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學大咖談|專訪淄博市作協主席宗利華:穿着警服的小說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孫遠明曹竹青張薦博 李曉旭 設計 許晨

2月15日,在第二屆青未了散文獎征集期間,記者踏上尋訪山東十六市作協主席的第一站,前往淄博,聽淄博市作協主席宗利華講講他的文學創作之路。

見過宗利華的人,會被他身上的神秘感所吸引。他有雙重身份,一個身份是淄博市警察局的警察,另一個身份是淄博市作協主席。兩個身份,一個理性,一個感性。看起來毫不相關,卻又實實在在地巧妙融合在了一個人的身上。

文學大咖談|專訪淄博市作協主席宗利華:穿着警服的小說家

對文學的執着與偏愛

宗利華與文學之間,始終有根線在連接配接着,這根線,叫做愛好。即使命運将他帶離文學,又會被他執着地拉回到文學的軌道上。

宗利華生于淄博,這裡是“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鄉。高中時,宗利華就和幾個同學成立了文學社,一起交流喜歡的作家和閱讀心得。在經曆複讀失利後,宗利華曾經幹過制絲廠電工,當過看大門、送報紙的保安。期間,宗利華會把人家丢棄不用的廢報紙上的文章剪下來裝訂成冊,開始偷偷地寫點很短的散文,寫了也就悄悄留着,從沒投過稿。

兩年的警校生涯,和文學絲毫不沾邊兒,但宗利華堅持寫作,并開始向當地報刊投稿。1994年,宗利華在《淄博日報》發表了第一篇作品,稿費15元,宗利華決定去買本書獎勵一下自己。“這本書到現在還在我書櫥裡。”

宗利華真正想當作家,是在參加工作後。“當時市警察局要辦一份報紙,需要一批新生力量,可能了解到我寫東西,直接把我調去實習。實習完畢,直接留下。那張小報紙四個版面,第四版是副刊版,我恰好是該版編輯。”在這幾年中,宗利華開始認識一些作家,也漸漸萌生了要當一個作家的願望。

文學大咖談|專訪淄博市作協主席宗利華:穿着警服的小說家

作家必須得是“雜家”

因為喜歡看《小小說選刊》,宗利華逐漸摸清了自己的文學方向:進行小小說的創作。宗利華自1996年開始創作,以《綠豆》出道,叩開了小小說的大門。這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小小說創作的第一個高峰,《小小說選刊》轉載并将其評為1999-2000年度全國小小說佳作獎。

2005年,宗利華又以《越位》為首的10篇作品,獲得小小說業界的最高獎項第二屆“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他的作品情節跳躍、富有張力、節奏快捷、變化多端。有評論家評價他的作品:無論是描寫現實生活還是網絡人生,都有着人物命運的不可預測性,因而可讀性較強。同時,宗利華的小小說又有較強對人性的拷問和批判意識。他的語言富有節奏感和時代氣息,善于用人物對話表現個性特征,不乏生動和直面人生的熱情。

小小說短而精,有其自身的架構、語言和意蘊,寫好不易,但宗利華卻屢屢突破自己,一直給讀者驚喜。他的愛好廣泛,喜歡繪畫、電影、足球、閱讀等等,這些都為他的寫作提供了靈感和素材。比如和繪畫相關的《唐卡》,和電影相關的《十誡》,和足球相關的《越位》……在宗利華看來,愛好和文學是相通的,一個作家,必須得是一個“雜家”,作家要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不能越寫越窄。同時,對于意蘊的表達,電影、繪畫、舞蹈等和文字都具有一樣的作用,隻是表達的形式不同。是以,在宗利華的部落格中,我們常常能夠看到他對于諸多愛好的思考,去考究它們的叙事方式、表達手法等。

文學大咖談|專訪淄博市作協主席宗利華:穿着警服的小說家

穿警服的作家

作家和警察,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角色,也一度曾讓宗利華頭疼。但走過一路的他漸漸發現,“兩條腿”走路,會走得更加穩健。

宗利華曾經先後就讀于魯迅文學院首屆全國公安作家班(1999年)、山東省作協第二屆青年作家高研班(2007年)、魯迅文學院第十三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2010年)、魯迅文學院第二十八屆中青年作家深造班(2015年)。

2010年,在魯迅文學院學習期間,宗利華發表了一篇《焦慮,以及突破》的散記,這時候的他開始剖析自己:一方面是,如何突破文學方面的瓶頸;另一方面是,如何協調兩種看似泾渭分明的角色帶來的沖突。“身處基層的我,多數時候,卻必須面臨許多很實際的、細節化的、不可知的、往往還是無情的選擇。當你同時喜歡兩種節奏感完全不同的職業,注定存在某種痛苦。這完全是理想與現實的、感性和理性的兩種模式。”

宗利華文學創造的前十年,一直專注于小小說的創作,從2007年開始,宗利華逐漸轉型,向中長篇小說進軍。他這樣解釋:“在小小說領域,我已經沒法颠覆我自己了。”也是在這時起,宗利華遇到了一個機會。他從原來淄博市警察局宣傳部門,被下派到一個縣城派出所當基層民警。那個派出所在城郊結合部,兩年的所見所聞,促成了宗利華的中篇小說《香樹街》,以及後來以“香樹街”為背景的一系列小說。基層民警的工作,讓宗利華直面很多沖突沖突,人性善惡,給了他對生命和生活更深刻的觀察和體驗,這是警察這個職業帶給作家的與衆不同的視角。評論家李掖平說:“宗利華憑借香樹街,建構起自己的文學地标。”這條街也變成了宗利華的一個精神故鄉,正如沈從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東北鄉。

文學大咖談|專訪淄博市作協主席宗利華:穿着警服的小說家

截至目前,宗利華已經創作出長篇小說、小說集17部。其中,《盛宴》《越跑越追》就是兩部公安題材的長篇小說,受到讀者廣泛好評。

作品要有時代生活的煙火氣

在宗利華的身上,很多地方都展現出了他的求“變”和求“新”。比如自我颠覆,實作小小說到中長篇小說創作的成功轉型;比如《天黑請閉眼》、《天秤座》等極具流行感的小說創作;比如作為市作協主席,對“文學齊軍”中網文作家的接納和推介……

文學大咖談|專訪淄博市作協主席宗利華:穿着警服的小說家

從外貌來看,宗利華給人嚴謹、厚實的感覺,但他的思維十分活躍,緊跟潮流。作為“70後”文學新魯軍的一員,宗利華的文學創作一直力求深入生活,緊扣時代的脈搏。宗利華提出,每個地域的作家,作品中都會帶有鮮明的地域符号,這是無法避免的,雖然短期内很難改變,但可以讓符号随着時代發展不斷進步。在當下“快餐式”閱讀時代,作家更應靜下心來打磨作品,生産出緊貼生活、緊貼當下時代背景、有煙火氣的作品。

寫作如何不局限于小我?如何寫出深度,而不是浮于表面?對于參與第二屆青未了散文獎的寫作愛好者,宗利華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對于作品立意的高度和深度,這是寫作者無法一蹴而就,短時間就能提升的。這部分的寫作者,不妨就從語言着手下功夫,将情感、資訊點等藏在語言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作品讀起來同樣也會趣味橫生,更加有可讀性。

文學大咖談|專訪淄博市作協主席宗利華:穿着警服的小說家

作家簡介:

宗利華,1971年出生,中國作協會員,淄博市作協主席。出版長篇小說《盛宴》《佳城》、小說集《水瓶座》《香樹街》《天黑請閉眼》等17部,小說多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等轉載,有作品被翻譯為英、法、德、西班牙、韓文,曾獲公安部金盾文學獎、山東省泰山文學獎、山東省文藝精品工程獎、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