發動機拉到高轉的加速感也增加了興奮值,但低轉時的動力卻很平順,即使在起步時把油門急忙擰到底,它的動力也是個慢性子,有一種400cc雙缸的感覺。
這台有着國産第二四缸稱号的發動機,其實從功率扭矩參數來講能力并不差,但因為都是偏向高轉的調校,最大扭矩8000rpm才發揮出來,同時因為車重影響推重比和後輪310寬度增加了動力損耗等幾個原因,導緻燎700的初段動力并不猛烈。這也是為何大多巡航車采用V型雙缸。
不過從騎帥不騎快的角度來講,這對于很多喜歡遊街和跑長途的玩家來講并不是病痛,這台直列四缸機的平順和靜谧還帶來了更惬意的體驗。
受到後胎310寬度的影響,即便看着很帥、很有力量感,但對操控的影響很直接,車身很輕但不靈活。
用燎700壓彎總感覺有一股力量想把我好不容易壓下去的傾角拽直立,越快的速度壓彎越難下放大傾角,包括國内外其它同類車型,這是寬胎帶來的弊端之一。
雖然國外有騎着200+寬胎的哈雷在山裡暢快壓彎的先例,但真的需要實打實的技術,尤其這台車輪胎的弧面更小,是以壓彎時不僅需要更大的力氣,還要更多的熟悉度。
但寬胎并不是一無是處,除了視覺效果之外,它在直線和刹車時擁有更強的抓地力,可以更放心一些擰油門,高速行駛時增加車身穩定的功效也是窄胎所不能匹及的。
街道的體驗,燎700的确有很多劣勢,因為這裡不是它的主場。從高速巡航的角度來看,它有着不可否認的舒适性。
騎行三角設計的恰到好處,車座離車把和腳踏的距離,讓身高168cm的我在保證有足夠伸展空間的同時又不覺得抻着胳膊腿在騎, 肢體很自然的落在屬于它們的位置。對于身高威猛一些的騎士,腿部也有很寬裕的空間,長途騎行能讓身體有放松條件,同時坐墊也比較軟。
此次試駕的高配版燎700搭配Brembo卡鉗,在重刹時,瞬間強烈的撞牆感能快速制服這台整備重量235kg的大巡航。低速行駛時,前後刹車也表現出很細膩的線性手感,從另一方面增加了掌控性。
綜合對燎700的初步體驗來講,如果市場回報品質過關的話,四萬多元買一台用來跑長途摩旅的車,它相比同價位競品有着很多優勢,它的劣勢對于僅在城市中用來遊街代步、不看重速度和操控的玩家倒也不是很大弊病,是否值得選購,還是要看它的優劣在您心中的占比。
如果打算選購的玩家,建議直接選擇高配版,高低配之間隻差了一千元,避震和卡鉗的規格可差了不少,同時還能多得到6千瓦和3牛米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