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學了,孩子焦慮怎麼辦?專家支招!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孫冰倩

開學了,孩子感到焦慮怎麼辦?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黃全告訴記者,自2021年11月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心理門診開診以來,前來就診的孩子中年齡最小的6歲,所有就診者中青少年占比達45%以上。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應引起重視。

開學了,孩子焦慮怎麼辦?專家支招!

孩子有異常行為應警惕

黃全介紹,就在近日,醫院心理門診接診了一名少年——15歲的小洛(化名)。清瘦的小洛被父母帶到醫生面前,父親一臉疲憊地告訴接診的龐醫生:“這孩子不知為什麼,經常拿刀片割自己。”邊說着父親撩起兒子的衣袖,龐醫生看到小洛的手臂上布滿漁網般深深淺淺的刀痕,觸目驚心。

為什麼一個花季少年要累累自傷?經了解,小洛國中就讀于重點學校重點班級,成績優異,然而中考失利後,孩子的痛苦愧疚沒有得到父母寬慰,反而屢屢遭受責備嘲諷。進入一家普通的高中後,家長的催逼、責怪沒有成為兒子的動力,反而讓兒子的成績越發沒有起色,孩子出現反應變慢、記憶力變差、經常睡不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且找不到發洩途徑的小洛,隻能通過自傷獲得片刻的“快樂”。

“從醫學上講,自殘自傷的時候,人體會分泌一種叫做内啡肽的遞質,它與嗎啡受體結合,會産生跟嗎啡、鴉片劑一樣的止痛和欣快感,然而這種極樂的感覺非常短暫,是以患者往往需要反複自殘。”黃全解釋。

到醫院心理門診就診的孩子中,絕大部分很早就出現了抑郁、自傷等病态症狀,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發現和有效幹預,往往容易是走向嚴重抑郁或真正的死亡。黃全提醒,“現實中确實有很多家長,雖然發現孩子有異常行為,卻認為是孩子的思想出了問題,訓斥孩子‘不要想太多’‘這個年齡是不會有抑郁症的,你是不是偷懶不想上學’,或以為小孩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千方百計窺探其隐私等,這樣不僅無助于小孩擺脫自殘行為,隻能更加重他們的逆反情緒和心理壓力。”

如何早期識别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

家長應如何對孩子的心理問題進行早期識别?黃全表示,可從5個方面來觀察。

1.性格改變:看看原來樂觀外向的孩子是否變得少言懶語了,總躲房間裡。

2.情緒變化:關注孩子近期是否突然變得煩躁、易怒、易哭泣。

3.行為改變:關注孩子是否存在睡眠問題,如夜晚失眠,白天嗜睡等;關注吃飯問題,是否突然暴飲暴食或沒有胃口;不願意上學。

5.特别關注孩子的自傷、自殺行為:當孩子主動與父母試探性地讨論死亡的話題時,千萬不要搪塞過去。

專家支招:減少對抗,建立良性相處模式

伴随孩子的成長,家長需要學習如何同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相處?黃全表示,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模式大緻有3種,專家更建議采取民主型模式,而非專制型和放任型模式。

“真正的權威不是制造對抗,不是自由無度,而是讓孩子從内心接納自己,認可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讓其擁有屬于自己的歸屬感。”黃全說,是以,真正的權威不是讓孩子聽話,更不是摧毀孩子的信心,而是有能力幫助孩子實作其價值感。

當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産生對抗,父母首先要意識到這是孩子的成長之路,對抗是因為孩子對父母的認同感降低了,這時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性、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承擔責任的機會。即使遇到孩子出現錯誤或其他讓父母擔心的問題,父母也應先冷靜不要随意責怪孩子,了解孩子的情緒,通過溝通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

如果父母能用真誠而和善的語氣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和建議,孩子會願意聽你說。要知道,評論和指責隻會造成對抗。

此外,孩子可能會嘗試通過一些不恰當的方式去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這些方式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不良行為”。父母要判斷孩子行為背後的想法,尋找值得鼓勵的的角度,給予恰當的引導。缺乏愛和支援的孩子,隻會強化錯誤的信念,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開學了,孩子焦慮怎麼辦?專家支招!

家長謹記:了解、接納與陪伴

黃全提醒,哪怕孩子目前表現遠遠不如家長期待,家長也不要情緒失控。父母要做的,是永不放棄,接納他、鼓勵他,陪伴他一起走過那些最難熬的日子。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無論怎樣,我都愛你”“無論你遇到什麼樣的難題,我都願意和你一起面對”。

而當感覺到孩子遇到心理問題,經過父母調整仍無法有效緩解,就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醫生。針對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專科醫生一般會采取綜合治療模式,根據具體情況分别或結合采用心理治療、家庭治療、實體治療及藥物治療方案。(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張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