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陳能雄/文

泰順元宵節百家宴,首先讓人自然而然想到豐富多樣的美食民俗。其實,百家宴的雛形——明清時期泰順的祠堂酒、元宵福已具有豐厚的人文意蘊。正月初一的祭祖儀式散發着濃濃的儒家文化,祭祖後的祠堂酒,讀書人坐在重要席位,念誦族規家訓,顯示着崇尚讀書的思想與儒家教化力量。元宵福中,鄉民齊心協力迎春納福,同飲共樂,又洋溢着和諧之風。

溫州知府倡導下的泰順族範

每逢元宵佳節,泰順三魁、雅陽等地舉行隆重喜慶的百家宴,偌大的鎮區就如一個露天會客廳,大街小巷千席排列,萬人同飲。百家宴曆史悠久,源于泰順民間的祠堂酒、元宵福習俗,此俗以三魁鎮張宅村較有代表性。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宋代時期,張廷厚由大安遷居龜岩(今三魁鎮張宅村),族人繁衍生息,耕讀繼世。到明代正德、嘉靖年間,龜岩人才輩出,文風大興,制定了較為完善的族規家訓,他們四時祭享,把族規的道德教化融入到正月初一祭祖後的祠堂酒中。

龜岩禮制與民俗文化的蓬勃發展,與當時溫州文化熏染及當地鄉賢倡導不無關系。明成化甲午年(1474),著名書畫家文徵明的父親文林任永嘉知縣,向士民推行鄉約,“冀賢者由于道以為民望”,一大批鄉賢貢獻才智,投身于鄉村建設、風習教化、鄉村公共事務管理中,為群眾所推崇。

二十多年後的弘治戊午年(1498),文林起複為溫州知府,他見永嘉士民仍舊循循不舍地遵守着昔日定下的鄉約,社會生活井然有序。于是,他把鄉約這一優良模式向各屬縣推廣。他考慮到一些大姓聚族而居,不下千人,正如先儒所言“宗子法立,天下易治”,隻有規範鄉村宗族秩序,鄉民知禮守法,才能抑惡揚善,有利于社會安定團結。他親自制定《族範》,要求敦親睦族。在此背景下,泰順各大姓興起建宗祠、定族規的風氣,如筱村徐岙底吳氏就受到文林的詩文熏陶,他們在族譜中抄錄文林的《睦族歌》:

……

族人本是同根樹,枝葉雖繁根一處。

根培樹長枝葉繁,縱遇狂風吹不墜。

人家族繁若能和,子孫和兮禮儀固。

兄仁弟義有切磋,強族不敢相欺侮。

若把宗族比作參天大樹,族裔便是大樹長出的千枝萬葉,他們同根同源,而和睦是家族長盛不衰的根本。

在文林任溫州知府的前一年,弘治丁巳年(1497),龜岩人張充考取歲貢生,入讀南京國子監。幾年後,他回鄉守孝,帶領族人鸠工庀材在庵底建立張氏宗祠,宗祠于正德丙寅年(1506)竣工。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張充後來出任湖廣沔陽州判,嘉靖癸未年(1523),他九年秩滿,辭官歸鄉。他在歸隐詩中寫道“功名留與吾兒輩”,自此全心教讀子侄,他仿照古聖賢制定族規18條,開示族中子弟,以期族裔世世遵守。

後來,張充的兒子、鳌山衛武學教授張慶旸辭官歸鄉,以重挽家族氣運為己任,修建宗祠橋梁,纂修家譜,“睦一族之人心,山林川澤有禁,俾禽鳥為之鹹若。”他繼續完善族規家訓,如明文禁止砍伐龜岩風水林、捕撈燕水魚鼈,不僅使族風複振,也美化了村落環境,惠及山鳥溪魚。後又經各位張氏先賢的修訂,原來張充的18條族規訂正為13條。

張充被時人譽為“泰順三傑”之一,他與内閣首輔張璁、禮部左侍郎王瓒等名流是知交好友,龜岩歲貢生張天祐有詩贊他:“偉哉魁山公,挺立中流峙……汲引諸俊英,為族作嚆矢。”張充無論是求學南京國子監、遊宦沔陽期間,還是歸隐鄉裡之時,都不忘培養子侄,帶出張珠、劉耿、張慶旸、張嚣等一大批科舉仕宦人物。他号“魁山”,在族人心中他如魁峰一樣高大,族中子弟都虛心聽從他的訓誡。當年張充把族規寫入族譜,并要求族中讀書人在每年元旦(舊指正月初一)祭祖結束後的宴會中宣讀訓誡之辭。

帶有儒家文化的祭祖儀式

明清時期三魁龜岩張氏元旦祭祖儀式系統完整,讓人聯想起小說《紅樓夢》中賈府祭祖的場景。小說通過薛寶琴的見聞描述賈氏宗祠的建築構造、匾額對聯及整個祭祀過程。清代龜岩張氏宗祠有“繩遠堂”“光裕堂”“光遠堂”,堂匾有“天下儒宗”,從堂号匾額可知張氏敬慕儒家先賢,其祭祀儀式與族規家訓也隐含着儒家思想。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族中設有專門的祭田,作為祭祀經費。每年元旦春祭他們要做很多前期準備工作,如上年臘月初預辦紅粬酒,臘月二十八日前後,他們打掃宗祠堂宇,清潔桌椅,準備祭祀器皿。每房各派四人預備祭祀所需的酒食,二人掌膳食之事。

正月初一那天,雄雞初鳴,一聲洪亮的铳聲響遍全村,龜岩張氏族人如聞号令,趕忙起床洗漱,整肅衣冠。不久後,第二聲铳響起,參加祭祀的代表齊集宗祠。隻見正廳中擺設三席:最裡面靠近靈位的祭桌擺着三禮:雞、魚、豬頭,另有各類果品;中間祭桌擺放菜肴、羹飯各二十碗、酒杯二十個,并放有相應的筷子、調羹;正廳最外面的一席為茶筵,擺上茶杯、糕點等。祭桌之間留有空道,便于行走與祭拜。另準備胙肉一盆,每家都要準備三帖紙錢,寫上某房某名,統一交給房主打成一捆,放置席上。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祭祀活動由司儀主持,他引唱指導整套祭禮,俗稱“喊祭”。另外的祭祀代表有主祭孫、分獻孫、陪祭衆孫,主祭一般由族長等德高望重之人擔任,分獻孫參與上香、進馔等禮儀。

待到第三聲铳響,司儀、主祭孫、分獻孫、陪祭孫各就各位,虔誠敬立,場面莊嚴肅穆。在司儀的引唱下,先是瘗毛血,因為正月初一忌殺生,執事手持公雞,在紅雞冠上刺一針,滴幾點鮮血入碗。接着,祭祀代表對着祖先靈位鞠躬,司儀喊道:“跪……拜……叩首……”,衆人随密碼跪拜叩首。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接着,衆人平身複位,在司儀指引下盥洗(洗手),詣香案前,分獻孫上香跪拜,手持酒杯行禮,以酒澆地。祭祀代表俯伏敬拜,再平身複位。接着,分獻孫分班跪在茶筵前,執事端起席上一碗祭品遞給跪在首位的人,首位者接過祭品,高舉過頭三次,進馔行初獻禮,再把祭品傳給下一人,席上的每碗祭品都要逐一敬獻。之後,分獻孫詣神位前跪拜,行祭酒禮,以酒澆地。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司儀領着分獻孫、陪祭衆孫從左到右到各席鞠躬行禮,意為向祖先勸菜。之後,主祭孫以下皆跪拜,主祭面朝東而立,朗讀祭文。祭文上寫明祭祀時間、主祭人等名字。如有篇道光九年的祭文開頭寫着:“維大清道光九年歲次己醜春王正月朔日丙申良旦,龜岩主祭嗣孫某生……”祭文後面寫着龜岩張氏始祖、分派先祖、各房始祖考妣。

族人對有功爵的先祖也是敬重有加,司儀接下來朗讀一大串職銜名号:“嗚呼,歲序流易,淹及元旦。謹以牲醴式陳明鑒以有功先祖……湖廣沔陽州判魁山公、山東萊州府鳌山衛武學教授霞川公、江西撫州府臨川縣教谕一山公……候選學博心蓼公……雲南布政司經曆東崖公、福建将樂縣主薄巨淵公、廣東高州府吳川縣知縣日東公、處州龍泉縣教谕一柏公……湖州長興縣訓導鹿鳴公……尚饗。”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魁山公就是開啟龜岩張氏文風的張充;霞川公是張慶旸,他在隆慶丁卯年(1567)倡率族衆改建宗祠于秧地;同族的臨川教谕一山公——張嚣也出力不少,他義助祠堂後園一片。

到清初,泰順戰亂頻仍,龜岩張氏宗祠破舊不堪。康熙丙寅年(1686),張天祐等人帶頭重建宗祠,張天祐即候選學博心蓼公。此外,東崖公即張伯綸,巨淵公即張珠,日東公即張綱,一柏公即張文英,鹿鳴公即張國賓,他們要麼有職銜,要麼是考取功名之人,要麼熱心于宗族公益之事,是以榮列功爵龛。祭祖時念他們的名号,是不忘他們的宗功祖德,同時也是以他們為讀書入仕的榜樣,激勵族中子弟奮發苦讀、光耀宗族。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祭文誦讀完畢後,主祭孫以下皆俯身二拜,平身複位。司儀指引分獻孫跪在中間的羹肴席前,以與初獻禮相似的禮儀進馔行亞獻禮。之後,再跪在擺有“三禮”的祭桌前,以同樣禮儀進馔行終獻禮。接着,祭祀代表北向作咳聲三下,請先祖享用祭品。然後祭祀代表各自複位,向祖先獻茶,詣飲福位,受酒,祭酒,飲福酒,受胙肉。最後,向祖先靈位跪拜鞠躬,焚化祭文,燒化紙錢,撤去祭品,整個祭祖之禮就結束了。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祠堂酒上的儒家教化

明代萬曆八年纂修的三魁《張氏族譜》記載元旦“祭訖,有燕(古通“宴”),是以叙歲節也。”可見,最遲到萬曆年間,龜岩張氏宗祠在祭祖後就有辦宴會的習俗。這又稱為“祠堂酒”,有職銜或秀才等功名的讀書人湊成一兩席坐在内堂,其他族人則坐在外堂。大年初一崇尚吃素,宴席上一般是年糕素菜、果品糕點等,大家按尊卑長幼就席,飲酒喝茶,商談宗族之事。所謂“飲福受胙”,經過祭祀的食品受祖先之福,大家聚宴,包含着對先祖帶來福氣的期許。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酒過三巡,鑼鼓手伫立擊鼓,“咚咚咚……”,鑼鼓連擊二十四聲,清亮激越,意為二十四節氣周而複始,到了正月立春節氣,萬物更新,族人也要端正言行,以新風貌迎接新春。族長選幾位剛考取貢生或秀才的人誦讀族訓,以示對讀書人的榮寵,同時也試一下他的朗誦功底。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念族訓時,座中族人起身屏息靜聽,隻聽耳邊傳來洪亮清晰的喝聲:“聽聽聽,凡為子者必孝其親,為弟者必敬其兄,為妻者必順其夫。”這幾句“三必”族訓是教導族人要孝悌友愛。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嚴以律己,杜絕不良行為。于是,朗讀者又連喝三聲“聽”字,提醒族人聽他朗誦“六毋”族訓:“毋狥私意以妨大義,毋怠惰以荒耕讀,毋縱侈以幹天憲,毋用婦言以間和氣,毋為橫非以擾門庭,毋耽曲蘖以亂天性……”

族人聽畢,坐下來吃菜飲酒。不一會兒,族長命族中讀書的子弟們念誦訓誡男女之辭,座中之人又站起來細聽。子弟們齊聲誦讀《男訓》:“人家盛衰皆系乎積善與積惡而已。何謂積善?居家必盡孝弟,處事必存仁恕,凡是以濟人利物者皆是也。何謂積惡?或恃己之強以淩弱,或诓人之财以利己,凡是以欺天罔人者皆是也。是故愛子孫必遺之以善,不愛子孫必遺之以惡。豈不聞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天理昭然,各宜深省。”

男人是家中的頂梁柱,他們的善惡之行直接關系着家族盛衰,仁德智慧之人濟人利物,留給子孫最大的遺産就是日積月累的“善德”。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女人撐起家中半邊天,古語說:“家有賢妻,男人不出橫事。”龜岩張氏特意制定《女訓》來闡明賢惠之道。子弟們接着念誦《女訓》:“家之和與不和,皆系婦人之賢否。何謂賢?事舅姑以孝敬,處夫子以恭順,待妯娌以溫和,接子孫以慈愛。相乎内以應乎外,如此皆謂之賢。何謂不賢?傲慢舅姑,不順夫子,欺淩妯娌,酷虐婢仆,讒言妄語,變亂是非,如此皆是不賢。籲,天道甚近,報應甚速,為婦人者不可不知畏。”賢女子相夫教子,使家庭上睦下和,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小機關,家和則族和。子弟們念誦完訓誡後,族長又大聲強調讓座中人謹記訓誡。這些族規無不隐含着儒家所追求的賢孝仁善之道,也是鄉村和諧興旺的基石。

籌福米、做元宵福、還花年

和諧美好之景在正月鄉村裡随處可見。從大年初二開始,三魁張宅村民開始籌辦迎春納福的民俗活動。村民擇吉日送帖到薛宅村凹丘,迎請五顯大帝與戲神王乞佬。傳說,古時薛宅村木偶戲擔中的王乞佬經常從箱裡出來,化作黃衣小孩到村中玩耍,有時還到營崗店的小店要東西吃。戲擔主人為酬答村民,正月裡提供戲擔在村裡表演一番,當年薛宅村五谷豐登,太平和樂。在鄉民心中,王乞佬是太平吉祥的化身,辦元宵福必請戲神王乞佬。在搭建戲台時特意在前面放一張八仙桌,擺上三禮,點燭上香,供奉戲神。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村民請來木偶戲班子唱上許多天“柴頭戲”,上演的木偶戲都是泰順人喜聞樂見的劇目,如《陳十四娘娘收妖》《水漫金山》《真假美猴王》等。開演時,幕後鑼鼓聲起,藝人提着木偶款款走到台前,一牽一引,唱念做打,賦予木偶以靈魂。台上既有嬌羞的小姐低眉細語,也有背插令旗的武将翻身舞槍;有美猴王手搭涼篷瞭望遠方的經典動作,也有濟公搖着蒲扇做出翻眼咂嘴的诙諧表情。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木偶藝人唱詞時而字正腔圓,時而念出幾句俚語粗話,尤其是當他提着王乞佬用泰順土話對白時,常能引起滿堂大笑。台下觀衆濟濟一堂,有的老人捂着火籠,坐在自家帶來的闆凳上,一坐就是半天。孩童與台上美猴王一樣頑皮好動,一會兒依着爺爺奶奶認真看戲,一會兒跑到前頭雙手搭着台沿聽戲,一會兒溜到幕後看藝人吹拉彈唱,一會兒又蹦蹦跳跳地走到油餃、糖果等攤位上買零食吃。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正月裡全村人皆大歡喜的一項活動是元宵做春福,幾位福首早早就為這場盛會做準備。早期三魁張宅村每十年選一次福首,如癸亥年元宵福午宴結束後,村民在紙片上分别寫着“甲子”“乙醜”……“癸酉”等十個年份,另外部分紙片隻寫着“太平”等字樣,是個空阄。他們把有年份的紙片與空阄按比例分發到各桌,席中人憑手氣抓阄,若是抽到“甲子”年份,意為他是明年元宵福首,若是乙醜則是後年。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大家在紙闆上登記抓阄之人的姓名與年份,各自尋找同年份的合作夥伴,有多人同時抽到寫着“甲子”的紙片,他們都是甲子年元宵福宴的福首。接下來,這幾位福首要養幾頭家豬,名為“養福豬”,選幾塊田地種植“福稻”“福菜”。稻米做的福糕用于來年元宵迎神接福,為示虔敬純潔之心,田中稻禾菜苗不施糞尿,不打農藥,任其自然生長,随緣收獲。冬至後,他們用收割來的糯米釀制福酒。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到正月初,幾位福首帶着籮筐、賬簿分頭到村中各家各戶“籌福米”。村民知道來意後,從米缸中取幾升大米倒入籮筐中,再遞給福首一些鈔票,福首據此一一記入賬簿。與現在對外開放的百家宴不同的是,那時做元宵福僅限于同村人,村中各姓都可以籌福米、吃福宴。

其實,泰順很多村落都有相似習俗,如大安鄉花坪頭村年年傳續的元宵福,起初也是采用挨家挨戶“籌福米”的方式,用百家米做成的百家飯,吃後健康多福,它合集百家之福,凝結百家心願。籌福米重在儀式感,而不是福米與錢财的數額。大多時候做春福,福首是要倒貼米錢的,盡管如此很多村民還是争着做福首,這是行善積福。據說,為首做春福得神靈護佑,能博得好彩頭,當年諸事順利,太平安康,财運亨通。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正月十三日前後,幾位福首忙着采購食材,準備碗筷,到村中各戶借用桌凳,布置福宴場所。元宵節那天,張宅村張燈結彩,村落門樓與宮廟貼上喜慶祥瑞的紅對聯。中午時,村民齊聚一堂,共享福宴,他們可以拒絕其他宴會,卻不會缺席福宴,因為大家都想沾點“福氣”,祈願一年平安康泰。元宵福宴比正月初一的祠堂酒要熱鬧豐盛許多,各種山珍海味羅陳席上,有油亮香潤的炒年糕、有色香味俱全的紅燒焖肉,有群蔬荟萃的什錦菜……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此日民俗活動精彩紛呈,鄉民到龜山的臨水宮燒香許願,用轎子擡陳十四娘娘的神像出宮踩街。舞龍等燈舞表演隊沿門慶賀,鄉民或在門口擺上香案迎接,或手持香火随行,那歡樂喧鬧的鼓樂聲聲催動着新春的腳步。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清代龜岩張氏鄉賢文人也積極參與元宵節活動,他們聚在張氏宗祠賞花燈、看煙花,飲酒賦詩。張天祐在《上元雨霁集宗祠看燈呈聖域、無競諸兄長》:

歲朝雨雪若經旬,元夕俄開霁色新。

天為群情留勝節,人能閑坐負良辰。

追陪喜逐金昆後,聚族欣看玉樹诜。

燈燭管弦祠宇下,雍雍共樂一堂春。

宗祠裡彩燈挂樹,管弦悠揚,族人滿堂和樂。最難得的是遇到“還花年”的元宵夜,還是還願,所還的花是瓊花木偶(藥發木偶)。以前鄉村生活條件不怎麼優越便捷,不像如今三魁每次舉辦百家宴都會燃放藥發木偶,那時差不多十年才有緣一睹璀璨的瓊花,且大多是在天幹為“甲”的年份。鄉民向陳十四娘娘祈求合境太平,風調雨順,并許諾在某年為她燃放一樹或兩樹煙花。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到了許諾還願的那年便是“還花年”,村民請來大安或雅陽的藝人,在場地上豎起花樹。當夜幕降臨,圓月升起,村民三三兩兩結伴而來,團團圍着花樹等待光焰噴發的一刻。藝人點燃火線,瞬時花樹自下而上逐一綻放,有的飛似流星,有的白如梨花,有的豔若桃花……姹紫嫣紅,璀璨炫目。花樹上懸挂的木偶盒在火力的催動下,唐僧、沙僧、姜太公等木偶彈跳而出,炫舞飛動,宛若仙人舞動霓裳,揮灑星雨。當煙火燃到花樹頂端時,鳳凰飛速旋轉,光焰四射,觀衆歡呼不斷,眼瞳中滿是閃耀的火花。

明清時期泰順“祠堂酒”“元宵福”,鄉村和諧的“催化劑”

如今,三魁等地的祠堂酒、元宵做春福已經發展成隆重壯觀的百家宴,以百家的福祥、百家的風俗、百家的珍肴、百家的心胸,引來縣内外遊人前來赴宴觀風。正如一首《泰順百家宴》詩:

鎮南鎮北皆歡語,但見群賓聚滿堂。

春步不期随樂舞,福星今始照門祥。

山城物阜多珍味,家醞情濃更洌香。

共賞鄉風繁富景,絢如火樹綻霓光。

繼續閱讀