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說的,生活遠比電視劇狗血。
看到今天的微網誌熱搜我确實信了:#男子贈與小三财産妻子起訴贈與無效#男子贈給小三500餘萬及房産 養了孩子8年才發現是“喜當爹”#
近日,廣東深圳龍華法院受理了三起案件。

2010年丈夫結識小三,小三兩年後生大女兒,丈夫花111萬餘元全款給小三買了一套房。
2020年,丈夫做親子鑒定發現大女兒非親生。當年12月,妻子起訴丈夫、小三和大女兒要求返還全部購房款項及利息等,經調解協定,房産過戶給了妻子。
2021年,妻子又起訴要求小三及大女兒返還丈夫贈與的547萬餘元及利息181萬餘元等。法院判決贈與合同無效,目前案件正在執行中。
2021年6月,小三生下小女兒,起訴情人要求一次性支付撫養費648萬元等。目前,第三起案件拟安排2022年2月開庭。
整件事情非常狗血,丈夫數十年的出軌史,妻子的隐忍與爆發,小三的肆無忌憚,利益的糾葛,情感的背離和混亂,丈夫給妻子戴綠帽子,又反被自己的情人“喜當爹”。
而節骨眼上,情人再次懷上小女兒,索取巨款。
小編真想說一句:報應不爽。
01 這場鬧劇裡,誰赢了。
肯定不是妻子,丈夫數十年身在曹營心在漢,家外有家,這樣的委屈是如何咽下的。
實在不明白,守着這樣名存實亡的婚姻到底有何意義。
這樣的婚姻不僅僅是苟且和将就,而是無情、背叛、傷害、欺騙、隐瞞、失望到絕望、令人心寒。
赢的人也不是小三,有史以來,小三都背負着破壞家庭的罵名,遭受着道德的譴責,始終見不得光,事件中的小三更是人财兩空。
但這位第三者也是有能耐的,居然還懷上了小女兒(按時間算,應該是在親子鑒定前就懷上了),并順利生了下來,無論如何,小女兒都是這個男人的親生子,好歹扳回了一局。
不能不說,都是高手,不分伯仲,要說得利者,就是事件中的男人。
這麼多年來,兩頭的好處都占了,如今要抽身而出,又豈能如他所願。
妻子即使要回财産,也早已心灰意冷,小三耗費了青春,徒勞一場。而夾在兩個女人之間的男人,是否依然能夠潇灑如初?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然而即使時間倒回,這樣的事情還是會一次次發生,因為人性如此,欲望不止。
02 妻子、丈夫、情人和共生關系
評論區很多人表示身邊有很多類似的男人和女人。
知情的妻子,長期出軌的丈夫,知三當三的年輕漂亮的女孩。
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大家和睦相處,這樣的關系甚至可以維系數十年,知道有一方有意改變打破局面。
隻能說人類的适應能力真的很強。
妻子剛開始覺得無法忍受,但是要做出離婚的決定更難,忍着忍着,一不小心就忍了很多年,漸漸地也就習慣了,無所謂了,過好自己就好。
做小三也是,剛開始并非沒有羞恥之心,隻是做着做着,漸漸好像也沒有什麼感覺了,誰不是過日子,誰管得着誰。甚至很多時候可以彎道超車,實作人生的夢想。
既然這兩頭都各種安穩,男人自然樂在其中。
如今的社會為男人提供這樣的條件,物質的誘惑,情感的匮乏,人性的貪婪和欲望構成了複雜的社會環境。
太多肮髒、陰暗、隐晦、隐忍,自私自利藏在光鮮的外表下。
存在即是合理的。
小三的存在恰恰契合了一部分男人的一部分女人的需求。
現在的婚姻制度要求我們隻愛一個人,隻對一個人忠誠,而這樣的品格并不是我們天生就具有的,甚至是與人的本性相違背的。
人都渴望美好的事物,而即使與最愛的人結婚也會逐漸失去新鮮感,婚姻變得索然無味。
不僅是男人,其實女人也會,主要不在于你的感受,而在于你的行為;對于你的感受,你采取怎樣的應對措施。
是想着如何好好經營夫妻關系,共同成長,而是另辟蹊徑,重回欲望的懷抱。
03 正視人性的弱點
人生百态,從來不能從一而論。
任何事物都有其反面,主要的是我們能正視人性的弱點,不受其誘惑。
就很難。
誰也不是聖人。
是以才有紅塵男女的愛恨交織,在責任和欲望間來回掙紮,在家庭與事業的壓力下負重前行,在各種社會角色來回切換,或尋求暫時的解脫,或越陷越深,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誰也不是天生的壞人,我們也沒有故意傷害别人。
隻是不知不覺,彌足深陷。所有的悲劇都是一開始就不應該開始。
在故事的最初,我們都是追夢的少年,是渴望愛情的青年,是暢想有一個健康美滿幸福家庭的妻子或丈夫。
隻是活着活着,路漸漸走偏了,人也散了。
婚姻打破了愛情的美夢,那就随波逐流吧,誰也不回頭!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在婚姻中,你的委屈與不幸福,固然有旁人的功勞,但是你并不無辜。
如事件中妻子,她的隐忍,她的無底線,她自以為是的犧牲和包容都是導緻事件發展的重要條件。
婚姻不是血脈相連的關系,它有退路的,至少你可以選擇離開,重新開始,不是嗎?
04
渡邊淳一在《男人這東西》這本書裡面最後說道:
與其說這個世界有男人和女人,不如說這個世界隻有男人和女人。
盡管從本質上來說,男人和女人永遠存在歧義的兩種生物,但是他們确實最适合擁抱和溫暖對方的。
是以,男女之間理應互相了解,豐富對方的感性想象,進而建立起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充實的男女關系。
文/宋倩
忠于自己,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